不如叫“母者之心”
前人有个词叫“鱼龙寂寞”,每次读到都会轻微地唤起我的巨物恐惧症来。辽阔幽深的大水里潜藏的巨兽,收敛鳞翅,默默悄悄,如同睡去了一般,那情景令人心生惊惧。连带着,这也使我很佩服在自然水域中游泳的人,最令我胆怯的并非遥远的彼岸,而是下方的深渊。好在《泳者之心》没这么拍,不然就成了我的恐怖片。
今年豆瓣评分最高的电影《泳者之心》讲述了第一位横渡英吉利海峡的女性的故事。影片似乎以性别为一大卖点,在前导预告片中这个倾向表现得尤其明显:女主宣布自己要横渡英吉利海峡,父亲震惊表示“不行”,女主很霸气地回应道:“我不是问你行不行。”但是看过全片之后我们会发现,父亲实际上是女主的后盾和依靠,而并非她的阻力。就影片呈现的效果来看,性别的阻碍仿佛只存在于言语之间,作为女主横渡海峡的直接动力,表达得并不充足。传记面临的问题,往往倒不是真实与否,而是真实并不天然地具有感染力。我们都知道,真实的生活有时候比纸上的虚构还要传奇、惊险,但在这种戏剧化的真实之中,未必就蕴藏着动人心魄的力量。透过跌宕起伏的故事表面挖掘出这种力量,是电影的责任。《泳者之心》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出色——不能只告诉观众“她可是横渡了英吉利海峡啊”,就算完成任务了吧。
《泳者之心》采取单线叙事结构,毫无枝蔓,情节推进四平八稳。但本片并不是一部《后翼弃兵》式的单枪匹马天才传。相反地,《泳者之心》的重点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女主和姐姐、师长的关系都细腻动人。女主的母亲大概是本片中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一方面她果敢坚定,正是在她的坚持和努力之下,两个女儿才得到了学习游泳的机会,并能够朝着运动员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她保守畏缩,任由丈夫安排孩子交易式的婚事,只因生活并没有提供多少别的选择。而在这两方面之上,她只是一个母亲:既怕孩子不能实现心中理想,也怕孩子的理想会吞噬孩子的性命。她在深夜的灯下焦灼,守着收音机等待,她就是那所有的、永远在瞻前顾后的母亲。母亲的形象和女主在无意中形成了一个颇具意味的对比。我甚至觉得如果专门拍这位母亲,也许能得到一部更加丰厚的作品。
不同于典型的英雄电影,女主人公最后的成功并非仅凭一己之力,而始终和他人的支持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把这个意思拓展开,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鼓舞昂扬的意思就更加显豁了。然而影片更广大的联结上的描述有点脱节,看着最后那人山人海欢呼雀跃的场景,我却难免心生隔膜,耳边回响起来的是几千年前商君的那句冷言冷语:“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这未免失去了励志的初心。影片原著小说的名字叫《少女与海》,读者当然会联想起名著《老人与海》来。女主坐在汽车上巡游时一脸满足的笑容,对比“老人正在梦见狮子”那清冷却有力的结尾,不免高下立判。
公平地讲,《泳者之心》是一部不错的传记电影。但是其他部分都点到即止,流于表面。观众也并不指望一次横渡承载太多的意义,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知道,有人会燃起火把,照亮前行的路。然而彼岸尽管可以到达,深渊却还在那里。有朝一日能掣鲸碧海,那才称得上一出好戏。撰稿|薄荷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