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华良诗情点燃他的梦想
阅读提示:“我是上海第一个创办房地产专版的,也许,我将会成为上海纸媒房地产专刊最后一个坚守者。”江湖上早已物是人非,他却依旧身处江湖,继续书写着他的“传说”!
撰稿 | 林 涛
孙华良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了。他由学校教师转为报纸编辑,后又转为地产传媒掌门人和地产营销公司的老总,“角色”因时代变化而变,对纸媒的情怀却始终不变。
他自1989年在《新闻报》创办上海综合性报纸里第一份“房地产专刊”,一转眼已经27年了,其间,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他也离开了报社自己创业,但怀着对文字的情怀,对专业的热恋,与几家报刊合作,继续开设“房地产市场”专刊。与之合作的报刊起起落落,历经风风雨雨后的他,却总格外活跃,所写文章有专业度,也有可读性,深得各方好评。
上海报业的许多地产记者一提起“孙华良”,常常以尊敬的口吻称道:“噢,孙总啊,地产传媒的老法师了,上海报纸最早开拓房地产专版的‘三剑客’之首!”是啊,他是老法师了!我与孙华良相识甚久,感佩最深的,是他作为上海地产传媒的著名“铁笔”,对地产风云的观察分析鞭辟入里,影响至深;他也是上海地产营销的领袖级人物,参与过上海滩上百个楼盘推广和营销实战,业绩显赫,口碑上佳。尤其,他常常发自肺腑地说:“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快感,超出谈成一笔生意的快乐!”这说明他本质上是个文化人,尽管创业有成,身家过亿,仍然保持了报人的敏锐、文人的儒雅和诗人的激情。
至今,孙华良怀着传统报人的情怀和中年男人的睿智,日日夜夜在地产传媒和地产营销之间奔跑着他自己的“马拉松”,乐此不疲。
诗人转型
如果不是因为报纸情结而走上地产传媒之路,我很难想象,当年身为浪漫诗人的孙华良,在人文深厚的大学校园滋养下,是不是早就成了一位历史学者或文学教授?
人生的转折,常常貌似偶然,偶然里却隐藏着必然。
孙华良在大学攻读的是历史专业,他勤奋好学,涉猎很广。但专业之余,他的兴趣更多倾注于文学,念大三、大四的时候,他就凭着青春和理想,借助历史的深邃眼光,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等酝酿或创作了不少隽永而充满哲思的诗歌,那时,他是上海高校颇有知名度的“校园诗人”。大学毕业后,孙华良成为一名教师。因为他的文学才情,得到了《青年报》资深编辑的重视和青睐,力邀他一边任教,一边在《青年报》精心耕耘“红花”文学创作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包括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书籍等。没过几年,当年的《上海经济时报》(后合并为《新闻报》)就将他“挖”了过去。
满脑子历史典故和小说诗歌的孙华良,转入新闻界后,接触的是全新内容——负责“个体、私营经济”板块的报道和评论,后又转而创办“房地产”专刊。虽然都陌生,两个领域却都属于改革的前沿阵地,令他一下子搭上了新经济的发展脉搏,兴味十足。而他创办“房地产”专刊时,上海滩前所未有,所有策划、采访、编辑只有他一个人,甚至受报社之命,每年还必须协助联系一定数量的广告。当年的上海还没有“商品房”概念,也不了解“房地产市场”,人们的住房都依靠单位分配,偶尔去调剂一条街“换房”,寥若晨星的新开发住宅,销售对象只是来沪经商的华侨,或华侨出面替在沪的亲戚购买,开发商只接受外汇券支付。好学的孙华良毫无畏惧,笔勤、脚也勤,很快积累了较深的专业素养。他创办的“房地产专刊”屡有创新,譬如,在互联网尚未热起来的1990年代,“本周楼盘总动员”专栏就通过对上一周全上海正在销售的楼盘进行客观中肯的数据分析,引起购房者的信任和关注。
1992年、1993年,上海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越建越多,孙华良的楼市报道和评论也越写越多,不仅为自己的报纸写,也频频亮相于《文汇报》和《新民晚报》有关专版的头条,一时间,“孙头条”名气搞得很响,令他挨了自己单位顶头上司的严厉批评。好在许多文章“首发”在自己报社,帮兄弟报纸写的多是二度改写的“再发稿”,配上新标题才有新意,风波才很快平息。
发稿赚稿费,是“传媒人”孙华良的生存根基,而深入思考上海房地产的成长与发展,为上海的楼市发展建言献策,令他更有成就感。这方面,他的确做了很多,譬如,当年上海盛行“实物分房”,市场关注焦点也仅仅是“换房”以及住宅局开发的项目,而孙华良很早就为“货币分房”鼓与呼,他从调查中深深了解到:实物分房资源有限,只能让少数人受惠,而只有实施货币化分房,才能突破资源局限,让更多人享受到“房改的阳光”。
大约在1994年,新兴的上海房地产业突遭“寒流”,房子卖不动了,市场冷得出奇,这个时候,孙华良在上海媒体上第一个疾呼“按揭救市”,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思考不谋而合。当时上海的“三报二台”官方媒体纷纷转载,形成强烈的社会呼声。在舆论力促下,申广房地产市场首次推出10个楼盘试水“按揭”,使得上海房地产市场步入了“按揭时代”。
孙华良为什么具有率先在报纸上提出“按揭售房”的卓识远见?说来,有这么一段机缘:有一次,孙华良应瑞虹花园开发商老板罗康瑞的邀请,去香港楼市考察,细心的孙华良没有满足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玩乐一趟,而是深入一些售楼处和门店,了解香港房地产的市场运作。他惊叹于香港的“楼花销售”以及“按揭买房”,尤其“按揭买房”,每套售价40万港元左右的新房,购房者向银行贷款七八成稀松平常,有的甚至只付总价的10%就能拿到新房的钥匙,闻所未闻的香港售楼新模式,让他兴奋不已!他思索着激活上海楼市的种种新招以及未来上海楼市可能借鉴的香港经验,一回上海便奋笔疾书,撰写了有关“按揭购房”等相关文章,果然不出所料,发表后一举使得报纸“洛阳纸贵”,引起很大共鸣。
毋庸讳言,孙华良主持的《新闻报》“房地产市场”专刊,与早年《文汇报》“房地产世界”、《新民晚报》“申城楼市”等,对当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引导贡献突出,既帮助政府和房产开发商建立了市场,也为市民改善居住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切实的服务。
“光辉岁月”
90年代,是孙华良在地产传媒和地产营销领域建功立业的“光辉岁月”。
充沛的诗情,敏锐的洞察,做事精益求精,使得孙华良很快崭露头角。他编辑的《房地产专刊》内容贴近市场,可读性又强,相关的广告业务也随之风生水起。当时报社地产宣传板块“集采编经营于一身”,完全属于“改革的产物”,需要跨界又不可逾规,在有限的空间里,孙华良戴着“锁链”跳舞,以一个个“金点子”,为报社既赢得了市场影响力,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实事求是地说,上海房地产市场由初建到繁荣,主要得力于主流报纸的鼎力相助。无论在市场拓展、政策推进、服务改善、营销规范等方面,主流报纸的贡献,功不可没。
而其中,孙华良的影响力在地产传媒的同行里,可谓“声名最大,争议也颇多”。
当《新闻报》归并于解放日报社,市场格局面临重新“洗牌”的时候,走在探索路上、年收入上百万的孙华良毅然以高指标的“总承包”形式,保住了事业平台。“总承包”谈何容易,忐忑不安的他使出浑身解数开拓业务,或许他的人品以及策划才能有口皆碑,第一年,普陀区一个开发商投资兴建的住宅项目“世纪之门”,就将全部宣传广告费300万元,悉数交给孙华良支配,一时轰动传媒圈,令同行“羡慕嫉妒恨”。为了不负报社以及开发商的信任,孙华良绞尽脑汁,响亮地提出口号——“诗意地居住”,一下子将长期习惯于住石库门老旧房子的上海人,燃起了对“诗意”居住生活的向往,地段“不算咋样”的楼盘很快成为当年热销的商品房。可以说,这也是主流报纸促进楼市发展的经典案例之一。
之后,孙华良努力挣脱“锁链”,积极开拓“试验田”:由报社占大股、经管人员持小股的“新圣房地产服务公司”宣告成立。体制创新,他第一次有了股份,便更加没日没夜地甩开膀子大干。这一年,他主持“房地产”专刊,全年的广告收入占到全报社广告收入近一半,在连续四年获得报社“先进工作者”之后,报社将唯一一份荣誉大奖——报业发展“特殊贡献奖”颁给了孙华良,这是对他记者情怀和经营智慧的积极肯定。
随着改革的深入,孙华良顺势而为,选择与报社体制脱钩,全资收购了“新圣”公司,而自己的角色也从“体制内”转到“体制外”,公司与更多的媒体开展多方位合作。
是金子总会发光,转身从事专业的地产营销服务后,经营天地更开阔了,很快,孙华良成为上海滩房地产营销的“风云人物”。 因为他总是千方百计将报纸促进房地产营销做到了“极致”。与孙华良合作的报纸,大多有过这样的骄傲——开发商纷纷拿着支票排队找到报社刊登广告,这是房地产专刊的一段“黄金岁月”,也是孙华良们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的荣光。但经历这样时代的孙华良并不满足于缅怀过往,而不间断地思考着,在移动互联网改变人们阅读行为的今天,传统纸媒,包括主流报纸、杂志,如何通过权威话语权,与移动互联网信息渠道有机结合,将“上海地产新思想”源源不断地传播给目标受众。
这也是纸媒广告呈下滑趋势之时,孙华良在《新民周刊》“新地产”耕耘3年后依然葆有情怀,继续开拓创新、酝酿改版的精神基础。2016月10月,很多风靡一时的地产传媒因不堪萧条而纷纷关张,孙华良却频频出入延安中路839号,与《新民周刊》负责人以及记者编辑们谈笑风生,探讨下一步“新地产”专刊的强势改版,这是多么有趣的对照!
理想坚守
从1980年代后期在上海综合性报纸上首辟《房地产专刊》,孙华良在上海先后与多份报纸建立了深度合作,也建立了深厚感情,专刊项目本身也赢得了良好口碑和经济效益。
2013年8月,孙华良与《新民周刊》携手创办“新地产”,并坚持撰写“独立评论”,一晃又三年过去了。在我印象里,他在“新地产”撰写发表的第一篇独立评论《房地产“寡头垄断”现象剖析》,就站在全局的高度洞察市场格局,言语老到,眼光锐利,颇为脍炙人口。紧接着,他又发表了《上海房地产市场为何持续火爆、“四大金刚”购买力强势支撑楼市交易量》,揭示了楼市火爆至今的根本缘由。记得还有一篇“独立评论”《是“抛房买股”,还是“抛股买房”》,鲜明地指出楼市与股市互动作用下,发生的微妙变化,得出“抛股买房”的结论,给了许多读者有益的建议!孙华良的市场敏锐在于他始终身处房地产第一线,时时关注风云变化,所以文章总是显得接地气,诸如《央行楼市调控“放水”,上海限贷放松“缩水”,楼市荒诞剧不断闪现黑色幽默》、《今年上海楼市会不会出现“乐极生悲”行情》等文章,不仅显示他预测市场行情走势的专业度,也洋溢着他的文字表现力和思想趣味。
三年多来,孙华良不仅与《新民周刊》策划、组织了大量深度调查和观察分析,也策划举办了诸如“上海楼市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名盘”、“上海地产界营销领军人物TOP20”、“上海‘地产奥斯卡’评选”等活动,将上海滩专家学者资源、媒介以及媒体人资源等牢牢聚合,继续为上海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构筑影响力高地,发出权威而理性的声音,这,都基于一种资源高度整合的能力和“专业主义”的情怀与坚守!
身为资深传媒人,孙华良老骥伏枥,勤于思考:在自媒体泛滥、过度宣传满天飞的新环境下,貌似边缘化的主流报刊如何发挥舆论主阵地的作用?房地产市场还需要不需要正确的引导和不带功利的“声音”?显然,他认为新形势下主流报刊依旧需要“坚守”理性、建设性,尤其要重振舆论监督的雄风,这是自媒体永远难以达到的“高度”!
当前形势突变,生存严峻,一些媒体的评选活动纷纷沦为“商业游戏”,出钱买奖的现象比比皆是。恰恰这个时候,孙华良理解中的理性、建设性,与《新民周刊》追求的客观、公正形成了“共振”。因此,2016年《新民周刊》“新地产”与“地产零距离”等联手推出的“上海首届‘地产奥斯卡’评选”,所有奖项分文不收,新风扑鼻的姿态,不仅重塑了公共媒体的权威性、独立性,也显示了主流大刊的尊严、情怀、力度和温度。
我感佩孙华良,身为上海最早的地产媒体人,圈内早就建立的声誉足以让他聊以自慰,他却没有沉湎于回望,而在报刊地产专版貌似衰退的困境中,积极寻求突围……
他将贝多芬的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世界上国王有许多,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他信奉的奋斗精神是:“你可以消灭我,但不可能打败我。”
他也多次告诫属下:“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你自己。”
正是带着这样的情怀和精神,2016年,当一些纸媒改弦易辙,但他选择与传统纸媒不弃不离。
为什么?他有什么救市高招?
“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孙华良意味深长地说,“身处纷繁的商业社会,看了太多的大潮起起伏伏,看了太多的富豪生生灭灭,我常常感慨:一个人‘初心’不改,是觉悟、是能力、是情怀,也是幸福。”
如今,孙华良拥有上海滩颇有口碑的地产营销公司,他本人也担任了上海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即便如此,他仍在与《新民周刊》探索“新地产”全新改版、新老媒体跨界整合,这样的“状态”让他始终年轻。
这些天,他出入延安中路839号这栋著名传媒大楼,发觉原来熟悉的面孔消失了许多,迎面是许多陌生且更年轻的新面孔,想到自己依旧有兴致忙碌于策划、评论,像20多年前陶醉于闻到自己参与编辑耕耘的纸媒油墨香,他很欣慰。他对我说:“我是上海第一个创办房地产专版的,也许,我将会成为上海纸媒房地产专刊最后一个坚守者。”说这番话,他脸上显得十分平静,却掩饰不住内心的万马奔腾。是啊,世事变迁,谈何容易。
江湖上早已物是人非,他却依旧身处江湖,继续书写着他的“传说”!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