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飞:一个用玩心造梦的大“玩家”
阅读提示:生态链的建设,这是37游戏在页游上最核心的竞争力。而李逸飞的梦想是:要把中国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记者|王 煜
创业时跳入“红海”,不仅没有被淹没,还如鱼得水,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成为业界领先的“页游之虎”;随后,业务拓展到手游、“泛娱乐化”发展、成功上市、打入海外……李逸飞的经历,可谓传奇。深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是他最朴素的对行业热爱的初心,以及“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胸襟。
眼下,李逸飞正带领着如虎添翼的37游戏,载着传播中华文化的梦想,飞向世界。
毅然跳入“红海”
在创办37游戏之前,李逸飞是国内知名门户网站的无线产品中心总监,同时又是一名资深的游戏玩家。同每一个真心喜欢玩游戏、痴迷于游戏的人一样,他心底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自己做一款游戏,那该有多棒?这样的想法就如种子一样扎根在他心底,在2011年辞职创业时,第一个想法自然就是做游戏,圆年少时的梦。
一个好汉三个帮,他幸运地找到了与他一样爱好游戏的创业伙伴曾开天;然而他选择跨入当时竞争异常激烈的页游(网页游戏)市场,则有点让旁人诧异。
在李逸飞看来,当年页游虽然已是一片“红海”,但同样是整个游戏行业大变革之时:端游(客户端游戏)市场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而手机、移动、家庭游戏等概念处于萌芽期,相对而言网页游戏是最轻松的选择。而且李逸飞坚信:自己不需要纠结发展方向,只要自己立足于页游,认真做出类拔萃的产品,一定能获得市场的认可。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样的策略让37游戏勇往直前。但“光脚”毕竟会带来困难,最大的困难一方面是产品,一方面是人才。创业之时,市场上已有一些以页游为核心的比较成功的大公司,当李逸飞看上一款产品,CP(游戏开发商)肯定会偏向选择与更大的公司合作,而不是37这样的创业小公司。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李逸飞给出的答案是:联合运营。也就是说CP把一个游戏给了某家大游戏公司去运营,37游戏也去接过来联运。
显然,37游戏拿到的分成更少,但它的长处在于基于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运营。“别人拿到产品可能就是粗放式打广告,依靠产品本身来赚钱;而我们除了做广告,还会从其他方面考虑,我们广告的模式也跟别人不一样,会做很多自己原创的广告,包括去做一些为用户贴身定制的服务。”慢慢地,CP会看到,同一个产品,甚至导入相同用户的情况下,李逸飞团队创造的收益就是比别人高,逐渐觉得37游戏是一家有想法的公司,可能下一个产品就青睐37游戏了。
虽然李逸飞和曾开天都是游戏爱好者,也都具有互联网从业经验,然而他们之前毕竟没有在游戏行业的从业经验。更困难的是,不仅是他们俩,创业初期的团队里几乎找不出一个人有过游戏从业经验。作为新公司,去挖有行业经验的高端人才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哪怕你给的薪水比别人高,人家都不一定愿意来,何况当时37游戏也不能负担高过大公司的薪资水平。
怎么办?只能自己培养。只要做过跟互联网行业沾一点边的人,李逸飞统统招进来。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招过一个技术人员,连互联网行业也不能算做过,他是做过旅行社的网站的,但核心业务还是线下。他一看,好歹是做过网站的,来吧,再慢慢去培养。
那个时候,很多东西全靠大家一起来摸索。“确实蛮辛苦的,可能每天就是待在公司跟各个部门去开会,去研究,每个细节都要自己确定。”回忆创业时的艰难,李逸飞不禁感慨。
一开始引进的几个产品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李逸飞意料之内的事,他明白,创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相反会比想象中困难得多。他那时候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玩家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游戏?”后来他想清楚了,在拓展渠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批专业的运营、美术和推广人才,想玩家之所想,做玩家之所需,只有做出玩家打心眼里喜欢的游戏,才能在激烈的淘汰赛中活下去。在李逸飞看来,这是37游戏一直坚持精品游戏战略从而得以屹立于页游市场的根本原因。
成为游戏平台翘楚
在李逸飞的带领下,37游戏不仅挺过了页游的寒冬,还在2012年底就以黑马的姿态成为国内TOP3页游企业;2015年一季度,37游戏在国内页游的市场份额为 13.4%,位居第二,而第一名是巨头腾讯。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49亿元,利润总额3.95亿元,国内外运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超过4.8亿,月均新增用户达到1100万人次。“页游之虎”的美名由此而来。
自身的企业做好之外,李逸飞还特别注重对产业链的培养。李逸飞说,对页游来说有两大关联的产业链,一是流量公司,一是CP公司。流量公司是百度、爱奇艺、优酷、小说网站等能带来流量的公司,游戏平台要到这些网站去买广告。但是所有游戏平台都会遇到一个问题:不可能一年中每个月都有非常优秀的产品,因为产品总有高峰和低谷,很难保证最好的产品都是被你一家拿到。
李逸飞举例说:比如一个网站,你平时在那儿投200万,这个月拿了一个超牛的产品要加量投500万,人家把广告位给你了。等你这个产品6个月之后不行了,广告性价比低了,你说不投了,500万变成0,很多公司是这样的。“但我们不是。我现在投300万,我有最牛的产品时加到500万。最牛产品没有了,我会告诉他:哥们儿你理解一下,现在我没有最牛产品了。他说:啊,李总你也要停投啊?我很理解,广告位空出来对他来说是很痛苦的。我说:我最少保证300万。”
“这样一来,所有流量公司会把最好的广告位永远留给我,因为我会稳定投放。”李逸飞不在乎短时间的利润率,他在乎的是长时间的共赢,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链。而且37游戏从来不拖欠广告费,甚至广告费都是预付的。因为在李逸飞眼中,“游戏公司是现金流很好的公司,用户一充值马上就可以到账,没道理拖欠广告费”。
在CP层面,同样如此,所有的CP都不能保证连续好几个产品都很优秀,一定会有起伏。当CP有一个产品做出来不是太好,可能很多平台公司都不会给它开服务器。但李逸飞深知:好产品不是闭门造车可以做出来的,需要开服务器采集用户数据,要做数据分析,然后再去调整,出新版本。很多时候,调整版本之后再要开服务器测试时,很可能没有平台公司愿意,因为可能之前开了10个服务器已经亏了100万的广告费了。
“这个时候只有37游戏愿意开。”李逸飞说,37游戏确实曾对很多游戏做战略支持,给了无数次的机会,但是有些最终还是失败了,可能这个产品37游戏本来只亏50万的广告费,最后调试完会亏500万。但无论成败,他最看重的是,这些CP公司都会意识到,37游戏是一家会无限提供持续支持、配合把产品做好的平台公司。长此以往,CP端的优秀产品供应也没有任何问题。生态链的建设,这是37游戏在页游上最核心的竞争力。
2014年,37游戏成功登陆国内A股市场。对李逸飞来说,公司上市后有很多改变,最关键的是整个公司的运营会变得更规范。其次,对于李逸飞这样的公司管理者来说,“原来看行业、看合作伙伴,我是站在半山腰看;现在有了资本平台,我可能就去山顶了,能看到更多的风景。”资本平台带来了更多的战略上的操作手法。
通过游戏传播中华文化
除了页游,37游戏现在已经全面涉及手游、动漫、电影、电视剧等领域,一方面把一些优秀的游戏打造成IP(知识产权),另一方面积极购买优秀的IP,以“泛娱乐化”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在运营游戏的同时,还积极布局游戏开发。
2013年,37游戏成功入驻港澳台、韩、泰等亚洲地区和国家;2014年顺利进入美、英、法、土耳其等国家;2015年通过参与收购日本老牌游戏公司SNKP打开日本市场,并成功开辟德语市场。截至2015年底,已覆盖50多个地区和国家,未来计划开拓葡语、西班牙语、波兰语、俄罗斯语等市场。
2013年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时,李逸飞就提出:要用3年时间在海外再造一个37游戏,所谓“再造一个”,就是到2016年底、2017年初的时候海外的营收跟国内营收的比例基本上是各占一半。
如此重视海外市场,跟李逸飞的梦想有关:他一定要把中国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但他坦言,这个过程确实压力很大、阻力也很多。比如说中国古典文化在海外影响最大的是三国题材,但是这个影响力不是通过中国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电视剧,更不是中国的三国题材游戏形成的,而是靠日本人做的一系列的三国题材的游戏。现在海外知道三国其实更多是因为日本人,不是因为中国人,这其实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了。
在李逸飞看来,中国游戏要走上世界舞台,就要做本地化,符合当地玩家对文化的认知。“比如说一个战国题材的游戏可能在国内会做得很好,可如果我去美国发行,我一定不会用这个题材。因为中国人理解战国没问题,但是对美国人来说,他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我宁可用北欧神话题材、希腊神话题材来做。包括游戏原来是以国战、群体PVP为核心,这个玩法我会保留,但是会削弱,我会加入推图,这符合当地玩家的兴趣。”这是让中国厂商迅速后来居上,占领自己应有份额的模式。
在他看来,传承和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孔子学院该干的事,游戏也能做得很好,比如将传统节日、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事迹甚至近现代通俗文学中诞生的仙侠文化植入游戏,能让90后、00后的年轻人更快、更深入地接触中华文化,比冷冰冰的课本要更有效。
李逸飞现在依然是个游戏玩家,平均每天要玩3个小时,现在玩的大多是和工作有关的,比如自己公司研发的新游戏,或者市场上比较热门的游戏。工作、游戏之外,李逸飞也喜欢跑步,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思考和看风景的过程。
创业,源于爱游戏的初心。而现在,李逸飞认为企业能做的并不局限于游戏,而是一个包含游戏、文化、影视、教育、公益乃至更多领域的综合性平台。例如在公益方面,37游戏成立了“传播正能量,传递新希望”的游心公益基金,在关爱青少年成长、关怀抗战老兵晚年生活、响应救灾与重建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