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奶爸”和上海弄堂里的“自行车厨房”
来自波士顿的David长着一张标准的混血面孔,说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父亲是中国香港人,母亲是美国人,而他自己又娶了一位广东太太。这个多元家庭可谓语言丰富,David和父亲说英语,他和太太之间讲普通话,他太太和他父亲说广东话,两个女儿在这些语言之间任意切换。
语言的优势注定他将成为世界居民。2018年,David和家人搬来上海,在一条弄堂里安了家。
“我很爱上海的氛围”
来上海不久,David就发现这里的老外与其他城市的不太一样。之前他在西安待了2年,那里的老外要么当老师要么做研究,对本地语言颇有兴趣,中文都说得不错。而上海的老外很少会说中文;其次,文化也不一样。他曾在北京待过7年,发现很多老外喜欢音乐、崇尚艺术。“上海是座蛮快的城市,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很快把这个事情做出来。或者说,很快就会有市场和别人的反馈,我觉得这个挺好。”上海人很愿意去体验新生事物,也很支持创造性人才。“像我这样想创造的人很容易找到共鸣,可以不断试新,试了才知道会不会成功,我很爱上海的氛围。”
上图:住在上海弄堂里的David一家。
因为人类学专业、麻省理工城市规划专业以及MBA双料研究生的教育背景,David在上海一家国际知名咨询公司任职并担任管理,工作繁忙。三年后他决定辞职创业,一方面是为了换个状态,自己动手才会带来启发、激发创造;另一方面,作为名副其实的“奶爸”,他不想错过孩子的成长,想给她们一个更好的未来。他给大女儿取名为Brook(小溪),小女儿取名Breeze(微风),希望她们“像小溪一样清澈,像小风一样自由”。
弄堂里诞生的“自行车厨房”
穿过梧桐密布的愚园路,拐进一条长长的弄堂,走过一家小小的“故事商店”,那栋1925年建造的老房子底楼,就是David的“自行车厨房”。厨房里有一道特色菜,叫做“竹子自行车”。
用竹子做自行车?面对无数次的好奇和担忧,“大厨”David总是报以自信的微笑:“竹子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脆弱。相反它很结实,抗拉强度与钢一样大;又因为它是个植物,上面布满细胞,可以吸收微震,增加舒适度;竹子还环保,且生长迅速,在中国随处可见,当它作为车架完成自身生命周期后,仍能被改造成别的产品实现新的生命。”他希望用这种中国人熟悉的材料“创造一点多元的交通文化”。
称“自行车厨房”,而不是“自行车商店”或者“工作室”,是想去除机械的冰冷感,让自行车更贴近生活。任何人走进来,感受到明亮清新的布置,看到墙上井然有序的零件和工具,就会产生兴趣,像使用灶具、调料那样,亲手“烹制”一款属于自己的自行车。
David的家就住在附近,邻里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看见隔壁阿姨天天抱着狗狗,买菜也舍不得放下,他用篾篓子替代传统钢条框,细密的编织既避免了宠物从缝里掉落的危险,也消除了主人的担心。
楼上的IT男和白领小姐也为他提供了灵感。邮差式样的军绿色帆布包挂在横档上,尺寸正好放得下笔记本电脑,不仅满足通勤,还复古时尚;用竹子车架和小号轮子制成的轻便车才7公斤重,他还细心地安装了一个竹提手,苗条的上海女孩也能轻松提起跨越天桥爬上楼梯,像风一样掠过大街小巷。
家有两娃,David更能切身感受年轻父母的需求。他用竹子把后座加长做成长尾自行车,足够两到三个娃宽松安坐,这样的配置非常适合全家周末郊游;而另一款Cargo(载货自行车)的前置车斗保证孩子随时待在母亲的视线中,可用作每日接送的代步工具。下雨天再插上漂亮的雨篷,为宝贝打造一个爱心满满的童话世界。
上海的城市设施适合骑行
由于人类学研究和城市规划的专业背景,David格外关注城市规划,对汽车带来的污染等问题有着清醒客观的认识:“美国号称‘车轮子上的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错的样板。” 他希望公平看待各种交通工具:“汽车不是必需品,骑车也不仅限于穷人,交通方式不应该代表经济阶层和权力。”
刚来上海那几年,David经常乘地铁,感受到地铁便利的同时,他发现了另一些问题。从A站到B站,比如从陆家嘴到静安寺,站点周围越来越繁华,越来越国际化,只有星巴克、麦当劳这些连锁大企业付得起昂贵的房租,两站点之间的小商户完全被忽略,“地铁把城市的社区分裂成碎片”。而自行车恰恰相反,从A到B一路会经过许多小店,除了千篇一律的“星冰乐”,他更乐于探索那些有意思的小店和有特色的咖啡。“骑行把所有的空间穿在一起,让它们不再陌生,更有温度和社区感。”
“上海的城市设施已很适合骑行,比美国好很多。”David很享受在上海骑行,城里几乎没有上下坡,还有专门的自行车道,交通规则合理,司机、行人也很配合。“在上海骑行感觉非常安全,就是红灯太多了。”他开心地笑起来。
上图:骑着竹子自行车去郊外。
除了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骑行,在假期他也会带着孩子进行自行车旅行。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他约了两个家庭,一起用Cargo骑着孩子从上海到了昆山,全程100多公里。他们也经常骑滨江道,“特别是东岸滨江那长约22公里的骑行道,一路都有滨江美景,也有不少公园、绿地,骑累了还能停下来喝杯咖啡。这就是生活”。
“社区让我找到归属感”
封控在家那阵,David反而认识了很多素未谋面的邻居。那些不同年龄、国籍,不同职业、特长的人们通过互相提醒、借菜、送鸡蛋而产生互动,彼此支持,获得归属感,形成紧密连结的社区。“实际上,你不一定要等封控才这样。”
有一次David陪女儿在弄堂里骑车玩耍,那是他根据孩子的身高量身定做的,希望她自由地探索世界触摸自然,不要流连于电子产品。蹒跚学步的小女儿Breeze骑着竹子平衡车,顽皮地在车前竹筒里插了一束鲜花。一阵微风吹过,树上的樱花扑簌簌掉落,与车上的鲜花相映成趣。有位男子驻足看了许久,此刻走过来攀谈,David才知道他就住在附近,是一家汽车公司的老板。只是点头之交,没想到后来在自行车喷漆环节遇到困难的时候,这位芳邻提供了专业有效的帮助,两家人也成了朋友。
英语里有个谚语:The bigger,The better。用在这里,意思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David希望以骑行的方式促进居民与社区的交流互动。他和团队设计了一款“骑行寻宝游戏”,通过很多有趣的线索和任务,比如:发现最绿的阳台,最有烟火气的窗户,把自行车带到最高的地方、用最有创意的方式停放等等,启发参与者仔细观察身边熟视无睹的风景,重新认识自己的社区。
“城市越来越密,互相认识度越来越低。自行车让一切发生改变,让城市更有意思。”美国“奶爸”David和他的“自行车厨房”成了上海社区的一道靓丽风景。(撰稿 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