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灵魂工程师”跌下神坛:怎样挽救师德缺失?
“Oh! Captain! My Captain!”电影《死亡诗社》的尾声,少年们一边发出呐喊,一边站上各自的课桌,以此声援自己老师的画面令无数影迷动容。这部影史经典有另一个译名——《春风化雨》。电影中那位充满理想主义,让学生在山洞里击节而歌的老师基汀,教学方式宛若春风化雨,滋润了每一位学生。
很多人看过这部电影后,总会想起身边的良师。一直以来,教师都享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好老师的存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谓不重要。然而,现实正以残酷的一面刷新人们对“人民教师”的美好印象。近日,陕西一位初中女生被班主任长期辱骂的录音曝光,其言语令人震惊!关于“灵魂工程师”,我们也不禁发出“灵魂拷问”:师德频频失位,究竟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
为什么教师越来越不受尊敬?
“下学期你不要来了,你要来了,我把你捏死在教室里!”“你贱不贱,你自己丢不丢人,你像个死人一样坐在教室里!”一段段充斥侮辱性言语的录音,揭露的是过去半年间陕西商洛的初中女生婷婷在学校的艰难时光。很难相信说出上述这些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婷婷的班主任王老师。除了自己长期辱骂婷婷,这位王老师甚至煽动班级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在一段录音中,一位男子问道:“咱班同学谁贱?谁贱?”几秒钟后,传来众人高呼“婷婷”的声音。
事件主角婷婷,今年不过13岁。据她介绍,半年前母亲让自己转入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就读。当初,母亲觉得这所学校教学质量好,班主任又是当地的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一切都朝着美好的方向进展。没想到,这却成为婷婷噩梦的开端。由于入学后成绩不理想,达不到要求,婷婷便遭到班主任王老师频繁辱骂。眼见家长向学校反映无果,婷婷便偷偷用手机录下了每次自己被辱骂的对话。其数量之多,言语之恶毒,实在让人无法将这位班主任与“优秀教师”的名号联系起来。
虽然事后当地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处理迅速,将班主任撤职,并令其和学校领导一同登门道歉。但是,并不等于此事已画上句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惩戒权”尺度的问题,而是彻头彻尾由教师参与的“校园欺凌”事件。令人难过的是,其非但不是个案,反而类似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在各地发生:今年7月16日,河北邢台一名小学教师被曝出以不锈钢管体罚学生,经常将学生殴打出血;6月9日,贵阳一国际学校女生遭男老师猥亵,该老师2006年就曾因性侵而入狱。此类恶性事件,在今天已经层出不穷。
一方面,随着信息传播渠道愈发多样,加上公众对于失德教师的“零容忍”,让越来越多教师团队中的败类一经曝出,便迅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教师这一职业带来的光环相较过去,正在发生褪色。
教师为何越来越不受尊敬?上述所提及的那些极端案例里,名义上算作“教师”的人,道德品质却令人唾弃,其恶行完全与教师身份不符。这是小部分教师在师德上的严重缺失,更是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不到位。我国《教师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一个性侵案的罪犯,换一个地方就可继续当教师,这说明《教师法》在一些地方并未得到严格执行。除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状况不容乐观,教师行业内部对于师德的考核也很难量化、具体化,这让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一所学校要招新老师,学识与教学能力这些应聘条件,在面试笔试的环节不难看出,但是师德没有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的话,真的很难去评定。”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一位历史教师对《新民周刊》记者说道。“人们常说,‘日久见人心’,对于刚进入学校的新老师也是这道理。”
此外,教育本身日益“商品化”,令人民教师在教学上的权威性大打折扣。“以前教师在人们心中是神圣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学习主要依赖学校里的老师,可以说这里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现在社会环境完全不一样了,对中小学生和他们家长而言,学校里没学到位,还可以去校外的培训机构花钱补习。除了可以课外补习,家长逐渐对学校的师资也有更多要求。总的来说,从学生到家长,对于选择学校与老师,眼光变得更加挑剔。这无疑对于我们学校里老师的教学是有影响的。”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科研室副主任曾德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上海市向明中学副校长冯忻深以为然。“现在我们有老师反映,放学后都不敢看家长群,有些学生家长会向孩子的老师提出各种问题,要求可严了!”
辱骂、殴打与性侵,当这些事件背后的施暴者是教师,无疑构成对这一群体所具有的核心价值的一次次的冲击。而当整个社会环境愈发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教育行业也难免被波及。内外部的各种压力与问题,让老师们面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师德比教学能力更重要
发生在教师行当中耸人听闻的事件越多,关于师德的讨论就显得愈发刻不容缓。事实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道德失位的可能。但为何教师相关的道德事件如此引人注目和愤慨?“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早在战国时期,荀子便将教师与“正确理解礼仪道德”的品质联系在一起。长期以来,人们出于对教师这个特殊行业的尊敬,形成了对教师道德的高标准、高期盼。“拥有良好品德,能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是成为老师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长期致力于道德伦理研究的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对《新民周刊》记者说道。
2018年7月,河南栾川的“20年后男子掌掴老师”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前不久,该案件宣判,打老师的男子被判入狱一年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周中之教授也由此案件,提出他对于“师德”的理解:“作为曾经的学生,20年后还对老师如此记恨,当老师的自己也要反思,自己当年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是有多差。师德的养成,就从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开始,可能这种关系具体可以多样化,但决不会是敌对关系。”
师德对于教师而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特质。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不论是大学教授,还是中学领导与基层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承认,师德比教学能力更可贵。“我们现在每年招收新老师,首先看师德,其次再看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业务水平的话,我们一看老师带的班级考试成绩便很清楚。如果你一开始带班的成绩不理想,我们会觉得问题不大。在我们一大批有经验的师资力量帮助下,这个是很快就能提高的。师德不一样,这关乎个人的品行,是很难改变的。”冯忻对记者说,“这几年我们招的年轻老师很多,外界觉得年轻人由于从业经验比较少,可能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很妥善地处理。但是根据我们每次‘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结果看,我校年轻教师在这一块上完全没有问题,能够迅速与学生打成一片。这说明,我们的年轻教师的师德,已经得到学生认可。”对此,曾德琨也提出了作为教师的“上限”与“下限”:学历学位与教学能力是成为好教师的“下限”,而真正决定一名好教师的关键在于师德。
师德关乎老师约束学生的尺度与方法,更体现在老师与学生的日常相处的点点滴滴。“这道题我刚说过,你怎么还不会呢?”这句话很多人在学校求学时都听过,而在曾德琨看来,这句很多老师的“口头禅”,实则是体现一位教师情商与师德的典型。“有些年轻教师自身学历很高,读书时也一直是学霸,所以自己刚开始当老师,碰到有些题目讲过了但学生还不会的情况,就难免对学生有这种想法。这句话其实很伤人的,除非跟学生比较熟,私下开玩笑可以说,不然在公共场合还是尽可能避免这样的表达。这一点在我们每年对新老师的师德培训中都被用作案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因此像这样在人际交往中的技巧显得必不可少。
如何挽救师德缺失?
在被记者问到就老师个人而言该如何构建良好师德时,周中之教授表示:“作为老师,首先要在教学实践与生活中把尊重与爱护学生摆在第一位;二是要主动参与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现在校园欺凌愈发普遍,很多老师非但不能以身作则,反而以暴力对待学生,这不仅助长了这一现象,更不利于师德的建设;三是要不断学习情绪管理,尤其是刚入行的年轻人,要慢慢培养与这份工作相适应的性格。”从教数十年,作为上海名师的周中之表示,小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到毕业后在上海买房,学生都曾寻求过自己的帮助。
向明中学作为沪上百年老校,如今在师德建设与评价方面已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根据冯忻介绍,早在2012年,该校就创建了“丁凌劳模工作室”,而在去年又成立了“青年教师德育研究会”。这二者都是由本校教师团队组成,面向全体教师,平时会定期组织活动,或是去外校交流师德建设经验,或是内部分享师德建设的案例。对于每年进校的新教师,在常见的带教制度基础上,向明中学又实施了“双带教制度”。“很多学校会为新招的老师安排带教,一般都是一位带教老师负责一位新人,而我们是每位新老师配两个带教。如果你是语文老师,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上安排一位语文带教,此外每位新老师不论是否刚进校就做班主任,我们都会找一位班主任带教,这个就主要负责师德的培育。”冯忻向记者解释道。此外,每学期结束时,向明中学的教师还必须接受学生们的“师德考核”:从“日常谈吐”到“是否乐于帮助学生”等一系列内容,每一位教师都得接受学生打分。如果出现低分情况,就会被校领导专门约谈。“正因为师德平时很难去考察,平时校内外领导看老师上公开课,那这也是看教学。师德更多的是体现在和学生相处过程,所以我们让学生来评价老师的师德。”冯忻表示,工作室、“双带教制度”与“师德考核”,多年以来成为向明中学教师师德的有力保障。和向明中学类似,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每年在寒暑假时也会给学校教师布置“作业”,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师德培育经验始终是“作业”的一部分。
挽救师德,不仅需要教师与学校自律,更离不开教育系统中每个相关的环节。6月发生在贵阳的教师猥亵女学生事件,嫌疑人早在2006年身为一所学校校长时,就因类似罪行而被判7年刑期。这样一个有恶劣前科的人,居然在十几年后再度混入了教师队伍。这不仅是学校审核工作的过错,更是相关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的缺失。除此之外,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站出来保护学生,在师生相处过程中一旦学生遇到不该有的状况,要让学生有足够的勇气与渠道向他人寻求帮助。
把目光投向国外,在丹麦,各市政当局就通过设立“儿童电话热线116111”,向少儿提供校园霸凌与性侵等方面的咨询和帮助。少儿可以在专门网站上向义工进行咨询求助,也可以阅读其他儿童求助来信,对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有儿童组织还专门推出手机应用,使得社会义工可以通过视频方式长期、直接、深入地与面临困境的儿童进行交流,为他们提供支持。而在英国,除了教师师德的培训与法律约束已非常完备,法律还规定,每个学校都要有一个“安全专员”。专员负责保护孩子们的安全,其权责不受校长制约。这位安全专员需接受过详细培训,其任务包括让所有教职员工清楚哪些是虐待和忽视学生的行为,以及监督、上报教师涉嫌伤害学生的行为等。从这些案例不难看出,师德的培育与规范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净化教师队伍,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