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危险:高架路上看飞机
阅读提示:大奔撞人事故发生后,最近几天,事故原址又挤满了看飞机的人。如此看来,有关部门尚未对“飞友”现象引起重视。
记者|姜浩峰
5人当场死亡,4人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2人受伤。这是深圳市公安局发布的情况通报。3月1日15时32分,深圳宝安机场离港平台发生交通事故,一辆轿车失控撞向在高架路上的数十人,这些人都是为看飞机滞留在道路上的。事故肇事者杨某某也在事故中死亡。
是何原因导致该起事故?为何事故会发生在宝安机场离港平台?《新民周刊》记者去年亦曾到过宝安机场,乘车路过机场高架时目睹了很多人围观飞机的危险景象,当时同行者就有疑问——难道他们不担心被车撞?一语成谶。
高架桥变景点
“我女朋友驾驶汽车,开到T3航站楼高架桥转出发大厅的转弯处时,跟在我们后面的车辆连续鸣笛,造成她高度紧张,不慎失控撞向右侧护栏,并贴着护栏又行驶了一段距离,撞上路边的人群。”作为男友,吴某某当时与杨某某同车,他向深圳警方如此反映。
据深圳警方了解,这名肇事司机杨某某,是个24岁的重庆女子。当时她驾驶一辆车牌号为粤B-A495Q的奔驰小轿车,与男友一同前往机场乘飞机。15时32分,轿车突然失控。其男友吴某某的解释是——听到后车连续鸣笛,紧张所致。事后有媒体透露,粤B-A495Q初次登记在2012年7月16日,事发前没有交通违法记录。然而,根据最新披露的视频监控显示,这辆车从应急通道急速开进,一路撞到不少看飞机者。车后并没有汽车。
据自称目睹了全过程的清洁工姜女士描述,失控的奔驰小轿车从高架桥拐弯处斜插,撞向护栏,扫倒二三十人,现场一片血肉模糊。“肇事车的女司机下来救一个挂在高架桥边上的人,伸手去拉,结果两个人都掉到了桥下。”姜女士如此说。掉到桥下的不仅有肇事者和她去拉的那位遇难者。在深圳福永医院治疗肋骨骨折的伤者刘权称,他们一家都在事故中被撞,其中5人被送到了这所医院,他的弟弟双腿骨折,母亲手术好几个小时。而最让人揪心的是,刘权8岁的儿子被撞飞到了桥下。
车撞高架护栏,本来应当只是一起剐蹭事故,却因为护栏边聚集大量人群,而酿成惨祸。据记者了解,该处高架桥部分拐弯弯度大的区段,装有两米多高的绿色铁丝防护网,但大多数区段没有安装此类防护网,造成惨祸后有人从桥上摔下去而加剧惨剧。
高架桥上哪儿来的这么多行人?据现场目击者称,现场大多数死伤者,当时都是在此观看飞机起落的人。换句话说,都是“观景”休闲者。事发当日是星期天,刘权一家就是专门去机场看飞机而不是去坐飞机的。他早就听别人说离港平台看飞机起落景观好、看得清楚,特地带上母亲和孩子去度周末,却怎么都没想到遭遇此等惨祸。
《新民周刊》记者去年曾出差到过宝安机场,经过此处高架路时已是傍晚5点多钟,天色渐渐暗淡,却依旧有不少游客在此观看飞机起降。除了拖着行李箱的候机者之外,还有些生活在本地者来此休闲。当时记者的朋友不得不打开汽车大灯,且不断鸣笛不断踩刹车。可车外的路人并不紧张,甚至有人在高架上于车头前、车尾后来回穿梭。
当3月1日下午车祸发生后,正在机场内进行武装巡逻的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机动支队10名官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对现场进行封控,疏散围观群众。当时有战士曾对媒体表示,事发地几乎每天都有行人聚集看飞机。“一般是两个时段人比较多,上午10点到11点和下午3点到5点。”该战士说。
“看飞机”隐患存在多年
来接机的深圳当地人曾告诉记者:“宝安机场T3航站楼是个新航站楼,建筑规模宏大,比起旧航站楼来,到T3来看飞机更带劲。”这些评价“看飞机更带劲”的人,不少是携带“长枪短炮”摄影器材的“飞友”,他们为了拍出更好的照片,往往选择能看到多种型号飞机的场所“驻扎”。
深圳机场集团官方网站“大事记”页面显示,宝安机场T3航站楼,于2012年11月22日通过钢结构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和二标幕墙专项验收,由此投入使用。紧接着,当年12月1日,中国内地首架A330全商务客机在深圳机场投入深圳到北京航线的运营。“当时来此看A330起降,成为了‘飞友’间最热门的活动。”在“中国航空媒体联盟”微信圈中,有朋友如此回忆。
据记者观察,随着国内诸多民航机场扩建、改建,以及新建不少民航机场,“看飞机”已经成了不少机场周边流行的“潮事”。比如成都双流机场二跑道建成后,机场周边牧华路边的坝子里成为了看飞机的好去处。在此处执勤的交警为此苦恼不已——牧华路上汽车乱停乱放,人员乱穿乱行,警力有限根本忙不过来。
来凑热闹的不仅有“飞友”,还包括机场附近居民。比如家住牧华路附近的张先生,不仅自己来看飞机,还经常呼朋唤友前来。“可以摆个姿势,把飞机框在手里,拍创意照最好了。”张先生已经能老练地指导朋友拍照。
“来这耍的,都是来看飞机的,都堵闷了。”坝子里卖甘蔗的师傅如此说。不过越是堵,甘蔗生意越是好。不仅练摊的看上了此番宝地,牧华路跑道两侧,已经开出了好几家露天茶楼,打的都是“看飞机”的卖点。
“广州老白云机场跑道尽头就是城市主干道,当年许多市民在马路边,隔着围界看飞机从头顶起落。”南方航空公司一位中层管理者,至今仍在老白云机场办公。他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最令人担心的就是看飞机的朋友堵塞道路,有时候航空公司的维修车辆等都被耽误。”
3月1日宝安机场事故发生后,3月4日,交警部门在宝安机场周边道路加装360度摄像头监控违停情况。交警监控科副科长刘义介绍,之前机场离港平台每天有违章停车70多起。在对机动车辆进行大力管控之际,却尚未听说对看飞机者如何疏导,如何管控高架上的行人。大奔撞人事故发生后,最近几天,事故原址又挤满了看飞机的人。如此看来,有关部门尚未对“飞友”现象引起重视。
观景平台能避免事故吗?
2010年3月16日,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曾在航站楼四层专设观景平台。此举当时在国内机场中属于首创,媒体亦曾报道称:“前来送机的市民站在上面,可以目送亲人‘起飞’。”然而,当天晚上即有“飞友”在自己的QQ群里称,有朋友为了拍飞机而扒坏了平台上的铁丝网。据一位资深“飞友”向记者介绍:“由于观景平台和机场之间有铁丝网阻隔,要拍出好画面并不容易。有个别摄影者为了追求画面美感,动手扒开了铁丝网,硬把照相机塞了出去,造成机场方面相当不满。”
紧接着,2010年3月21日,虹桥机场此处景观平台就门户紧闭,树立起一块“施工中”的标牌。
与虹桥T2航站楼不同,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有一处西湖公园,原本是一个蓄水池工程,挖池蓄水、堆土造丘,最后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观景平台。如今,T3航站楼观景台甚至上了一些北京旅游网站的推介栏目。
香港机场SkyDeck为了吸引航空迷,亦曾大力推介。“我们的SkyDeck观景平台是对旅客和机场使用者提供最佳服务的承诺,包括那些接机人员以及航空迷们。这是开阔的区域,人们可以看见1号航站楼和停机坪的全景视图。”据了解,SkyDeck安排在航空探索中心(Aviation Discovery Centre),周围点缀的是以整个航空为主题的展品和图片。
东航云南分公司安全运行监察部倪云海认为,机场确实需要观景平台。为此,他曾经研究过国外一些著名机场,并曾于《中国民航报》发表文章介绍机场观景平台的作用。倪云海认为,与国内类似的一点是——国外机场观景区也经历过关的关、停的停的时刻。倪云海说:“1960年代和1970 年代,在伦敦希思罗机场欧罗巴建筑物的屋顶、纽约肯尼迪国际到达厅的屋顶,对于访客以及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的旅客而言,这些观景平台都是主要的旅游景点。‘9·11’之后,在美国,观景区域受到‘重创’,很多地方被封闭了。在英国,希思罗、盖特威克和伯明翰机场的观景区域都被关闭了。但近年来,机场观景平台理念又被机场提起,如今对所有人开放的观景平台正慢慢流行。毕竟,机场可以对观景平台进行收费。在如今钱袋收紧的情况下,一点一滴的副业收入对于机场都是莫大的帮助。”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场都奔着收费而开设观景平台。加拿大温哥华机场发言人就曾表示:“在机场提供观景平台很重要,因为它是旅客、机场员工和社区邻居联系机场的一个地方。2009年7月16日起,我们开设了观景平台,而且是免费全天候开放的。它提供了温哥华机场的鸟瞰全景;附近的信息板展示了温哥华机场的历史;装在窗口的望远镜能够让人们近距离仔细观察机场的运作;互动触摸屏展示了温哥华机场的方方面面,包括员工情况和机场的过去、现在、未来。”
2011年4月莫斯科机场(Domodedovo)宣布在其新候机楼改建方案中,观景平台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慕尼黑机场,汉莎航空新的2号航站楼也建有观景平台,取名为“访客公园(Besucherpark)”。
2010年,作为候机楼翻新工程的一部分,日本东京羽田机场建设了全新的露天观景平台。在倪云海看来,日本机场观景平台很常见。大阪关西机场同样重视观景平台建设,其靠近机场航站楼的关西机场观景大厅 Sky View,是日本第一个航空主题公园,在那里可以玩飞机模型,也可以从观光台上观看飞机起飞和降落。该机场相关人士就曾表示:“观景平台很有价值,因为这可以满足客户观看飞行器的需求,也让他们感到轻松。大多数游客都是携带小孩的,我们相信这些设施能够培养未来的航空迷,从而拓展航空需求。我们预计每年大约有50万人次来此参观。”
国外也有因为种种原因而关闭观景平台者。比如澳大利亚悉尼机场,就曾经于2014年初关闭国际航站楼上的户外观景台。然而悉尼机场方面还是在《澳洲商务旅行者》等媒体以及机场航空社区网页上发出建议——旅客可以在包括里吉斯酒店的顶层、澳航大道、16号高地和25号入口等处观赏飞机起落。
民航资源网的陈小坦告诉《新民周刊》:“国外航空业起步较早。比如1937年建设的利物浦机场,就有多层的观景平台。这在二战之前是一种很流行的设计。之所以有这种设计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满足公众对于飞机和机场的好奇,第二就是航空运输的经营者以及城市的管理者希望借此扩大宣传和影响力,因为当时很多人还不敢坐飞机。反观国内,中国民航的突飞猛进是最近20年左右的事,由于发展时间太快导致部分过程缺失,就是国内许多民航机场不注重观景平台的原因。”
链接:国内机场观景平台少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需求量小,从经济性的观点来说,只要有一定的人流聚集,就会产生消费,当然也会带来管理和服务成本,当人流量达到一定的消费能力时,机场必然会建设这一项目。
第二个原因是许多机场的具体条件不允许,因为大型机场的功能繁多,所有功能都是围绕飞行区和航站楼进行的,机场的空陆侧界面已经被各种建筑占满,特别是目前的航站楼都比较高大上,什么都被挡住了。所以不易找到一个合适的观景点。深圳机场高架桥上的那个观景点在设计之初是没有考虑到的,因为机场设计一般只做塔台的视线遮挡分析,对于其他点没有考虑过其视角,公众发现那里能看飞机也是一个偶然行为。
第三个原因是航站楼的建设方案问题,我们的大型航站楼目前基本都是大跨钢结构金属屋面,如果在屋顶建设观景平台,造价高、经济性差。在航站楼内部建免费景观平台,众所周知,航站楼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是酒店,景观最好的房间往往都是房价最贵的,在航站楼中如果有这样的地方能否免费可想而知。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