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法国大厨:用美食营造上海新地标

日期:2023-04-2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他感受到烟花绽放的生命巅峰状态。
撰稿|湘 君


  拥有百年历史的“上海第一花园马路 ”新华路,一座漂亮的老洋房静静伫立,格子窗透出温暖的灯火,花园里更是风月无边。每年的冬天,圣诞树上亮起了彩灯,鼓风机吹起漫天飞雪,引得路人纷纷进来打卡拍照,感受浪漫的异域风情。十年来,这家在各方支持下的法式餐厅,已成为老城区的一个新地标。

  自开业的第一天起,餐厅里便全部爆满。室内及花园露天餐位,永远供不应求,老板都无法加塞。餐厅一年中有两个多月的固定歇业时间,还规定了就餐时限:17:45—20:30是第一场,翻台后20:30开始第二场,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依然络绎不绝。

  是什么给了它这样的底气?又是什么牢牢吸引了品味挑剔的上海食客?我们走进这家既网红又神秘的法国餐厅,一探究竟。

上图:法国大厨在上海开设的“黑珍珠一钻”餐厅。


“不要问我为什么喜欢上海,先天注定”


  餐厅以主厨的名字命名。Nicolas Le Bec先生出生于巴黎,13岁进入巴黎酒店学校,从业30年开设多家餐厅,在国际餐饮界获奖无数。他在法国的餐厅荣获“米其林二星”,在上海的餐厅荣获中国美食标准的“黑珍珠一钻”。

  Le Bec从小有着强烈的探索意愿,法国局限了视野,他渴望看到世界的全貌。16岁就开始到纽约工作,25到40岁之间他的工作轨迹几乎遍布全世界。其中印象最深的三个城市是:纽约、圣保罗和上海。在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里,他感受到烟花绽放的生命巅峰状态。

  “不要问我为什么喜欢亚洲,喜欢上海,我解释不来,先天注定的。”小时候在法国看电视,他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后来在美国“百老汇”附近工作,离“中华街”很近,他常去那里吃东西,感受浓郁的中华气息;再后来回法国工作,仍与很多亚洲朋友保持着密切联系。无论是颜色、味道还是风俗习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中国文化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当然,最主要是遇到了中国太太,为了爱,义无反顾地来到中国。而太太常常笑着补充说:“他从小就喜欢亚洲,我只是最后那个把他拿下的人。”

  “2010年结婚时老公没给我买钻戒,”太太爆料说,“他送给我一尊佛像。”与众不同的结婚礼物是Le Bec对太太的心意:尊重她的信仰,嫁给他之后也不要改变心中所爱,让她随时感到自在、平静而快乐。佛像跟随他们从法国来到上海,因为当时租房子搬家不便,两人一合计干脆把它放餐厅里,将阳光房改造成中西合璧的佛房,没想到成了最抢手的就餐区域。

  门厅旁的鞋柜里放着一家四口的鞋,让客人一进来就产生“做人客”的既视感;洗手间美轮美奂,盥洗台上方挂满主人的结婚照,不仅彰显卫生无死角的自信,更是强化了个性——这不是一家商业餐馆,而是充满个人风格的家。

  每当看到孩子们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大人们舒服地坐在壁炉旁边喝酒,三两朋友愉快地聊天,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这就是我们要的氛围,这就是我们追求的烟火气。”


“对我来说,从来没有竞争对手”


  每天早上7点到店里,开始剪海胆制作酱汁,进行餐前准备。然后约见供应商、内部试菜或处理餐厅事务;下午5:45正式进入晚餐时段,直到晚上10点。“我从来没缺席过一场用餐,只要是用餐时间我永远都在餐厅。”以一天250个客人计算,一共要出1000多道菜,Le Bec每天待在厨房里的时间超过16个小时!

  “他工作起来就像个疯子。” 太太感叹道。在一起生活15年,最佩服他的自律和勤劳,不管前一天多晚,第二天早上都会按时起床。有一次他整理花圃,不小心被打碎的花盆割伤了脚流了好多血,去医院脚缝了8针之后,回来像个没事人一样又上了灶台。

  Le Bec自己倒是轻描淡写:“退休对我不存在的。对我来说,这不是工作,是兴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厨师的眼里,碟子就是画盘。这份超乎常人的热情,不仅体现在餐饮的精益求精,还上升到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对我来说,从来没有竞争对手。”这句话并非目空一切的傲娇,而来自埋头追求完美的匠心匠气。别人的评价他充耳不闻,别家餐厅的好坏与他无关,只要每天待在厨房里,他就很开心了。他会下令把一大块牛肉削至中间一小块精华部分,也会督促员工大刀阔斧修去粗叶只留下菜心,他还会死磕一朵雕花的无死角美貌……

  这个时候,他就是个完完全全的“独裁者”。只要经过门口,很多客人都能听到他激情洋溢的咆哮声,与厨房繁忙的锅碗瓢盆声一起,汇成一首日常又特别的交响曲。

上图:Le Bec和他的中国太太。


上海是个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城市


  追随他多年的老客人都知道,餐厅里有一份“隐藏菜单”,但谁都无法提前获得“剧透”。你将获得惊喜的大小,取决于他瞬间的灵感和情绪。但吃过的客人纷纷表示感动:“每吃一道菜,都像与大厨握手。”

  大厨做菜天马行空,让旁边人要跟上节奏倍感压力,连太太都忍不住抱怨:“你老是变我怎么跟得上你?”大厨振振有词:“活着就是要变,不变化,毋宁死。”

  上海十年,Le Bec意识到:“来到一个新的国家工作,不能一成不变地用法国方式,否则只会关门。”餐厅渐渐融合了中西风味的菜肴,如一道法式炒蛤蜊,就加入四川豆瓣、花椒、干辣椒等,烹出面目一新的本土味道;春卷作为一种上海小吃,也出现在法餐的点心中。

  独树一帜的休假制度在餐饮界也极为少见:每周一放假(员工休整放空,夫妻俩陪伴孩子),8月放假一周(法国暑假),10月放假一周(中国国庆节),春节放假两周。因为大多数员工来自外省市,他们更愿意加班赚钱。Le Bec则鼓励他们假期尽情地玩,开拓眼界,调节心态,主动学习。员工们渐渐理解了刀子嘴豆腐心的老板,咆哮是希望他们成长,不能在舒适地带停留太久。

  “上海是个时时刻刻在变化的城市,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东西。无论做生意还是做人,都要永远准备好,时刻跟上城市的变化。”

  至于未来,这位勤劳的法国大厨想得很通透:“人生很短,哪怕每天工作20小时。我没有远大的梦想,因为每天都活在梦想里。”撰稿|湘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