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理想国
大都市每天上演着成功失败、悲欢交集的人间大戏。小乡村则孕育着水波荡漾、蟹肥稻香的本真生活。
随着一批批独具特色的网红民宿诞生,崇明的民宿这些年结结实实地火了起来。如果说以前大家提起民宿还只是找一间在乡下的客房住住,顺便品尝三两样当地美食,现在的民宿则在试图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亲子游玩、闺蜜出行、假期放空、重新找到与自然的链接……
这些网红民宿的老板,有不少都是返乡创业的“80、90后”,他们怀揣着梦想,各种因缘际会,最后经营起了民宿。在这些独一无二的民宿背后,民宿老板们凭借着一颗颗有趣的灵魂,让自家的民宿充满吸引力。
上图:崇明的民宿既有高级感,又能与乡村融为一体。
不一样的夫妻老婆店
汤玲和老公朱晓华共同经营着一家名为“汤之道”的民宿。这是一家“吃住一体”,崇明味儿十足的民宿。
夫妻二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崇明人。早年,两人各自为生计奔忙,老公当过司机,学过空调修理。2011年,两人开始在中兴镇承包土地种起花菜。
上图:汤之道的公共空间。
中兴镇有着“花菜之乡”的美誉,花菜曾是这里的金字招牌,每逢冬季,各地商贩都会络绎不绝地到这里来收购优质花菜,刚开始几年两人也因此“淘到了金”。后来,雨水增多,花菜产量骤降,种花菜“靠天吃饭”的弊端开始显露,他们开始思考该如何转型。
恰巧这个时候崇明岛上开始有人开起了民宿,这种完全不同于早期的农家乐的经营模式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于是夫妻俩开始翻新家里空置的老房子,在2017年10月开出了汤之道民宿。
民宿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题——相识时间、结婚时间、创业时间,这些值得纪念的节点,被他们用作了客房名字,民宿处处能看到见证他们甜蜜爱情的文字和照片。整个民宿的外观也十分浪漫唯美,白色的栅栏、蓝色的门窗框、精致的拱形门,非常适合拍照打卡。
靠着汤玲的热情好客和朱晓华的一手好厨艺,民宿开张后就生意火爆。夫妻俩把花菜种植基地从上百亩下降到十几亩,种上时令蔬菜,供客人享用。“我们家的一大特色就是吃住一体,崇明很难有比我老公做得更好吃的。”汤玲自豪地说。
朱晓华则说,自己本来就有点闲散惯了,不适合做上班族。这也是夫妻俩很早就开始自主创业的主要原因。开民宿这几年,收入稳定,感觉非常满足。
作为村里唯一一家民宿,汤之道看起来有点“孤单”。因为口碑甚好,汤玲夫妻也一直有着扩大经营的想法,无奈周边的房子都住着孤寡老人,实在找不出腾挪转移的空间。“现在崇明的民宿越来越火热,我们镇上也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民宿,我们也希望更多有情怀的民宿人、年轻人能在这里扎根,形成一定规模的集群和差异化经营,让我们的民宿不只是周末火爆,平常也能有特色活动吸引不同的客人过来。”
与汤之道的接地气不同,“90后”的浦浦最新开出来的“松慢”走的就是高大上的五星级路线。
上图:松慢为客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他们与乡村、与自然的链接。
这是一家隐匿于建设镇老滧河边的新民宿。整个建筑外立面采用回收的老砖切片拼贴出崇明老布的纹路,芦苇秆屋顶由人工捆扎而成,内部装饰也显得古拙而充满质感——桌椅由本地木工打造;布艺装饰是本地裁缝用崇明土布制作的……
院子外面有一座伸缩式游泳池,再向外走,则是一片茂密的公益林,蜿蜒的林间小路上铺满落叶,走上去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异常踏实的感觉。民宿内的花园,也充满了自然主义的特征,大量宿根类植物和观赏草类植物,既有荒野感,又带着一份诗意。
浦浦告诉记者:“原来我和做摄影师的老公就很喜欢旅游,我们自驾游了世界上很多地方,也专门去住了很多不一样的民宿。后来不能出国了,我们俩就想,索性开一家有特色的民宿吧,把自己的想法都装进去。”
他们从2019年底开始在崇明四处寻觅场地,最终把目光停留在了建设镇滧东村的一处破旧民宅,这里两面临水,毗邻老滧港和红梅路景观河道,南面是大片玉兰和水杉树林。2021年,签下租约的那天,浦浦正式告别了自己的职场人生涯。
“我们希望做一个真正属于崇明的民宿品牌,所以从一开始就花了大价钱请了国际著名的设计公司roomoo来规划这个空间。”为了让民宿更多体现崇明本地特色,从砖头到木料,从一把蒲扇到一桌一椅,浦浦和先生不仅四处寻找合适的材料,还四处寻找会榫卯工艺的老师傅。
“我们觉得不是只有在五星级酒店才能享受那么贴心的服务。在松慢,我们也想给客人提供一种处处充满惊喜的服务。”为了提高民宿的服务质量,松慢专门从五星级酒店重金挖来了职业经理人做店长,“人家之所以选择这里,也是觉得在这里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客人在这里一定是非常松弛的。我们除了提供应季的餐食之外,还会为客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插花、手碟体验、制作柴窑烤披萨、线带编织等活动。”浦浦说,希望通过乡村花园、自然教育、应季美食、当地风物等体验活动,加深客人与乡村、与自然的链接。
不卖服务,卖空间
“80后”印刘琼2018年从上海回到崇明老家开办了“久居开心农场”。在朋友请她去住了崇明第一代知名民宿“知谷”后,她就萌生了自己开民宿的想法,“是时候让人们改变对崇明农家乐的刻板印象了”。在她看来,民宿不是只能吃饭、唱歌、打麻将和睡觉的地方。它应该有茶、有酒、有咖啡,还有健身娱乐设施,能够满足从老人到孩子等不同人群的不同需要。
上图:久居开心农场主打的就是“民宿+户外运动”的概念。
彼时,印刘琼家里一共有三幢连着的老宅子,靠着村道的是叔叔一家的房子,里面是爷爷奶奶和她家的房子。印刘琼一口气整理出12间各具特色的客房,还专门配备了茶室、咖啡角、小酒馆,以及可以同时容纳上百人就餐的三层餐厅。2019年8月,久居开心农场对外营业。不过,当印刘琼把民宿每间房的售价定为800元一晚时,她的老父亲惊掉了下巴,“你这是卖给鬼呀!”
可一年后,当别人再向印刘琼的父亲询问是否有房源的时候,父亲已经理直气壮地回复:“一千元一间,你要不要?赶紧决定,后面还有人要订!”
印刘琼说,她从一开始就以年轻人的思路来经营民宿,“觉得住民宿没有高消费的人群,这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误区”。
印刘琼透露了她的生意“秘诀”,其实70、80、90后的消费能力很强。抓住了小朋友,就抓住了一家三代人。而小朋友是最爱动的,所以久居主打的就是“民宿+户外运动”的概念。
不仅如此,久居在设置KTV、酒吧、餐厅、农产品展销区等民宿的普遍配置外,还与相关部门对接,斥资在民宿门口建造了“c-park”公园和自有农场,前者覆盖山地车泵道、越野赛道、专业级步道、露营区等休闲娱乐功能,后者可用来作蔬菜采摘,以及餐厅供应。
“我一开始就得到了体育局的支持,先后举办了野钓大赛、斗地主等线下赛事,还在努力申办‘小轮车基地’,从3岁的小朋友到80岁的老人,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周末两天绝对玩不够。”印刘琼说,通过这几年的经营,她发现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需求,于是又斥资租下周边的民房,打造了久居二期和三期项目。二期项目“久居·逸”由专门的设计公司进行了空间规划,主打亲子主题。其中,最亮眼的莫过于一个从二楼直接滑到庭院的“时光隧道”滑梯。
每一名客人入住这里,都会拿到一张带有谜面的房卡,住客要解答谜题后,才能找到自己对应的房间名字。“这些设计其实特别契合90后、00后,他们喜欢开轰趴,我们提供无管家式服务,让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虽然有7个房间,但是空间灵活,可以随时改变功能,今年第一单接待的是35位韩国客人。他们的小孩子就是在一个大房间里一起睡榻榻米的。”
与此同时,印刘琼又开发了专门承接高端商务接待的三期项目。“其实民宿卖的不是服务,而是空间。”一栋楼一晚上动辄上万元的售价看上去有点贵,但在印刘琼的算法中,每平方米的单价其实也就十几二十元钱,“关键这个空间是非常私密的,烧烤、酒会、聚餐都可以。三期门前的桨板码头马上就要开工了,以后在这里还能玩桨板。对于商务客人来说,配套这么多休闲户外运动活动,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印刘琼认为,民宿发展到现在,首先一定要请设计师进行空间规划,这样才能凸显出民宿老板的个性和品味。民宿就是“老板娘文化”,体现的是主人的品味和趣味。近两年,崇明出现了自带网红泳池、儿童乐园,全屋地暖中央空调的民宿,硬件条件堪比星级酒店。每家都恨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审美,让自家的民宿既有高级感,又能与乡村融为一体。
“久居拉高了民宿的档次,后面在我们周边开的民宿都会以我们为对标。”印刘琼觉得民宿一定要集群化发展,这样大家才能既抱团取暖,又差异化竞争。“我们订单接到手软的时候,就会把客人介绍给周边的民宿,要吃饭的话,可以直接到我们的餐厅体验精做崇明菜。”在印刘琼看来,周边民宿5公里都可以骑行到达,民宿的玩法越来越丰富,“民宿+”有了更多可能。
非典型性民宿
湖北籍建筑师大熊娶了一个崇明媳妇。2017年,当二宝快要降生的时候,大熊夫妇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关闭在上海的工作室,来到崇明过一种更贴近自然的质朴生活。
上图:“椿庭朴门”的院子里,几间四面都有窗户的小木屋就盖在河道边。
他们在七滧河边,租了18亩半荒土地,大熊自己规划建设的“椿庭朴门”渐渐成形。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屋一椅都是大熊带着本土匠人手作建造。这里没有空调,没有一般概念的建筑,有的只是原始生态更贴近自然的水岸木屋、草房、田野厨房、月光浴室......
在这里,大熊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在自家的园地里种植瓜果蔬菜,或者造船——大熊自己设计并打造了吃水仅10厘米的独木船,配上桨,可以在崇明的乡野小河里轻松自由的泛舟。
“椿庭朴门”的院子里,有几间四面都有窗户的小木屋,就盖在河道边。每一栋木屋下面,都停着一艘大熊做的小木船。有客人来,大熊就会推荐他们住在这个没有空调、没有独立卫生间的小木屋里,吹吹自然风,自己划船探索崇明的天然河道。当然也可以在木屋里进行手作、冥想或者休憩,或者直接在草地上就地扎营,在稻田里吃饭磨咖啡,农场提供基本的食材,但要做出美味大餐以及收拾最后残局,都得靠自己。
去年7月,大熊又就地取材,用几百根10米高的竹子搭建了一个坐落在稻田里的环形剧场,并在这里给上海纽约大学的大学生展开了一场关于生态生活可持续的分享。椿树、满是荷花的小池塘、充满神秘气息的地窖等让人眼睛一亮的独特景致让人们对这个现实生活中的“世外桃源”充满了向往。
穿着土布衣衫的大熊对《新民周刊》表示,他的有机生活农场已实现了自给自足分享多余,并在试运行中已接近收支平衡。他无意于对“椿庭朴门”进行商业推广。来自国际、国内艺术圈、教育圈的人士组成了他们的私密客群农场用户,大家在这里进行各种有意思的课题实践,感受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大熊说他在做的其实是一种在地化探索,岛上生态建设的拓展性实践。呈现一种健康的有机生活理念,让更多人看见自然价值的可贵。崇明河网交织遍布全岛,这是它的一大特质,是“世界级生态岛”未来的“金山银山”。划船出行,带梦归来,是崇明人可以实现,又不失为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当运河文化能够得到一种新的复兴,也是崇明本土文化内核“垦拓”精神的再现。记者|陈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