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孩子不够“野”!
看完电影《野孩子》,两个字:心疼!
首先心疼故事里相依为命的“野孩子”,他们在电影里是主角,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无人问津的边缘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2023年乡村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我国留守儿童数量高达902万。这902万,便是“野孩子”预备营。
同样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去年夏天的爆款影片《八角笼中》,部分还原2017年大凉山“格斗孤儿”事件。有报道显示,仅恩波格斗俱乐部,先后就收留过400多个“格斗孤儿”,可见“野孩子”在某些地区基数之众。
电影《野孩子》故事原型的曝光,也正是在2017年。陕西渭南警方在一起盗窃案中,偶然发现了21岁小贼马亮的“柔软”——他的身后,还有个8岁的“销赃搭子”,自身难保的马亮靠盗窃,给了这个非亲非故的“弟弟”家的温暖。
最近几年,许多网民见不得这类劳苦大众题材,一出来就给扣上“消费苦难”的高帽,质疑农村都机械化了,哪里还有这么苦命的人家。所幸《野孩子》的故事有7年前的新闻报道打底,并没有受到如此这般的非议,而是以情动人,再次收获普罗大众的恻隐之心。
贯穿我少年时代的上世纪90年代,“野孩子”在县城的街头巷尾时有偶遇,尤其是火车站和市场。直到千禧年后留京“北漂”,在中关村的天桥和车站,我也没少和西部的“野孩子”打照面。记得有一次在白石桥的地铁口,被“野孩子”抱腿要钱,给一块不够非要两块,我锁定墙角的两位大妈臭骂了一顿。有过类似经历的“北漂”,应该知道这批“野孩子”和那些大妈的原委。而我一位盲人朋友为追查“野孩子”,曾深入“丐帮”卧底,事件曝光后一度被“丐帮”以“追杀”相威胁。也正是那轮报道,此类“野孩子”遁迹京城。
突然想起《新民周刊》的另一位作者,也是我的街坊老友,他的童年履历之艰苦似乎比马亮更甚。片中马亮原型是父亲打工母亲改嫁,寄养在亲戚家,而这位老友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与叔叔过活。他中学时曾守着一小袋山东煎饼度日,因不知外出打工的叔叔何时送粮,煎饼不敢多吃,甚至“学”马亮顺过同学的盒饭。幸运的是,他和叔叔们非但没有嫌隙,叔叔们还给了他作家生涯最质朴而厚重的给养,他好几本非虚构散文集,都有对叔叔的著述,久而久之,他的几位叔叔已然见字如面。
幸运的还有《野孩子》里的轩轩,遇见“哥哥”马亮,不仅得到家庭无法给予的爱,最后马亮的被捕还“改写”了他的人生。
影片另一个令人心疼的地方,是本可以拍得更好,更接近真实。比如吃干脆面时的台词“将就一下”,对于饥一顿饱一顿的人来说,方便面可是好东西,何来“将就”。所谓“将就”,是衣食无忧者的视角。再比如哥哥教育弟弟“你觉得偷东西很光彩吗”,“光彩”也是文绉绉的词汇。同理,导演在选角上并未尽力贴合“野孩子”,虽说“野孩子”不乏口齿伶俐者,但边缘儿童或少年的眼神、外形、咬文嚼字和举止逻辑,与受教育家庭出身的孩子还是有显著区别的,影片在这方面的追求显得不够“野”。
“野孩子”的命题,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特吕弗拍过,是个丛林“野孩子”回归社会的故事;他的法国后辈塞德里克·康也拍过,是个撕裂家庭躲进深山避世的“野孩子”故事,而殷若昕的版本立足都市丛林,侧重于遗世孩童抱团取暖的柔情点滴。撰稿|曾念群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