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医学毕业生请回答: 我能为时代做些什么?

日期:2020-07-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思考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医?思考你走过的这些年是否足够值得?思考你经历的失败与教训有没有让你变得更好?
作者|黄 祺


  2020特殊毕业季,对于医学毕业生来说更加特殊。经历了疫情的洗礼,社会给予医学毕业生们更高的期待。

  7月4日上午9点,上海交大医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同时在15个分会场启动,1976名即将正式成为白衣天使的毕业生虽然分散在15家附属医院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但他们共同宣誓的《医学生毕业誓言》是同一篇,他们在毕业典礼上的话题是同一个——医学毕业生能为时代做些什么。

  上海交大医学院党委书记范先群在瑞金医院毕业典礼现场为毕业生拨穗。他说,疫情将给医学教育带来很多改变,上海交大医学院将更加重视医防结合人才、公共卫生人才、应急医学人才的培养。他勉励医学毕业生能够牢记医学誓言,为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努力奋斗,努力成长为勇于担当的“中国脊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被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为“强叔”。过去的9年,每一届交大医学院毕业生都期待着毕业典礼上聆听“强叔”铿锵有力的毕业致辞。今年取消了集中的毕业典礼,但陈国强院士还是在7月4日晚校园里举行的毕业晚会上,以《未来是你们的主场,澎湃吧!》为题补上了一年一度的毕业“交心”。

  新冠肺炎疫情考验面前,上海交大医学院系统附属医院先后组建8批569名医护人员逆行支援武汉,另有182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还有更多的人员坚守在医教研管第一线,彰显了医学院雄厚的学科实力和精湛的医疗技术、科研水平。


毕业时,谈一谈科学精神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全球新冠肺炎数据实时统计系统……”全世界的媒体在播报各国新冠肺炎疫情数据时,都会引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数据,作为拥有世界顶尖医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的大学,它的数据意味着权威和真实。

  追溯历史,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与传染病疫情有特殊的关联。

  今年4月,由复旦大学已故科学家钟扬翻译的《大流感》再版引起关注。书中详细回顾了起始于1918年的世纪大流感,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在这场流感的研究和防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时,医疗专家进入最早发生疫情的美国达德文斯军营,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威廉·韦尔奇经过调查后判断,引起大量病人迅速死亡的疾病是一种新型传染病。他在德文斯军营内打了三个电话,第一个电话请一位顶级病理学家来解剖尸体,发现疾病线索;第二个电话打给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专家埃弗里,他一直在研究肺炎;第三个电话打给军医署,报告这种疾病会迅速传播到各个军营。

  尽管威廉·韦尔奇没有掌握太多客观的科学依据,但他的第一判断显然是正确而且至关重要的。此后大流感迅速波及全世界,影响长达3年,造成全球当时不到20亿人口中30%的人感染。大流感共造成至少2500万人死亡,也有人估计死亡人数达到5000万。

  医学专家在百年前的这场大流感中也许并没有发挥一挽狂澜的作用,但威廉·韦尔奇等人的判断和提出的防控策略,还是推进了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经过多年研究,瘟疫的原因是流感病毒这一结论最终被查明,对流感的预防和控制从此开启,这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重要的进步。

  医学的进步可以说是人类理性进步的标尺。医学毕业生们的信仰与技能,最终决定了社会中被称为“脊梁”的那群人,持有怎样的信仰与技能。

  陈国强院士在毕业致辞中说:隔屏相望,无语凝噎,这是一次在“告别”中的告别,在“不见”中的再见——你们这一代,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独特的毕业礼;你们这些准医生,就要扛起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抗疫重任。

  他说:“我们期盼并坚信,你们将如负重前行的前辈,坚定不移弘扬科学精神,探究生命健康本源。新冠袭来,天降大任,抵御狡猾的疫病,唯一的依靠是科学精神,即求真的认识观,求善的价值观,求美的艺术观的有机结合。”

  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院士在毕业典礼上也与毕业生谈起了他对科学精神理解。“我们应该相信科学的力量,即便是科学不能帮我们解决所有问题解答我们所有疑惑时。人类与病毒、与瘟疫、与疾病的博弈中,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决定的力量一定是科学,而这也促进了医学从萌芽到成熟,不断发展和完善……科学的方法在不断进步,但科学的精神永远不变,那就是在批判和质疑中追求科学的真谛;在实践和实证中获得科学的灵感;在定量和定性分析中建立科学的方法;在独立和包容中扩展科学的内涵;在孤独和献身中坚持科学的精神;在欣喜和静谧中享受科学的快乐。”

  两位院士不约而同谈起“科学精神”,是他们在疫情中的思考,也是他们对学生最高的期待。在医学这个最讲求科学精神、循证研究的领域如果都不能做到对理性的坚守,那么整个社会恐怕就要失去平衡走向野蛮。


医学后浪,经受住了疫情考验


  “在毕业这个特殊的时间段,希望你们不要放弃思考,而是更要静下心来,认真地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思考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学医,思考你走过的这些年是否足够值得,思考你经历的失败与教训有没有让你变得更好。再次思考这一切是为了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为了你今天的无憾,更为了你明天的无畏!”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毕业典礼上,院长孙锟的致辞更像是家长与孩子的一次促膝谈心,他说:做医生,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追求的是钱,而是为了荣誉而战。

  不久前,新华医院实习生、23岁的广西女孩唐玮鲜路遇昏厥老人,她果断上前急救。这个过程被路人拍下来,镜头中唐玮鲜一边流泪,一边对老人进行胸外按压,口对口人工呼吸。警方提供的记录仪画面显示,急救进行了约15分钟,直到老人被抬上救护车。老人被送走,紧张、慌乱、担心的情绪突然涌上心头,唐玮鲜坐在路边大哭。

  孙锟院长向毕业生们讲起这个故事,他说:“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小唐同学,而换做我们在座的任何一位,我们是否会有和小唐一样的救人举动。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相信,会,一定会!”

  “岁月静好”时,年轻人的责任担当可能深埋于心难以被激发,新冠肺炎疫情这场考试,考出了95后甚至00后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毕业典礼前一天,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援鄂医疗队中的20名队员在上海市第六批援鄂医疗队总领队、瑞金医院副院长胡伟国的带领下,为医学生补上“最后一课”——手把手传授毕业生们抗疫级别的防护措施。胡伟国副院长曾在武汉通过视频为医学生上开学第一课,当时他承诺,将为学生们补上传染病疫情防控这一课。

  医学生任安然在瑞金医院肾脏内科护士王蕾的指导下,穿上了由12件“装备”组成的防护服。任安然说穿上防护服第一感觉是头疼,接着是听力下降,没过几分钟就感到闷热。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每天关注新闻,看到自己医院里带教的老师奔赴武汉,心中燃起想要与他们并肩战斗的激情。瑞金医院援鄂医疗队年龄最小的护士只有23岁,比任安然仅仅大1岁。

  胡伟国副院长说,援鄂医疗队不仅在武汉救治患者,同时也为医学生做出了榜样。武汉的病房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怀、照顾,患者对医护人员的配合、感恩——医患之间的信任和并肩作战,将深远地影响医学生们对职业的理解。

  疫情中,年轻的医疗工作者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作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战斗的“五大天团”之一,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教授团队是全市坚守时间最长的“战疫天团”。皋源作为交大医学院2020年毕业典礼仁济分会场的教师代表发言。他说:“在工作中,一个深刻的感受是我们的年轻人是非常优秀的,接受能力强,新的技术掌握快。我也很有信心,同学们一定能凭借当代年轻人有活力、有担当的品格,不断超越我们。希望大家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在关键时刻经受得起考验。”


医生不能忘记“人”


  现代医疗技术向精深发展,但“人”永远是医学的主题,如果没有听诊器上医生事先用手焐热的温度,那么医学就背离了它的初衷。

  陈国强院士的致辞中说:“作为医者,唯有大爱,才能让医学充满有温度的力量。伟大的医者,不屑于奉承与歌颂,不排斥批评和质疑。医学充满不确定性,我们并非全知全能。但是在帮助病人赶走疾病折磨之际,往往一句有温度的话、一个细小暖心的举动,都会成为病人救命的那根稻草。诊断书上生硬、冰冷的解析之外,良言一句三冬暖,能燃起他们在生命低谷的希望。护佑生命,需要温度和情怀,越是物化的医学越要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这就是‘心中有爱’。”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上海第九人民医院临床医学院毕业典礼上,院长吴皓以《百年九院梦 砥砺谱华章——致乘风破浪的你们》为题作院长寄语。他谈的主题也是医学与人文的关系。

  吴皓院长谈到:医学的发展从神灵主义走向生物模式,更高境界的医学应该是“人的医学”。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因此医学的本质是人学。

  “当代医学如果不借助科学技术的方法和手段,就不能得到最快速最有效的发展,但无论医疗技术如何发展,它也仅仅是手段和方法,而非目的,我们的终极目的是治病救人、促进健康、增进幸福,正如生命伦理学家佩里格里诺教授所言:医学是最人文的科学,最经验的艺术,并且是最科学的人文。”

  新冠疫情中医患关系的融洽,可能是人们多年未见。医患本就应该是“战友”,经历疫情后,医学毕业生们看到了最纯粹的医患关系。正如吴皓院长所说,“关怀,其实很简单,有时就是对病患的一个细节,对同事的一个微笑;关怀,也很困难,因为最难的永远不是技术,而是人文”。

  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会场,郑兴东院长用一篇《毕业赋》鼓励同学们“踔厉奋发,敦笃力行”。他对162名毕业生说:未来是美好的,但是社会是复杂的、现实是骨感的。今天你们初出茅庐,要从象牙塔走入社会,将会面对更为复杂的现实、将会遇到更多严峻的挑战,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一定程度上挑战着人文关怀与医学伦理,也会带来更加激烈的竞争压力,物欲至上、网红至上的思潮侵蚀着年青一代的人生理想,少数人对医生和医学的误解加深了医患关系鸿沟。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毕业典礼上,院长殷善开向即将成为医生的毕业生嘱咐:“希望同学们在挑灯夜读学习书本知识、穿上手术衣苦练临床技能的同时,也要内心满怀温情,双手保持温度。”

  医学前辈们不约而同地将医学的人文精神作为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这是他们几十年从业经历的感悟,也是作为师长对学生的殷切期待。

  陈国强院士说:我深深地期待,大家继续把自己铸造成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交大医学人。那束“光”使你拥有看不见、摸不着却不可忽视的独立人格力量,照耀自己,更以凝心聚力的吸引力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照耀且温暖他人。你们的光芒如海,这个社会也会阳光普照,温暖病弱;你们的灵魂凛然不堕,我们的国魂也会昂扬向上,砥砺公平正义,成就中国梦想。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