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品评 > 正文

草芥的顽强

日期:2025-04-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草芥的顽强不在华厦豪宅里,而是摇曳在每一处繁华脚下的路边石缝中。
撰稿|苏 打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在红磡住过几个月。生活环境是逼仄得只能容纳床铺和一个小冰箱的单间,推一推仿佛就能动弹到邻居屋里的、脆且薄的间壁,以及抵在床头日夜轰鸣的保命窗式空调。洗澡水来自楼顶的巨大水箱,冷水也给太阳晒得滚开,不明就里的午后冲凉会导致杀猪般的惨叫。然而我每天跑进跑出,非常满足。尽管出门左转一条街都是做殡仪生意的,然而清晨在鲜切花的巨大水汽里穿行,只觉得自己一身都是白百合与白玫瑰的香。我喜欢半夜饿了下楼两步路就能转进街坊茶餐厅,永远有米粉面线在等待;也喜欢怀旧风满溢的宝石戏院,使得电影成了煲仔饭一样简便易得的亲切存在。简而言之,我确实是有红磡滤镜的、港岛就少些亲切感。

  所以,从宝石戏院出镜的那一刻起,我就默默给《三命》加了分。剧集起手的气质非常符合我对红磡的最初印象:乱糟糟,闹哄哄,破破烂烂,生机盎然,虽然它并没有按照我钟意的街坊戏节奏拍下去。

  所谓“命数”,也许是中国人最古老的信仰。我有一个很粗糙的感觉,银河映像的作品很喜欢讨论“命”的问题。在那些经典的、耸动的、暴虐的乃至阴暗的华章背后,重复述说着同一个问题:面对似乎是注定的、终究无法逃脱的巨大罗网,个人到底如何是好。然后,银河映像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让人推导出这么个结论:如果这就是命数,那么命数这玩意儿,可真是混蛋啊。他们未必正确,但他们一定顽强。

  《三命》作为银河映像出品的港剧,总体是略嫌温吞的,缺乏银河映像招牌的一股子杀劲儿。我爱看男主人公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剧集的前半部分。平凡的小伙子有着自己的爱好和理想,也有自己的白月光,穿插各种温柔怀旧细节。然后人生中第一个重要转折来了,剧情也由此一分为三。三条故事线并进的代价,是每一条线单拆开看都有牵强和薄弱的地方。我一度以为结尾会把三条线打拢一处,结果结尾弄了个“蝴蝶效应”式的夭折终了,一切都不曾存在,也有点缺乏新意。

  《三命》中的女性角色则几乎都塑造得比较失败。不论是哪一命里的哪一位妻子、哪一位母亲,留洋归来的艺术家也好,土生土长的小老板也罢,她们的全部人生,匪夷所思地,就是在围着男主人公打转。反倒是男主人公在平凡人生那一条线的结尾处,对自己的儿子说得好:我已经尽到做父亲的义务了,我现在想做我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这一刻令我再度体会到了不卑不亢、脚踏实地的熟悉风味。我还是固执地认为,如果《三命》按照红磡街坊戏的风格拍下去,应该会比现在好看一些。毕竟草芥的顽强不在华厦豪宅里,而是摇曳在每一处繁华脚下的路边石缝中。撰稿|苏打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