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争议都在科学之外

日期:2015-10-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中国人获得第一个科学诺贝尔奖,应该是重塑科研工作尊严、鼓励科学家潜心科学的时机,一地鸡毛式的“争议”,并不会为我们带来第二块诺贝尔奖牌。
黄祺
 
       在央视话筒前念获奖感言的时候,屠呦呦脸上并没有兴奋的神情,对于一位85岁的老人来说,应付蜂拥而至媒体的疲劳感恐怕早就掩盖了获奖的激动。
  记者们挤进家门的前一个晚上,屠呦呦在自己清静的家里,从电视上听到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名单,她与日本及爱尔兰学者一起分享今年的奖项。原本普通的夜晚,必然会被载入中国科学史的史册,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获得科学诺贝尔奖的第一人,中国人期待一枚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章已经太久太久。
  屠呦呦获奖的原因是她在青蒿素研发中的重要作用,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是一种完全由中国人开发、以中国传统草药为原料提取的全新药物。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至今青蒿素还是中国政府援助南非洲受疟疾影响国家的重要“礼物”。
  按照屠呦呦感言里的说法,青蒿素的获奖本应“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然而获奖消息刚一落地,新媒体几乎以无缝链接的速度,将围绕屠呦呦的各种争议也推到了前台。
  争议集中在两点。一个是青蒿素研究有多家单位多个团队参与,屠呦呦为何可以作为青蒿素研究的代表?第二个争议是,青蒿素的获奖可以说明中医药的科学性吗?
  网络上纷纷扰扰的信息铺天盖地,但身处漩涡中心的屠呦呦似乎未受影响。10月8日,获奖后屠呦呦出席了获奖后的第一个正式活动,在中国科协的座谈会上发言。发言的最后,她说:“我的最大心愿就是希望形成一个新的激励机制。我们国家要深化体制改革,正好这个诺贝尔奖来了,在中国是第一次,零的突破,怎么让年轻同志发挥他们的能力、他们的实力,这是我的心愿。”屠呦呦关心的是未来,而非过去。
  青蒿素的价值毋容置疑,青蒿素研究者们的贡献也已经通过诺贝尔奖得到国际科学界的肯定,眼下所有的所谓“争议”,其实都在科学之外。中国人获得第一个科学诺贝尔奖,应该是重塑科研工作尊严、鼓励科学家潜心科学的时机,一地鸡毛式的“争议”,并不会为我们带来第二块诺贝尔奖牌。
 
“文革”中的特殊任务
 
  因为获得诺贝尔奖,屠呦呦早年一张黑白照片被挖掘出来。照片上的她不到30岁的样子,坐在实验台前。这是“文革”之前相对平静的年代,屠呦呦是中医研究院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屠呦呦是宁波人,1951年从宁波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只有大学本科学历。屠呦呦的名字来自《诗经·小雅·鹿鸣》,其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两句中的“苹”和“蒿”,都有艾蒿、蒿草的意思,如今看来,因青蒿素获奖正符合中国人“冥冥之中”的说法。
  大学毕业后,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真正加入青蒿素的研究,是在1969年。时值中国“文革”,科学研究停滞,屠呦呦被召集加入一项特殊的科研任务中。她曾谈及,在一个科研被荒废的环境中,被征集到科研任务里算是一种“幸运”。
  这一年屠呦呦年近不惑,她与中医研究院的其他几位研究人员一道加入“523任务”。
    “523任务”的背景是,越南战争期间,疟疾在美军和越军军队中流行,“这个病的死亡率远远胜过战死的数目”。之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主要是奎宁,但一些病人由于(疟疾)产生了耐药性,因此急需开发新的药物。“523任务”分为几部分: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
    “越南和我们是兄弟,所以他们总理就提出来,希望我们(中国)帮助他们。(当时)军科院牵的头,后来有七个省市联合起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上中医药也做了工作,但是并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按照研究青蒿素研发历史的科学家饶毅的说法,“当时的研究人员,因为文革的原因,一般年资都比较低,屠呦呦作为研究小组负责人仅为‘实习研究员’,文革后才晋升为副研究员。”这为后来一些人质疑屠呦呦在整个研发中的作用埋下了伏笔。
      屠呦呦所在的小组是研究中药中可用于治疗疟疾的办法。屠呦呦在学校是学药学的,属于西方医学理论,工作后又学习了中医,因此兼备了两种思维方式。屠呦呦开始带领团队从民间、传统的药方中寻找资源。当然,这样做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发明”, “那时军科院为主的(研究团队)也搞了很多,后来得到了640味药为主的一个油印册子” 。正值中西医结合理论盛行的年代,研究人员们从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灵感并不是奇怪的事。
      各个团队尝试了成百上千的中药,大海捞针一般的探寻后,屠呦呦的团队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青蒿这种传统草药上。距今一千多年的东晋时期,《肘后备急方》记载了青蒿的用法,“青蒿一把,加水研磨一下,压出来的水喝下去”。中国内地山区,青蒿是常见的植物,民间一直用它入药,对药效的说法各有不同。原因很简单,菊科、蒿属下有很多种类,古人所说对疟疾有疗效的到底是什么蒿,没有人说得清。这也是青蒿素发现的困难所在。
      中国的科研人员必须克服两个难关,一个是确定到底哪个品种的蒿、蒿的哪个部位是有抗疟疾药用价值的;二是如何从植物中提取到青蒿素。
      饶毅认为,将屠呦呦作为青蒿素研发的代表,主要的原因就是她解决了提取青蒿素这一技术难题。
      中药的服法一般都是水煎口服,但当研究者们水煎青蒿后,却提取不到青蒿素。“1971年下半年,屠呦呦本人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到100%,这一方法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饶毅撰文指出。
 
贡献世界却没有“成名”
 
      青蒿素成功提取后,还需要做一系列的临床试验,在社会运行混乱的“文革”中,很难找到单位配合,早期,包括屠呦呦在内的科研人员自己服药以确认毒性。后来的临床试验证明,青蒿素是一种毒性低、疗效明显的抗疟疾药物。
  到了1981年,中国人研发的青蒿素第一次得到国际权威机构的赞扬。屠呦呦回忆说:“世界卫生组织(WHO)了解了这些情况,要求卫生部在中国召开首次青蒿素国际会议,他们来了7位专家,英国、美国、法国的,我们就全部做了报告。他们很赞赏,说中国人能够用传统医药与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找出来这么一个特色的抗疟新药,而且结构完全是新的,他们对我们表示祝贺。他们说青蒿素增加了一个抗疟新药,它的化学结构还有作用方式都和以往的抗疟药不一样,这些专家说这个药今后的发展前景比较好,而且可以由此推出来新的抗疟药。”
  尽管学术界对青蒿素的发现赞赏有加,但一般公众对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少有耳闻。时间又过去了30年,2011年,美国拉斯克奖将2011年临床研究奖授予屠呦呦,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屠呦呦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科学家。拉斯克奖是医学界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经过媒体报道,屠呦呦的名字才第一次被公众看到。
  在研发青蒿素的同一时期,中国科学史上还有另外两个大事件。一个是“两弹一星”工程,参与者后来被授予“元勋”荣誉,经过大力的宣传,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元勋”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另一个大事件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成果当时被认为有望冲击诺贝尔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写进了中学生的课本,被普通人所熟知。
  唯有青蒿素的研发,多年来默默无闻。饶毅的分析是,在特殊年代,学术制度混乱,强调集体劳动而忽略个人贡献,这些原因导致了青蒿素研发没能在国际学术界和公众中产生应有的影响。“起初他们在关门会议上报告,等到1977年才发表第一篇中文论文,而且还是以‘青蒿素协作组’的集体笔名。英文论文更滞后到1982年,用‘青蒿素及其衍生抗疟药合作组’的集体笔名。”
  饶毅评论说:“不标明作者对以后确定科研工作的功劳带来较大困难,这也是青蒿素成就归属有争论的原因之一。为了平等而取消标明作者,带来其后更多争论,颇具讽刺意味。”
 
商业化落入外国公司
 
  青蒿素是中国人独立研发的全新药物,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是,如今全球青蒿素药物主要的生产商,却是美国制药公司,这是关于青蒿素的另一个遗憾。
  1977年开始,青蒿素研究人员以集体名义陆续发表多篇论文,公布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但在发表这些论文前,并没有申请国际专利。在1985年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之前,国人对专利保护概念模糊,使得青蒿素这一来之不易的科研成果处于“不设防”状态。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在福布斯中文网撰文称,中国的军事医学科学院拥有复方药物“蒿甲醚-苯芴醇”的专利,1994年与跨国制药巨头瑞士诺华公司(Novartis)签署开发许可协议,诺华同意从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合作伙伴——昆明制药厂(现昆药集团)采购原料药,并且每年向其支付该药海外销售收入4%。
  诺华公司拿到青蒿素后对药物进行了优化,投入资金进一步研究验证药物的毒性和疗效,最后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报道称,2001年,世卫组织(WHO)建议以复方青蒿素抗疟药物代替单方青蒿素药物,诺华是当时唯一合格的供应商,同时又形成了自身的复方青蒿素衍生专利,现在诺华供应的青蒿素药物占全球80%。
  国产青蒿素药物市场占有率很低,借着中国卫生医疗援非项目,中国向非洲国家赠送了一批国产青蒿素药物,让国产青蒿素药物逐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直至2007年,国产青蒿素药物才拿到世卫标准认证,因而难以进入世卫组织和政府采购视线,成本上也与诺华不相上下,在国际竞争中没有优势。
  因为不熟悉国际专利保护规则,因为缺少有竞争力的药企,中国错失几十亿美元市场规模的青蒿素药物市场。
 
植物变药并非中医药独创
  
  围绕这次屠呦呦获奖的另一个争议,是中医药的科学问题。
  近几年,“中医药是否是科学”是一个热闹的话题,这一次青蒿素获奖,更是引发一番争论。
  一些人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与传统中医药没有关系,因为传统药方记载的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根本就不含有青蒿素,而且,中药的煎服方法,也不可能获得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青蒿素。
  对于这一点,屠呦呦本人的解读更加准确。屠呦呦首先肯定“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她同时表示,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我做了大概200多种中药,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全部没成功。做到191次实验以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有效的部位。”
  在诺贝尔奖公布消息后的发布会上,也有记者问到了相关问题。记者问诺贝尔奖委员会,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贝尔奖委员会称,屠呦呦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医药典籍和民间药方无意中为研究者提供了灵感和资源,但从关键的技术环节来讲,主要依靠的是现代生物技术和西方医学理论。在青蒿素诞生这一事件上,菲薄中医药和赞颂中医药显然都不够正确。
  事实上,即便是现代西药,很多也是从植物中获得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徐正曾撰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英文药物drug的本意就是指晒干的用于治病的草。人们直接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熬水,或经过一些调配成药膏、药丸、药酒,服用治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初,世界各民族都是如此。”
  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用于疟疾治疗的奎宁,也是一种来自植物的药物。1820年,两位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奎宁,名称来自印加土语的树名, 1850年左右开始大规模使用。
  “1815年至1820年间,法国药剂师Jean Francois Deroshe 从罂粟种子中得到了那可丁,德国的药房学徒Serlurner从鸦片中得到了吗啡,开启了提取药用植物成分的先河。研究结果发表后,引起社会的轰动,成为当时研究的热点。以后又报道了从催吐药吐根中得到吐根碱,从马钱子种子中得到马钱子碱。”
  徐正的文中说:“现在人们把这些提取物叫做药物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提取物经过临床试验、商业化生产后,成为早期的现代药物,取代了原先直接使用的植物干货,传到中国就被称为西药。
  后来由于从植物中提取成本高或者产量无法满足需求,研究人员开始寻找人工合成药物。到今天,药物的开发已经可以脱离植物而“纸上谈兵”,通过改变药物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制造出新的药物。
  当然,从植物中获得药物的方法并没有被淘汰。“植物或天然产物(含动物、微生物)的活性成分的研究,作为现代药物的来源之一,至今方兴未艾。上世纪末上市的紫杉醇就是从植物中提取出来优秀的抗癌药。”
  经常撰文分析、预测诺贝尔奖的饶毅认为,另一个有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是张亭栋,他结合同行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砒霜的化学成分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治疗可以起关键作用。
  用砒霜治病不仅是传统中药的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医学人员在从民间中医得知可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这一成果曾获得葛兰素史克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诺奖能否重塑科学魅力
 
  尽管屠呦呦还没有去领回诺贝尔奖章,但几天来,中国人快要被奖章晃花了眼,连屠呦呦自己也说“铺天盖地的屠呦呦”。甚至有乌龙消息传屠呦呦故居升值到亿元,后来才解释她的故居早已被开发商买下,如今是与她毫不相干的楼盘。
  熟悉的景象在2012年莫言捧回诺贝尔奖章时就曾上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故居被前去沾喜气的参观者“挖了墙脚”。
  科学诺贝尔奖至今是学术界最为权威的奖项,这一次花落中国,在中国科学界激起千层浪。多年来,中国科学界被批评缺少原创、跟在西方人屁股后做研究,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中国人也有能力原创,但要得到这样的成果,需要长期的投入和坚持。
  当很多人热衷争议时,屠呦呦关心的是诺奖可以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正面影响。她在发言中说:“一直到现在,(青蒿素)抗疟的机理也并没有弄清楚……一个新药只有将机理搞清楚了,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我也还在做一些工作。”她一再强调要借获得诺奖的契机,建立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科学的制度和环境。
  同样身处东方,日本人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是常客,获得诺贝尔奖人数仅次于英美排列第三,近几年日本的科学家在科学诺贝尔奖项中连续获奖。有分析认为,教育水平、科研体制和社会文化,都是日本得以成为诺奖大户的原因。
  中国的全民科学热潮出现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是由官方宣传制造一种热烈氛围。此后,科学被视为孤僻怪人才会热爱的东西,环境和制度也难以给科学研究以最好的保障。如果诺贝尔奖牌的到来,可以让中国公众重新认识科学的魅力,那么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对青蒿素研究者的奖励。
  
链接: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裔,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国华裔,199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美国华裔,20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岁。
   
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金山县,英美籍华人,2009年获诺贝尔物理奖,时年76岁。
   
莫言:1955年生于山东,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57岁。
 
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 
  Maria Goeppert Mayer 1963年
  获奖理由:“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Marie Curie 1903年
  获奖理由:“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 
  Ada E. Yonath 2009年
  获奖理由:“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 
  Dorothy Crowfoot Hodgkin 1964年
  获奖理由:“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了一些重要生化物质的结构” 
  Irene Joliot-Curie 1935年
  获奖理由:“合成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Marie Curie 1911年
  获奖理由:“发现了镭和钋元素,提纯镭并研究了这种引人注目的元素的性质及其化合物”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 2015年
  获奖理由:发现治疗疟疾的新疗法——青蒿素 
  May-Britt Moser 2014年
  获奖理由:“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 
  Elizabeth H. Blackburn & Carol W. Greider 2009年
  获奖理由:“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 
  Francoise Barre-Sinoussi 2008年
  获奖理由:“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艾滋病病毒)” 
  Linda B. Buck 2004年
  获奖理由:发现嗅觉受体和嗅觉系统的组织方式” 
  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 1995年
  获奖理由:“发现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遗传调控机理” 
  Gertrude B. Elion 1988年
  获奖理由:“发现药物治疗的重要原理” 
  Rita Levi-Montalcini 1986年
  获奖理由:“发现生长因子” 
  Barbara McClintock 1983年
  获奖理由:“发现可移动的遗传元素” 
  Rosalyn Yalow 1977年
  获奖理由:“开发肽类激素的放射免疫分析法” 
  Gerty Theresa Cori 1947年
  获奖理由:“发现糖原的催化转化原因”
  
植物青蒿和青蒿素不是一回事
   
  中国古代药物典籍上记载的青蒿、黄花蒿,在植物学上其实都是黄花蒿,青蒿素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
  植物学所指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虽然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的近亲,但描述与古本草书上的“青蒿”不符,且不含青蒿素,并无抗疟作用。(根据植物分类学博士ArtemisiaLiu文章《青蒿素、青蒿、黄花蒿,究竟什么关系?》整理)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