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科技创新路上的巾帼清流

日期:2019-05-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 获奖的10位女科学家,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但无一不是美丽、优雅、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科技巾帼,可谓是道阻且长的科学创新之路上的一股清流。
作者|周 洁

  多少人说起女性科学家,脑海里浮现出的刻板印象里,是戴着啤酒瓶底那么厚的眼镜,一身白大褂,表情呆板、沉默寡言的学究?

  不过,在近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及欧莱雅中国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上,记者惊喜地发现,获奖的10位女科学家,虽然来自不同领域,但无一不是美丽、优雅、充满活力的新时代科技巾帼,可谓是道阻且长的科学创新之路上的一股清流。

  据悉,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经过严格的评审,共从116个单位提名的224位有效候选人中甄选出10位获奖人,涉及医学、生物学、地球科学、航天科学等多个学科,入选比率达22:1,其中近一半都是“80后”,最年轻的科学家只有35岁。而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守住初心,贵在坚持。


兴趣第一,坚持第二


  时至今日,不少女性走上科学这条道路之前,性别都是一个必须跨越的台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报告:面向2030年》指出,当前科研领域仍以男性为主,女性只占全球科研人员总数的28.4%。她们在获取科研经费或在争取研究机构内重要职位时往往处于劣势。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中国,男女平等的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然而,直到2017年,中国科学院中女性的比例也只占到6%。

  “女性更适合学习文科”“女性做科研后劲儿不足”。在采访中,不少获奖的女科学家并不赞同这种观点。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的免疫功能检测分析平台主任、研究员马瑜婷是此次获奖女科学家中年级最小的一位,同时,她也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5 年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她的研究以“应激”为突破口,从理论上系统性探索了肿瘤治疗过程中细胞应激、精神应激对抗肿瘤免疫的调控机制,开辟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她告诉记者,其实在她的实验室里看,女研究生可能比男生更多,“女研究生她们有一些特殊的优势,比如工作的时候对现象的观察更加仔细、更加细致。在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特别是一些实验过程当中,她可能更有耐心、更容易发现一些趋势,我觉得这是女性独有的优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牛书丽也认同这种看法,作为长期从事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的专家,她在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建立了“红原高寒草甸定位研究站”,“野外的生态研究考察是很艰难,但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讲,有新的发现才是最刺激的,所以我本人是很享受这种工作,而且我觉得女同志的毅力比男同志更好,在野外的环境中,在专业上,尤其是艰苦的专业上,男女没有什么差异”。

  在青藏高原上,牛书丽已经建立了5个实验平台,率先提出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基质调控假说和研究思路,构建了氮循环模型的评估体系,解决了氮循环过程难以准确模拟的理论难题。

  “所有科学家都应该具备的素质,第一个是兴趣,第二个是要坚持,努力是必须的,干各行都要努力,还要坚持,能够坚持下去。” 推动不对称催化领域发展的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小华认为,科研不分男女,但兴趣最重要,“当你感兴趣做的时候,你会觉得每一点的进步,哪怕是失败你都会觉得非常开心”。


女性渐成科研重要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之年。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科技工作者8100万人,其中女性占科技人才资源总数的40%左右,数量和比例均位居世界前列。作为唯一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科技奖项,“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初衷正是为了优化女性工作者的成长环境,“以榜样的力量激励青年女性投身科学”。

  自2004 年设立以来,已经有134名优秀女性科技工作者获奖,其中包括张弥漫教授、陈化兰教授、谢毅教授、任咏华教授、叶玉如教授、李方华教授等,她们不仅对青年女性科研工作者产生了积极作用,更推动了社会公众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观念改变。

  在颁奖典礼上,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黄晓薇称赞获奖青年女科学家是广大女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她希望广大女科技工作者向她们学习,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立足岗位,建功新时代。

  作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的联合发起方,欧莱雅中国的新一任首席执行官费博瑞先生表示,世界需要科学,科学也需要女性科学家。“在中国新时代的环境下,女性社会认可度的提升对于推进社会包容性发展有着独特作用,而科研女性的专业地位和多面角色在这其中尤为重要。欧莱雅深感荣幸,能够与各方合作伙伴携手并肩,共同努力,通过奖项为青年女性科技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助力她们在更大舞台上绽放光彩,为中国建成科技强国贡献巾帼创新力量。”

  据悉,此次颁奖典礼上还有5位年轻的博士和博士后入选2018年度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发现和培养处于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阶段、从事基础科学或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女科技工作者。目前已开展了4届,共有19位女性博士或博士后获此计划支持。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