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人物 > 正文

王振义院士:“答题”75载

日期:2023-12-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王振义院士本意是考自己,但他的“开卷考试”却激励和鞭策着更多的年轻人为攻克医学难题而努力。
记者|黄 祺


  王振义院士从椅子上站起来切蛋糕时,笑得像个孩子,他的左右,分别是陈竺院士、陈赛娟院士、陈国强院士,身后还有众多从四面八方赶到现场送上祝福的人们。

  2023年11月30日,“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座谈会选择在王振义院士99岁生日这天举行,满满仪式感的蛋糕和鲜花,让座谈会充满了温馨的气氛。

  王振义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瑞金医院终身教授。关于王振义院士的故事,人们最为熟悉的是他在上世纪70年代摸索出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白血病治疗“上海方案”,为世界医学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王振义院士还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一门四院士”享誉中外。

  还有一个故事起始于王振义院士的晚年,他坚持每周参与科室讨论,让学生们给他“开卷考试”,他针对临床问题去做研究,下一次给大家交上答卷。

  王振义院士本意是考自己,但他的“开卷考试”却激励和鞭策着更多的年轻人为攻克医学难题而努力。

  75载,如果把王振义院士的答卷展开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对病患的深沉大爱,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

上图:王振义院士(中)到病房了解患者治疗情况。


乐在科学探索之中


  2003年,卸下所有任职的王振义院士已经79岁,在别人安度晚年的时候,他为自己开启了新的学术生涯——自创“开卷考试”式查房。

  每周一,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形成“考卷”,他在两天内搜索全球最新文献,学习、思考、分析后“答题”,并在每周四与学生一起交流,将自己分析的成果做成PPT展示给大家。

  几年前《新民周刊》记者探访王振义院士的办公室时,办公桌上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学术资料和电脑显示器将王院士围在中间,给人一种“畅游在知识海洋”的既视感。他每周带回“考题”后,在互联网上搜索最新的科学资料,然后自己制作成PPT,一板一眼如辛勤的农夫开垦土地。

  当时与记者谈起“开卷考试”,王振义院士兴致勃勃,他享受着工作的乐趣,为自己还能继续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而感到满足。

  在“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这天,王振义院士回首自己的经历时总结说,他完成的任务是“对病人负责”。他再次谈起了最近的一次“开卷考试”,与大家分享这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

  每每谈到科学研究,王振义院士眼中就闪耀着孩童般的光芒,这种纯粹也许是在他童年时就铺下的性格底色。

  1924年11月30日,王振义出生于上海一个优渥的家庭里,小时候住在上海繁华地段的一所三层高的洋楼中。王振义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极其重视,受到外祖母患病去世的影响,王振义进入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攻读医学。

  在大学里,王振义风度翩翩,喜欢古典音乐,学习拉小提琴。因为共同的爱好,王振义和另外6位同学经常聚在一起听音乐、学乐器、练习英文和演讲,成为一生挚友。由于信奉天主教,7个年轻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自称“Seven John”(“七个约翰”),而王振义院士使用微信后也把“Seven John”作为自己的网名。

  前几年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王振义聊起音乐还是非常兴奋。“我非常喜欢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二乐章是非常抒情的。还有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我现在经常听的是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它一开始就是非常雄伟的,鼓励一个人……”

  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一定给王振义留下了无比美好的回忆,他怀揣着这种开阔的心境,投入到医学事业中。

  1948年,王振义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到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工作。

  王振义院士曾有一段特殊的行医经历。1953年4月,时任内科住院总医生的王振义主动请缨,两次报名后终于获批加入上海市第五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队,在东北军区内科巡回医疗组任主治医师,前往黑龙江勃利县后方医院救治伤员。他帮助整个部队及时治愈了大批肺吸虫病战士,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司令部记二等功。

  上世纪70年代末,王振义在艰苦的环境下,投入到攻克疑难杂症的研究中,他带领团队历经8年的探索,终于找到全反式维甲酸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创新性地提出“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协同治疗方案”,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找出疾病发病机理和药物作用的机制,使得这种最为凶险的白血病从以往仅10%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4%的高生存率。

  随后,法国、日本、美国科学家相继重复出类似的高缓解率,从此诞生了白血病治疗的“上海方案”。1994年,王振义因此获得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凯特林奖此前从未颁给亚洲人,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2010年,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桃李天下,影响几代科学家



上图:上世纪70年代末,王振义在艰苦的环境下,投入到攻克疑难杂症的研究中。


  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的75载时光里,桃李芬芳。他作为导师共带教了33名硕士,22名博士。而他的治学精神,则影响了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和医护人员。

  在“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上,陈竺院士作为王振义院士的得意门生,对自己的恩师表达了真挚的祝福。陈竺谈到,自己和陈赛娟有幸成为王振义院士的“开门弟子”。他回忆起王老师当年手把手辅导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王振义院士曾说过,一个人的学术经历总是由低到高,巅峰之后也会有所下降。所以要一代一代传承,使得这条抛物线叠加上升,最高点始终是向上的。

  “王老师治学非常严谨,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陈赛娟院士说到,“我们考取研究生后,他就带我们到图书馆,认真指导我们怎么翻阅文献,还专门每个星期一到两次给我们上英语课,教我们先读一遍英语然后即刻进行中文翻译,几年里从不间断,这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深造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陈国强院士在不同的场合会讲起同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初,他还是湖南衡阳医学院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正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王振义教授受邀到衡阳医学院上了7天的课,正是因为听了这7天的课,王振义教授的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点燃了陈国强心中求学深造的火焰,后来他考取研究生成为王振义教授的弟子,追随王振义院士的脚步,陈国强院士也成为了成绩斐然的科学家并投身教育事业。几年前,王振义院士参加学校活动时,陈国强院士拉着恩师的手步入会场,所有人被他们的师生深情感动。

  王振义院士培养和帮助几代血液学领域的中青年才俊成长,推动我国基础和临床血液学与相关学科发展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王振义院士师德高尚,待人谦和,甘为人梯。他坚持把自己的学生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最后,甚至不参加署名,目的是让年轻的研究骨干承担更大责任。正是王振义院士的虚怀若谷和无私奉献,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内优秀的血液学研究才俊,成就了医学界三代杏林英华的清隽风华,由他一手创立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也逐渐成长为国际著名的学术高地。

  1996年,王振义主动让贤,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子交给了42岁的学生陈竺。

  更加年轻的科研工作者,继续得到王振义院士的教导和激励。

  “王老师的开卷考试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考试,我们每次也要设法去查资料,但没有一次能够查到跟王老师一样全面。这样敏锐的洞察力是王老师特有的,他能鼓励我们产生很多灵感,在临床工作中迸发出指导科研的思路,同时科研的成果也促使我们回过来用到临床上。”瑞金医院副院长赵维莅感叹到。

  “王老师总是那么谦和,严谨而不失幽默,让人感到温暖而踏实。他谦逊谦让、大医精诚的品格影响着身边每个人,如今血研所根深叶茂,影响深远。”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研究员周光飙作为学生代表吐露心声。

  直到现在,年龄上已经是“重孙子辈”的医学生们,仍能在瑞金医院里偶遇王振义院士。这位总是温和地微笑点头的老人,被年轻人们亲切地称呼为“王爷爷”。在新一代“交医人”心目中,王振义院士的身影,就是“科学家”的代名词,也是一生无悔奉献、甘做人梯的伟大人格的代名词。


主持教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



上图:王振义院士(中)与学生陈竺院士(左二),陈赛娟院士(右一),陈国强院士(左一)在“王振义院士从医执教75周年座谈会”活动中。


  1978年,为了加强和提升学校病理生理的教育与科研工作水平,王振义教授服从组织安排回到了母校,担任病生教研室主任。1984年至1988年,王振义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

  在经费不足、设备不好、人员不够的薄弱基础条件下,王振义致力于全面提高学校整体的学术水平,培养德智俱全的医务工作者。1985年,二医实现了从“学院”到“大学”的变化。2005年两校合并之际,王振义力推发展医工交叉,促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合并,探索中国式综合性医学教育新模式,掀开学校发展新篇章。

  王振义院士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教书育人的实践者。在教学管理方面,他推行学、教责任制,将教学工作制度化,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在人才培育方面,他重视教学与科研队伍建设,提出“破格晋升”的设想,改善人才结构,使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尽早地脱颖而出。

  在教学改革方面,他创新性地设计了“以临床问题为引导的基础医学教程”,组织学生到医院、农村、工厂等地见习调研,以讨论启发式取代单纯灌输式教学,解决医学课程重基础理论、轻临床实践的弊端。

  在国际合作方面,他积极推进学校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知名医学院校的紧密合作,派出众多优秀师生赴国外学习先进技术。这就是交大医学创新育人模式的早期探索。

  202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建院70周年之际,王振义院士勉励交医师生说:“人生的意义,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人类,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上海交大医学院在百年办学历程中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的精神血脉。

  上海交大医学院东院门口,一座泰山石上刻着“报效祖国 服务人民”八个大字,这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的办学使命,也是交医人的“精神铠甲”,这八个字正是王振义院士书写。

  王振义院士的治学精神激励着无数上海交大医学院师生医护薪火相传、精诚奉献。记者|黄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