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创作背后有怎样的趣事?这个讲堂让长宁小囡收获满满
在江苏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谭旭东为孩子们分享着阅读“金点子”。“郭沫若的《白鹭》写得精巧又富有意境,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白描的写法让朴素深刻的哲理呼之欲出,经典作品的释放有很多形式,阅读不同的经典才会发现其各有千秋,阅读经验丰富后还会产生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力也会提升。”
谭旭东结合经典名家作品向孩子们展示着阅读世界的精彩,并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阅读的感悟,“阅读的收获也分三个层次:一是通过阅读了解到不同的事实和信息,再是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与审美表达,最后是通过阅读对外界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感悟,甚至产生表达的冲动……”谭旭东的倾情分享让在场的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
“当时有人寄信给我的父亲写道,‘不要让三毛饿肚子了,这一毛是我的早饭钱,让三毛吃一顿饱饭吧,他太可怜了!’,字里行间,足见三毛这一角色已经活在了人们的心间,仿佛他真实存在于世间每个角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在新华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著名漫画家、“三毛之父”张乐平的幼子张慰军,为在场的小听众们分享了“三毛”的诞生故事,以及张乐平在家庭教育中的趣事。
三毛,那个以孤独为伴、头顶仅余三根标志性毛发、对成人世界充满困惑与不解的小小身影,在张乐平的笔下栩栩如生,深受男女老少喜爱。张慰军带着一幅幅趣味盎然的漫画,给孩子们讲解画中的内容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不仅让他们领略了漫画的魅力,更深入挖掘了作品背后的创作心路与时代印记,使经典的“三毛”形象在新一代青少年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传承不息的文化符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进社区,结合《长宁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行动计划》,长宁区文明办联合区文旅局、区教育局,依托长宁区各街道(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学生社区实践指导站、图书馆,推出长宁区“城市·阅读”未成年人修身励志讲堂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上海著名作家分享阅读与成长的经历,上海文化名人后代和文学研究者分享鲁迅、巴金、张乐平等文化大家的阅读故事,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暑假期间以阅读修身,与文明同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该活动也是区青少年暑期读书月重点项目之一,由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长宁区图书馆联合承办。
撰稿/摄影:季佳佳(见习)
编辑:竺嘉茹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