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传统交通管理模式
年轻人很难想象,这是上世纪90年代浦东南路路口的一个日常执勤画面——一个年轻小伙站在路口中央的三尺岗台上,配合信号灯变化,有规律地挥动手臂,指挥来往的客车、货车、公交车;时不时还拿起胸前的口哨,连续吹鸣,警示闯红灯的汽车人。
“那时的交通秩序比较混乱,路口只有单一的信号灯,人车矛盾也突出,疏解交通只能靠肉眼观察,人工调节。”有着26年警龄的交通民警赵文越回忆,当时他与同岗民警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挥手势,对于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主要仰仗口头教育,耐心沟通。
三十年过去了,11月18日,上海成功“捧杯”2020世界智慧城市奖项,智慧交通,无疑成为其中一个闪亮的加分项。
自2016年推进交通大整治以来,上海道路交通秩序、道路通行效率得到很大提升,已经走出了“全国十大拥堵城市”的行列。和赵文越一样的交警们,虽然岗位调动过多次,负责了新片区的道理交通管理,但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驻守路口,更不用费劲去想“指挥手势”了。
这得益于智能信号灯、大数据交通研判平台等先进科技,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全市机动车总量已超600万辆,市民出行需求持续增长,而道路总里程难有大幅增长,道路资源供需矛盾日渐加剧,以人力管理、粗放式管理为主的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已经开始难以为继。
一张大屏的堵点治理
城市道路空间是有限的,在相同时间和空间内,提高车辆通行率,是排堵保畅的关键所在。
据上海市道运局介绍,目前上海全市人员出行量仍将保持年均20万-30万次/日的增幅,小客车的增幅仍将维持在40万-45万辆。而中心城快速路拥堵方面,快速路交通已基本形成早、午、晚三个高峰时段。拥堵区域方面,2019年,68个地面道路区域中,有部分区域工作日平均拥堵指数达到50以上,工作日平均累计拥堵时间在1.4-3.7小时之间。
可见交通需求规模与道路交通设施容量的矛盾日益突显。处于内环内圈宛平南路下匝道,一直是有名的“堵点”。“以往开车到这里,下匝道要排队,下到地面后要等4个红绿灯才能小转弯通过。”一位车主说,主要“病因”是地面缺少右转车辅道,匝道以及地面右转车流量较大,存在严重交织。
作为承担城市不少于30%交通量的快速路,交警部门的做法是,对路口行人等区域的监控分析,依据客流情况对信号灯进行调整,减少右转车的干扰,为下匝道车流“舒筋活血”。相比宛平南路的解决方案,2018年11月,浦东公安交警支队一大队启用的“五隧一桥”交通状态研判系统,承担了更多的角色。
在陆家嘴人民路隧道浦东往浦西方向进口处,一辆白色小轿车竟在隧道口倒车撞上隔离墩。正在事发地附近巡逻的民警接到研判系统发出的指令赶到现场,道路秩序很快恢复。这全靠后台的“一张大屏”,浦东交警支队一大队综合指挥室,硕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各重点路口画面,隧道流量、路段饱和度、停车位实时数量等数据尽数掌握。
从屏幕上看,延安东路隧道当天进入浦东车流量与历史数据持平,交警可据此优化调整晚高峰岗位。而以往车主驾车进市区,往往要兜几圈才能找到车位的尴尬,只需管理者动动鼠标,与小陆家嘴停车诱导系统互联互通,实时掌握公共停车泊位情况,即可剔除“无效”流量。
如何将智慧科技与人力资源优化组合,是破解传统模式的关键。实际上,上海交通大整治的最初两年,杨浦交警组建了一支七人队伍,主要解决交通管理中的困难和短板。他们当中,从警都没超过3年,平均年龄仅28岁,但都经历过一线执法的淬炼。
一开始,杨浦交警通过数据统计发现一个普遍现象:每逢“午间就餐”“交接班”“晚间就餐”的“时间差”时段,马路上执勤的交警会减少,管理上相对薄弱。杨浦交警青年突击队凭借反应快、拼劲足、灵活机动的集中优势,针对这一顽疾进行“叠加式”滚动执法。
拥堵程度减缓了,拥堵时间短了,但耗费的人力成本很大。杨浦交警支队决定将“天眼”+“鹰眼”车载电子警察系统试点放在杨浦交警青年突击队。针对军工路附近海安路桥的违法超限车辆,采取“视频+实兵”的方式,通过分析行车轨迹,提前巡逻布控、伏击守候,变被动为主动。
大数据给杨浦交警青年突击队插上翅膀。以往交通管理中的顽疾,借助“智慧大脑”也有了新法子。比如,克隆车由于其隐蔽性强、机动性高,民警在街面巡查时,很难识别发现。一旦遇到交通肇事行为,真正的车主维权不仅耗费精力,还浪费时间。
今年4月份,一辆克隆出租车在进入黄浦区内后,不到10分钟就被"从天而降"民警拦截查处。原来,黄浦交警支队依托区区交界处的多套感知系统,但凡有套牌、假牌车以及失格、追逃驾驶员驶入辖区内,系统便会自动发出预警。并大致判定其行进方向,最终拦截成功。
交通信号灯的三次升级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早晚高峰时段岗位数增加了10%,交通类“110”警情同比下降了26.3%,民警到场时间平均缩短20%,警情处置时间平均缩短35%,广大市民可以明显感受到街面上管交通的民警多了,交通事故接处警更快了。
智慧交通,除了在交通勤务执法方面的支持,在行人交通便利、车主行车安全上也用了心思。“上海停车”APP正式上线,覆盖全市4300多个公共停车场,89万个公共泊位;交通违法处理“窗口”也在全市100多个派出所上线,实现了就近办理交管业务。
近日,一款名为“行人过街自适应音响及按钮”的新型交通信号灯组合亮相上海浦东。信号灯由行人主导,只要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按下信号灯下的按钮,信号就会根据绿波宽带时长,在最短时间内跳转为行人过街绿灯。
浦东交警支队路设大队高级工程师王宁鸣介绍,该组信号灯主要设置于机动车行驶速度较快、行人过街流量较小的路段中间或不规则路口过街横道线处,解决行人过街需求与机动车通行冲突的问题。2005年,上海在部分道路进行试点按钮式行人过街信号灯。但是由于旧式按钮体验感不佳,损坏率高,路口密度不同,在浦东机房使用率低,所以被逐步淘汰。
相较旧式按钮,信号灯从视觉上,LED光带与“请等候”字样的显示灯会亮起,避免重复按压;触觉上,按钮触发压力设置为30克,更轻松易触;按钮箱侧方专门添加了浮雕触觉地图,帮助视障人士了解马路方向、路面宽度、车道类型等信息。
“以前开会讲究派出多少警力,现在讲究上了多少科技手段。”王宁鸣说,1993年参加工作时,浦东信号灯控制的路口只有74个,现在全区有3644个,2个民警辅助2个工作人员就可以覆盖全区所有交通要塞的信号灯了。
对于老司机来说,高速行车时,最担心雨雪湿滑路面和高速团雾等恶劣天气。特别是团雾,一旦前方视线受阻,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为此,上海市首套行车安全智能保障系统率先在S32申嘉湖高速公路试点运行,据介绍,该系统,通过两侧黄灯同步闪烁,为在途车辆清晰标示道路的边界和走向,在能见度很低或强降雨天气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防撞预警工作模式。
当车辆通过时,黄灯会自动切换为红灯,并保持3-4组点亮红灯构成的60-80米红色警示灯带尾随车辆前进,提示后方车辆降速、控距在红色灯光警示区外,谨防追尾。除此之外,当区间发生事故时,指挥中心可一键启动事故模式。全线红色灯高频率高亮度同步闪烁警示,避免后方车辆贸然进入事故区段,减少二次事故的发生。
临港仅20多位城管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智慧公安”建设只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全市各区都在探索通过智能化的方式治理城市,一张不断延伸扩容的智慧网络,正在将“触角”伸向城市的各种细微之处。
城市管理者不再是从简单的技术层面把数据和算力赋能到城市管理当中,而是越来越像数据艺术家一样开始学会运用数据,这让我们可能身处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城市。目前,社区治理中的急难愁,仍是市民投诉的热点,包括违法建筑、占绿毁绿、群租、居改非等。今年1月至8月,城管部门已接相关诉求总计达40000多件,占总投诉量的48%。
在闵行区梅陇镇城运中心,智能安防系统对小区多次出入的“陌生面孔”启动排查比对,疑似群租客报警234次,出入频次过高报警16次。部分打着“合租”名义的群租点位,认定存在困难,城管执法人员运用单兵执法仪同时传回现场情况,固定证据。
在浦东新区龙阳路1211弄的人行道,共享单车违法占据人行道。也可通过浦东“城市大脑”的热力图、蓝牙嗅探、治理巡逻等高科技,实时抓拍的照片显示了乱停放的场景。工作人员马上“下单”。半小时后反馈来了:企业清理完成,违停共享单车全部搬离。
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介绍说,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临港显得“地广人稀”。315平方公里,只有20多位城管,临港却承载了上海新兴的人工智能产业,还有天文台、滴水湖、海洋世界等旅游热门景点,城市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
去年10月,临港主城区就完成了云调度无人机自动巡查管理城市。5分钟出勤、日飞行里程到达100公里以上,智能窨井盖破损遗失会快速报警到城区12345平台;建筑工地周边的垃圾污染监测,可以精确到形状、大小;全区一张图数字模型可推演出未来旅游趋势变化等。
目前,临港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城市管理的经验,已经写进了上海市 AI 赋能社区五年行动计划。(记者 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