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南京专攻“两个圈”
“六朝古都”“虎踞龙盘”“秦淮盛景”“天下文枢”……在人们的印象中,南京的城市标签有很多;而在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发展的进程中,这座城市又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使命。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南京经过研判思考,已经明确了自身发力的两大方向:做好“都市圈”,打造“科创圈”。把这“两个圈”做实做透,将是“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南京更加闪耀的致胜法宝。
“跨省都市圈”的范例
每周周一至周五早上7时至8时,如果你来到铁路马鞍山东站,会发现这个时段开往南京南站的高铁、动车几乎都是满载,有些车次提前几天就已经“一票难求”。只需十七八分钟就能从马鞍山到南京,这条线路几乎成了“跨省上班族”专列。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滁州站与南京南站之间,两地也是不到二十分钟的火车路程。南京到这两个安徽城市的时间,比它到江苏省内绝大多数其他城市的时间要短,甚至比南京市内的通勤时间都要短。马鞍山和滁州的居民到南京工作、休闲、寻医问药,已经成了“常规操作”。与此同时,跨省公交线路的开通,跨省轨道交通的兴建,南京都市圈里的安徽城市居民越来越感受到“同城化”带来的便利。
在江苏省范围内,南京都市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也有新动作。2019年7月27日,“宁淮特别合作区”在淮安盱眙揭牌。特别合作区的合作主体是南京的江北新区和淮安的盱眙县。南京市主要领导提出:特别合作区,关键在“特别”,即要形成一整套特别的制度安排。
例如:特别的运作机制,江北新区和盱眙可以考虑采取股份制方式共同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特别的管理模式,由江北新区主导经济管理和建设事务,盱眙县负责征地拆迁和社会事务,南京和淮安两市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积极支持;共同争取特别政策,如建设用地安排、基础设施建设补助以及改革试点示范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共同争取赋予合作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实现“区内事务区内办理”。
“宁淮特别合作区”借鉴了深圳和汕尾设立的深汕特别合作区的经验。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前身也是产业转移园区,此后获得地级市一级管理权限。深汕特别合作区在不改变土地行政所有权的基础上,汕尾让渡管理权,交由深圳一方全权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合作区发展面临的法制、体制等障碍,为区域协调合作发展提供了新路径。吸取前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南京在都市圈内突破行政区经济,建设“飞地”,走出了创新的一大步。
以上两个案例,是南京都市圈内城市彼此融合的缩影。除了交通网连成一体、跨城跨省产业园区不断兴建,民生服务的共享共用也在快速推进:例如,南京外国语学校、琅琊路小学等优质教育机构分别在淮安、滁州设立分校;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儿童医院等多家医院采取集团化运营、设立分院等形式与都市圈城市开展合作。在生态环境的联合保护上,各城市以对空气和水污染的联防联治为突破口,把保护江淮生态带放在工作的压倒性位置。
“共建、共享、同城化”,当下的南京都市圈,在民众的直观感觉中,区域认同感不断提高;政府和研究机构从各项数据和案例得出的判断是,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都市圈融合发展成效显著。在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陈柳教授看来,南京都市圈的制度创新确实可以成为国内跨省都市圈发展的一个范例。
南京都市圈在2001年由江苏、安徽的8个城市正式达成协议成立。18年间,组成成员出现过一些变化,目前最新的成员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常州的金坛区及溧阳市。这是一个跨江苏和安徽两个省、长江和淮河两个大河流域的都市圈,总面积约6.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500万,是苏皖两省有力推动、市场化主导形成的跨省都市圈,也是我国首个跨省都市圈。
随着2019年2月《南京都市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印发,下一步的发展目标被确定为“建设一个同城化程度较高、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国家级都市圈”。“国家级都市圈”的提法,尤其引人瞩目。这个最新的蓝图里,到2020年,都市圈各城市之间交通、产业、生态、医疗等融合都将更加紧密。
“神形合一”的挑战
尽管南京都市圈在不少方面已堪称国内区域协作发展的标杆,不过,它仍面临一些挑战。曾有学者提出,在这个都市圈里,南京与江苏城市有些“貌合神离”,而与安徽城市则是“神合貌离”。这一点,在民间的一些调侃中似乎也能得到印证:在一些人看来,比起江苏省会的属性,南京更像是“徽京”。
这种说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段时间以来的现实。陈柳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这种情况有其历史成因。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因地理位置的优势承接了上海的产业转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位于南京与苏锡常之间的扬州、镇江更希望学习苏锡常的模式,接受上海的辐射,因而与苏锡常、上海的经济互动比与南京更为活跃。“行政上听西边的话,经济上跟东边走”,这是苏南不少城市发展路径的写照。
然而,近年来,上述局面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实际上,宁镇扬同城化推进的速度并不慢。”陈柳说。目前,南京通往镇江句容、扬州的城际轨交已经或即将开工;扬州新增的公路、铁路过江通道正紧锣密鼓地建设;扬州的十五里墩收费站于今年撤销为宁扬之间又增加一条免费的通道,同时328国道仪征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全力推进,将形成扬州直达南京市区的免费、快速交通格局。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都在近几年完成后,将显著减少宁镇扬三城之间的时空距离,打下同城化的基础。医疗、养老、旅游等领域的同城化也有实质推进。
同时,原本属于苏锡常都市圈内的常州,其下辖的金坛区及其代管的县级溧阳市,也在2019年8月正式加入了南京都市圈。
另一方面,近年来安徽举全省之力发展合肥,这个省会在省内的城市首位度和能级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合肥都市圈辐射范围的扩大。马鞍山、滁州、芜湖等城市,在已经是南京都市圈成员的情况下,同时也加入了合肥都市圈;而曾一度表示出加入南京都市圈意愿的蚌埠,最终于2019年9月成为合肥都市圈的一员。合肥向其省内诸多城市展现出强大吸引力,在网友的眼中,合肥已新晋为“霸都”。
“实际上,把这个问题放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框架下考察,就比较容易理清思路了。”陈柳表示:对于长三角区域内的一个非中心城市而言,并不用纠结于加入哪个“都市圈”的“二选一”,只要合作的政策有利于共赢发展,同时成为多个都市圈的成员并无问题。而都市圈中心城市也不必拘泥于“扩大地盘”式的思维,期望某个城市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朋友圈”,还不能“一心二用”。其实,只要能促成长三角区域整体的一体化进程,优化组合的方案可以多种多样,并没有单一的标准答案。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敬东教授向《新民周刊》记者表示:除了讨论都市圈内不同省份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还应该多思考南京都市圈与合肥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以及上海都市圈之间的合作。在他看来,南京都市圈尤其应该与合肥都市圈多多联动,在保持良性竞争的同时更多开展合作。这不仅因为二者的中心城市距离近、两个都市圈的成员有重合,还因为二者都是以科教为显著特色的城市,可以在科技创新领域合力向前。
敬东说,所谓“貌合神离”,指向的是南京的省会城市首位度不高,这不仅是民间的关切,也是2018年中央巡视组向江苏反馈的关键问题。“过去我们评价城市首位度往往只看它的经济指标占据区域内的份额是多少,现在不妨做更多的考量。”他表示,经济水平当然是关键指标,但如果现在提升南京的省会城市首位度只是让GDP成为全省第一或者在全省占更多份额的话,那未免流于形式。
他认为,例如科创能力、生态文明等,这同样是首位度的表现领域。发挥南京的优势,避免与其他城市的重复竞争,这样才能确保提升南京的首位度可以带来区域整体利益的提升,而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结果。
“科创圈”的主动担当
打造长三角的“科创圈”,这是南京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不久就提出的设想,并将其列为重要工作。
设想于2019年1月提出,总体框架是:第一步,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共同打造科创共同体。具体来说,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为引领,推进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杭州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南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接下来,上述四城联合发展G60、G42、G25科创和生态经济走廊,吸纳更多创新型城市加入,构建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
成为“科创圈”的倡议和平台搭建者,南京当然可以有这样的底气。这里有高校53所,“211”“985”大学云集,“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三;在校大学生85万人,每年毕业生超过25万人,每万人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数量均居全国第二;南京有国家级独立科研机构18家,包括中科院的6个研究所。南京的科教综合实力仅次于京沪两城,稳居全国第三的位置。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中国(南京)国际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交易博览会等科创交流平台已成为品牌。
各项政策全面落地铺开后,南京的科创发展有了明显提速。数据显示:2018年,南京全年高新企业净增1282家,增长70%,总数达3126家;科技型企业数量全年新增2.4万家,增长17%,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超过34万人,增长60%。南京将全市分散的83个科技园区整合成15个高新园区,按照国家级高新区标准建设,南京高新区排名按原统计口径提升7个位次,首次进入全国前20强。
发挥新型科研机构在科创中的关键作用,是南京推进科创的一大亮点。新型研发机构主要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新型法人组织。
与以往的政府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同,新型研发机构有着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例如采用人才团队持大股的模式,“拿自己钱、办自己事”,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政府制定政策,让新型研发机构不与高校院所争名夺利,将政府收益、论文成果、培养人才等反哺高校;政府用奖励机制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发挥“老母鸡”的功能,持续孵化一批创新型企业。
例如,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是一家新型研发机构,由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江北新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同合作建立,项目中,研发团队占高达70%的股份。
又如,位于江宁区的南京宁智高新材料研究院,是南京大学打造的新型研发机构,于2018年5月成立。这家聚焦于能源、环保材料的研究院至2019年初,已经孵化和引进了10家企业。其中一家是鸿科(南京)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是智能化的卡车空气悬架。
市场上生产空气悬架的商家并不鲜见,但都较低端,而该公司生产的空气悬架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将研究院开发的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行业,在空气悬架上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兼顾行驶平稳性和道路安全性。该公司的产品将汽车的胎压、轴温、耦合、载荷、刹车、灯光系统等通过传感器与互联网连接,可以实时在线检测汽车状态,防止损坏,做出及时预防措施。目前这一项目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去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达到5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3000万元。
自2018年以来,截至2019年8月,南京签约的新型研发机构已超过250家,孵化创新型企业2500多家。
促成长三角科创圈的建立,是南京建设科创名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一环。设想提出后,南京与沪杭合三地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发改和科技部门主动沟通,达成了理念上的共识。2019年6月的南京创新周期间,科创圈率先启动了长三角民间科创组织的合作对接。
下一步,南京筹备为长三角科创圈成立实体化的工作机构,并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共建该平台。南京设想在长三角各类创新平台中选择一个有条件的平台,进行三省一市平台一体化建设改革试点;同时引导长三角区域内各高新园区根据创新和产业需求结成伙伴关系,开展合作。另外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四城的政府层面尽快达成长三角科创圈的建设框架协议。
当下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参与国际竞争,不但是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也逐渐成为国家政策的引导方向。敬东认为,南京提出长三角科创圈的设想,并且从联合上海与三个省会做起,符合其自身定位,体现了城市的担当。
“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是当下南京的城市发展愿景。陈柳表示,“美丽古都”的建设,是对南京城市历史、城市风格的回应,也是对绿色发展模式的回应,能提升城市的美誉度、知名度。但这个愿景并不是只限于文旅方面。“美丽古都”的关键效用是带来营商环境的提升,让南京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成为集聚创新资源“强磁场”的创新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