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AI技术如何重塑舞台表演

日期:2025-04-0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艺术价值仍然来自于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在拥抱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守艺术本质,让科技真正服务于艺术的升华。
撰稿|刘堃荧

  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AI正在悄然改变着晚会艺术的创作与呈现方式。从央视春晚到格莱美颁奖典礼,从东京奥运会开幕式到Coachella音乐节,AI技术已经深度介入到各类大型晚会的制作流程中,开启了一场静悄悄的艺术革命。

  首先体现在创作维度的突破。DeepSeek的算法能力为晚会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2024年央视春晚中,AI作曲系统生成的《新春序曲》以其独特的旋律结构惊艳了观众。这种创作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对海量音乐作品的学习,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音乐语言。

  在舞台设计方面,生成式AI技术能够快速生成数百种舞台设计方案。例如2023年格莱美颁奖典礼的主舞台设计就是由AI系统生成,再经人工优化的成果。这种“人机协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创作效率,同时保证了艺术品质。更为重要的是,AI实时生成能力使得晚会的创作过程更加动态化。

  与此同时,表演形式的革新AI虚拟偶像技术的成熟为晚会表演带来了新的可能。2023年江苏卫视跨年演唱会中,基于全息投影技术及音乐生成技术打造的虚拟歌手“星瞳”与真人歌手同台演出,其逼真的表情和自然的互动令人惊叹。这种虚实融合的表演形式正在成为晚会节目的新常态。

  不仅如此,AI的智能编排系统正在改变晚会的制作方式。2024年央视元宵晚会中,AI系统根据节目内容和观众偏好,自动生成最优的节目顺序和转场方案。这种数据驱动的决策方式不仅提高了制作效率,还增强了节目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尽管AI技术为晚会艺术带来了诸多革新,但也面临着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平衡问题。如何在保持艺术创造力的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是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版权与伦理问题也是AI技术在晚会应用中需要面对的挑战。AI生成内容的版权归属、虚拟表演者的权利保护等问题都需要在法律法规层面进行明确。

  可以预见,未来AI技术将继续深化与晚会艺术的融合。我们可能会看到完全由AI策划和执行的晚会,也可能会看到更加个性化和互动性的表演形式。但无论如何发展,技术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服务于艺术创作,提升观众的审美体验。在这个技术与艺术深度融合的时代,AI系统正在重新定义晚会艺术的可能性。从创作到表演,从制作到观赏,每一个环节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技术只是工具,真正的艺术价值仍然来自于人类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在拥抱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更要坚守艺术本质,让科技真正服务于艺术的升华。撰稿|刘堃荧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