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拖队”自动集结
国外有数据统计,人群当中70%以上有日常拖延的现象,20%有慢性拖延。也就是说,平均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患有严重的狭义的拖延症。
实习生|范子萌 记者|应 琛
在豆瓣、果壳等网站上正活跃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着相似的口头禅:“我先Dota把”、“我先看集美剧”、“刷刷微博就睡”、“稍微等会就开始”;他们分享着相似的经历:“论文布置了1个月非得到最后一周才开始动工”、“第二天要考试非得到头天晚上12点才开始复习”……
是的,现代人在压力下养成了拖延的习惯,而让人头疼的“拖延”也不知不觉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目前有一个近20万人的“战拖(战胜拖延症)”团队在网络集结。面对着众多有效对抗拖延的法宝,他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高喊一声:“拖拉一点也无妨!”
像感冒一样普遍
按照百度百科的定义,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将之前的事情放置明天”。其症状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就会影响到个人发展。单纯的做事拖拉或是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也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当“拖延”已经影响到情绪,如出现强烈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时,才能称之为“拖延症”。
但这个词不是一个医学诊断术语,所以当你饱受拖延的痛苦去找医生时,他不可能给你诊断书,开点药,再附加一个可以休假的证明:此人患有拖延症,建议带薪休假三个月。
“中国互联网造就了这样一个词。” 拖延症互助组织“战拖会”创始人高地清风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介绍说,国外并不存在“拖延症”这个词,“大家说的‘procrastination’严格翻译过来应该叫做拖延现象。战拖会全称“战拖心理成长会”,成立于2010年7月,由豆瓣网“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的核心成员发展而来。
在战拖会成员看来,“拖延无孔不入,是一种和感冒一样普遍的现象,但关于拖延的‘常识’却仍然很少为大众熟知。”
高地清风说,拖延如果反复发作频繁发生,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就形成了惯常性拖延,或者叫慢性拖延(cronic procrastination),而日常生活中偶尔出现的做事拖拉的拖延行为,可以叫做日常拖延(daily procrastination)。
国外有数据统计,人群当中70%以上有日常拖延的现象,20%有慢性拖延。也就是说,平均每五个人中有一个人患有严重的狭义的拖延症。
“据目前状况,我们所有战拖平台包括豆瓣小组、果壳网小组、战拖会官方网站等等所有成员累计将近20万人。”高地清风表示,他遇到最严重的情况是24小时全天候拖延的拖延症患者,不仅仅是工作,吃喝拉撒睡什么都会拖延,完全没有生活下去的希望。
战拖会中有一个叫“我要好起来”的成员,是一所名牌大学热门专业研究生,当年以该系有史以来的最高分考上研究生。但随之而来的两年研究生生活,却被他形容为是“屁滚尿流地混过来”的。
从入校第一天开始,“我要好起来”就陷入了拖延怪圈:没有一次作业不在上课前一晚通宵达旦才完成,常常一觉睡到中午拖掉了早上的课,拖着不吃饭饿到头昏眼花,看片看到半夜精疲力竭不能罢休,两年没有完整看完一本书,还拖着书不还被图书馆罚了不少款……至于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就更别提了,简直就是“翻来覆去地死”。
既是心理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据了解,拖延症一词的最初亮相是在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几乎是相同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交替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直到工业革命后,拖延才逐渐具有了现在的含义,被视为“以推迟的方式逃避执行任务或做决定的一种特质或行为倾向,是一种自我阻碍和功能紊乱行为”。不过“拖延症”正式成为病症,国外的研究也只有一二十年。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是“拖延症”领域的研究权威之一,他有个广为接受的“拖延公式”:U=EV/ID。
在这个公式中,U代表效率,指个人完成预定任务的欲望值;U与E、V成正比,E代表对成功的期望值,V代表任务的完成价值;同时,U与I、D成反比,I是任务的紧急度,D是个人对拖拉的意识值。
该公式确定了跟大多数人的大多数拖延最有关系的4个因素,翻译过来可以理解成:信心不足、动力缺失、冲动分心和回报遥远。
而关于拖延症的问题性质,心理学家认为它是纯心理问题,管理学家认为它是纯管理问题。高地清风则认为,两者间的争论没有必要:“拖延症不仅和时间管理有关,也与心理学相关。”
所以,战拖会一般先介绍成员学习一些时间管理方法,帮大家预防和处理日常的拖延现象;同时引导大家通过长期更新帖子等方式,把自我监督、认知调节等过程形成习惯,并鼓励和介绍成员向心理咨询机构或精神科医院求助,以克服惯常性拖延。
2011年初,高地清风就提出把拖延症看成是一种推迟行为,但是必须要符合两个条件:后果有害和无必要,缺一不可。
“就像报仇,最怕的是滥杀无辜,就像《天龙八部》的乔峰在报仇过程中受到别人的误导杀错了人,成为自己一生的悔恨。我们很多人战拖很容易不分青红皂白,导致对象错误。”高地清风向记者解释,这样的人战拖不可能成功,因为他很快就会怀疑对付拖延到底有没有意义,然后就不能坚持下去,因为一开始自我定位就错了。
高地清风表示,一个心理上比较成熟的人才能够有效规避掉拖延的现象,但很可惜的是心理上成熟的人即使在成年人中占的比例也不是很高。他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恰当的了解和把握,能够选择对自己有意思的事情,放弃掉那些看似有吸引力实则没有意义的事情,还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冲动,而且知道把一些事情分解成小部分慢慢完成。
“如果你以高效为目标,你会越来越容易陷进去。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战拖对时间有一个精准的了解和估计,把时间变成朋友,我们战拖并不是把人变成工作狂,也不是单纯为了高效,而是让每个人更加接近自己的梦想,接近自己真正想要过的一种生活。”高地清风如是说。据高地清风透露,下一步他打算开发与战拖相关的游戏APP。
链接:
番茄工作法:把番茄计时器或计时软件拧到25分钟,然后专心工作,排除一切干扰。完成后休息5分钟,如此交替。本方法由意大利人齐立罗发明,由网友“寒塘月色”等介绍到国内战拖社区,受到大家的热捧。
瑞士奶酪法:在一个比较大的任务中使用“见缝插针”的方法,就是利用零碎时间,而不是消极等待整块时间的出现。由于瑞士奶酪多孔,故名。
意大利香肠法:如果一件工程浩大、周期冗长的任务让你焦虑,拖着不愿开始,就把它拆分成小段。如果最初的小段仍然令你焦虑,难以开始,就继续拆分成小片,就像切香肠一样,直至你能立刻开始下一步。
结构化拖延法:在这个概念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拖延不等于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你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按重要性列个清单,在脑子里想想也行,或者专门写下来也可以。你甚至可以称之为自己的“优先级清单”,把看起来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排在最前头,但也要有些其他值得一做的事位列其后。于是,完成后边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最上方的任务的一种手段。借助于这种排列得当的任务结构,拖延人士就变成了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