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出窗外”的蹿红与无奈
阅读提示:“对食品安全我原来不感兴趣,以后也不会感兴趣,我是在这个环境下被感兴趣的。”
五一小长假,一个名为“抛出窗外”的网站迅速蹿红,连网站创始人吴恒自己也觉得很纳闷。吸引网友关注的,除了触目惊心的食品安全事件地图,可能还有“抛出窗外”这个响亮的口号。吴恒喊出了普通人面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无奈——除了把已知的危险食物抛出窗外,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用来“吓人”的网站
坐在记者对面的年轻人,白T恤外套蓝色格子衬衫,黑色半包边眼镜,皮肤晒得黝黑,一股学生气。一边听电话,他一只手还拿着汤匙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泡沫。他就是吴恒, “掷出窗外”网站创始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系研三的学生。采访过程中,媒体的电话总是打断谈话,吴恒一脸的莫名:“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突然这么火!”
5月3日上午,坐在地铁上的吴恒通过手机登上了微博,几万条的@让他不知所措。当天中午,他创办的“掷出窗外”网站因为访问量过多,服务器无力承担负荷而崩溃,直至晚上7点左右才部分恢复。尽管中途耽误了很长时间,这一天的访问量仍达到了10万。
“掷出窗外”网站是吴恒在去年6月份创办的,里面收录了全国有明确来源的有害食品记录2000多条,可以按地区、食品名、关键词来查询,被戏称为“有毒食品警告网站”。
进入网站首页,第一个感觉就是简单。没有密密麻麻的链接,没有浮在页面上飘来荡去的广告,没有夺人眼球的视觉特效。这个通过Wordpress平台创办的网站,仅靠一幅动态的“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图”,几个“首页”、“调查报告”、“资料库”、“在线查询”、“我要补充”、“留言区”的选项,就撑起了大局。
网站并不精致,版面甚至可以称之为粗糙——字体不统一,超链接只是字体标蓝,更无任何装饰的痕迹——但其中的信息很丰富,而且来源可靠。所有信息被分类、标签处理后,非常方便浏览查询。
网站最主要的内容是三篇文章:《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易粪相食:中国食品安全状况调查(2004-2011)》和《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这些报告资料数据详实,背景丰富,虽然不一定科学严谨,却呈献给人们一个个挑战底线令人心痛的现实。报告没有过于专业晦涩的分析,只是一名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叹。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反而让更多的读者感触颇深,心有戚戚。
直观的图表统计使中国食品安全的残酷现实一目了然,全国所有的省份、直辖市无一幸免,而北京、广东、山东、上海、浙江五地更是食品安全风险“重灾区”。吴恒总结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几大特点:涉及面特别广、手段特别狡猾、危害特别巨大和查处特别困难。
吴恒的行动源于一次意外“中枪”。2011年4月,新闻揭露“牛肉膏”。当时的吴恒,喜欢到学校后门小餐馆吃铁板牛肉盖浇饭。之前,吴恒本以为自己“洁身自好”,不吃路边摊、烧烤、麻辣烫,就可以远离黑心食物。这件事让吴恒深感食品安全问题绝非遥不可及,应该有人站出来说话。他不想看到这样的场景——“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但没人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因为,后来大家都被毒死了。”吴恒希望网站能警醒更多的人,在他看来,“掷出窗外”就是用来“吓人的”。
普通人的无奈
吴恒发表的统计报告是去年花费1个月的时间完成的。当时,吴恒在网络上召集了34名志愿者,其中有很多至今仍是“无名英雄”。他们查阅了从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间17268篇报道,约1000万字,筛选出有明确来源、有受害者的2107篇,制作成2849条记录,完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在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后,小团队将黑心食品的有害原因分成了10类。
刚完成时,报告曾吸引过部分媒体的关注,但在随后的一年中,社会反响平平。不过,今年五一小长假,吴恒和他的报告,一夜爆红。“去年刚发布时的小高潮过后,网站的浏览量维持在每天几百左右。4月29日‘蛮子文摘’转载后的第二天,浏览量马上达到了1万。可5月1日、2日就平静了,几千左右。不知道为什么,到3日,突然有10万访问,4日更恐怖,居然有65万。”
“蛮子文摘”是由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先生创办的自媒体式电子杂志。吴恒的文章通过这个平台再次发布后受到广泛的关注,截止到5月6日,已有16000多次转载,2000多条评论。“‘蛮子文摘’规定,48小时内转载超过5000的帖子,作者会得到1000元的稿费,他们已经把我的银行账号要去了。这是我获得的最大的一笔稿费。”
得到“蛮子文摘”转发后,几个同城微博的转载进一步扩大了网站的影响范围。“上海的同城微博将上海的问题食品消息单挑出来发布,北京的、广州的也一样,这些微博粉丝很多,于是一下子就转火了。”
如果不是微博爆炒,“抛出窗外”很可能沉寂。吴恒原本对网站的作用,也没有太高的期待。“我对这个网站的定位就是‘一次性’。可能一条两条的食品安全新闻不能引起多大的关注,因为大家都麻木了。我把这么多负面新闻汇总起来,一次性给你看,这就足以让人震惊一次,让你意识到食品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大家一起思考,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力所能及地改变一点。”
受美国“达尔文奖”的启发,吴恒设立了“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温迪·若斯科特(Wendy Northcutt),一直在寻找“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故事,最后创建了达尔文奖网站。其评选的“达尔文奖”旨在纪念这样一些人:“他们通过愚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大义凛然地把自己从人类的基因库中永远抹去,从而保证了人类长久的繁衍。”
吴恒的“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由网民投票评选那些“旨在消灭中国人的中国食品”,奖金授予最先进行曝光的媒体,金额为人民币1.4元,取谐音 “一块死”之意。去年获得“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是《重庆掏粪工掏扒生活残渣提炼地沟油》,但吴恒说,奖金还没送出去。
为了动员更多人参与,吴恒在网站上设立了“我要补充”的版面,欢迎网友将自己发现的问题食品新闻补充到资料库中。“到目前增加了300多条新信息,平均下来一天一条。靠大家的力量去完成数据库,可以让民众感觉自己在参与。即使影响很小,但多少有一点影响就是好的。”
吴恒一直热衷志愿服务活动,建立“抛出窗外”网站,在他看来只是诸多公益行为中出彩的一个而已。“‘一本正经’活动让我意识到了网络的力量。” 读研期间,吴恒参加宁夏支教,他发动“一本正经”活动,骑车从上海到拉萨,集资为孩子们买字典。活动得到网络红人罗永浩的帮助,吴恒在网络上的倡议得到了500多人的资助,短短4天内就筹集了4万多元,给全校的学生买了字典。“那次活动让我知道,互联网是可以汇聚力量实现梦想的,即使草根的力量很微弱,可也能产生一点影响。”因为这个项目,吴恒获得了复旦大学的“光华自立奖”。
吴恒认为,促使自己参与每一次公益行动,动机都不过是责任感使然,“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我不能接受自己的不作为”,“抛出窗外”的建立也是同样的原因。“对食品安全以前本来就不感兴趣,以后也不会感兴趣,这是被感兴趣的。我的爱好不在于此,只是环境使然。网站做的事也不应该由消费者来做。”
由于忙于公益,吴恒的研究生学业延迟了两年,家里人并不是特别能够理解。出国留学一直是吴恒的梦想,可这个计划一直在推迟。
对于“掷出窗外”的未来,吴恒觉得很纠结。“这个网站只发布负面新闻,释放负能量,却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只是大家抱怨吐槽而已。一年多来,我都已经快麻木了。”但这样的工作还是要继续,吴恒的希望是,早日看到黑心食品被全部“掷出窗外”。■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