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义和村的田园梦,这样实现

日期:2023-05-10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义和村脱贫了,村民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希望乡村能更美,希望不用背井离乡就过上更好的日子。而村民们的追求正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记者|黄 祺


  55岁的谭宗号和妻子冉瑞英,过上了他们梦想中最满意的那种生活:院旁鲜花围绕,屋前流水潺潺,不远处的地里是他的200多株柑橘树。春末,环绕着义和村的玫瑰香橙林正是花期,花香悬浮在村子的上空,浓得化不开。

  老谭家去年的柑橘收入有一万多元,再加上日渐红火的农家乐生意,老谭感觉每一天都很舒心。

  谭宗号是重庆市万州区新田镇义和村人,一家三兄弟。他的孩子在成都工作,还有两个孙辈。如今孩子们每到假期就往义和村跑,都想回到这田园老家享受鸟语花香的惬意生活。

  临近五一,老谭有了“甜蜜的烦恼”:“如果游客来多了,我就照顾不上这些回来度假的小孩。”如今每到周末,老谭家的农家乐总能迎来客人,游客们会在他家吃一顿定制的农家套餐,柑橘成熟季可以采摘,喜欢钓鱼的到鱼塘钓鱼,喜欢搓麻将的在小院树下搓麻将。客人多的时候一天来几十人,他和老婆两个人有点忙不过来。

上图:义和村最早回乡办农家乐的谭宗号一家。


  回到几年前,老谭自己也不相信他家世代居住的山村,能有今天这样的景象。过去村里人都忙不迭地往外奔,有劳力的出去打工、脑子灵活的出门做小生意,大人辛苦赚钱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好好读书离开农村。总之,没有人想过还会回义和村生活。

  而现在,住在义和村的老谭一家成了城里游客们羡慕的对象。

  万州区义和村曾是重庆市级贫困村,2017年万州区整体脱贫。顺利完成脱贫后,通过乡村振兴,义和村正在蜕变为令人向往的诗意田园乡村。义和村如一个标本,反映出重庆市万州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过程中经历的挑战和取得的经验。

  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决策。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移民数量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区县。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实现宜居宜业是上海对口支援万州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上海倾情倾力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多领域给予万州大力支持。

  义和村的变化,正是当地民众、政府与全国帮扶合力双向奔赴、合力实现的一个乡村振兴范例。


义和村来了规划师


  记者乘坐的汽车沿着平整的柏油路、绕着柑橘林、香橙林蜿蜒而至义和村村口。下车,曲径通幽的小径引导记者在别致的农家小院间穿行,高高低低错落而置的景观展开在眼前,一步一景。空气中是花香,耳旁是鸟鸣,满眼是鲜花、绿树、青山,俨然是到了世外桃源。

  老谭家所在的坝子叫“老湾院子”,现有村民16户90多人。

  老百姓的房舍原本就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经过专业的规划和打造后,江南园林的精致和川东民居的质朴巧妙地融合,让义和村已经有了网红景点的气质。

上图:义和村提升改造前。


  义和村,距离万州城区只有20公里,但过去由于地处山坳中,交通不便,用水用电困难,农民缺少经济来源。2015年,义和村被认定为重庆市“十三五”市级贫困村,脱贫户76户222人,特困户27户27人,低保户47户68人。

  谭宗号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他家世代居住在义和村,这里山大坡陡,用水最早靠水井,后来村民们自己用水管引山泉水用;用电经常不稳定,“机器磨一点汤圆米粉都会跳闸”。土地养不活人,村民大多在外务工,出不去的便很容易陷入贫困。义和村日渐空心化,不少村民的住房多年空置,村庄慢慢衰败。

  全国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义和村迎来巨大变化。首先是出村的路面得到了硬化,山坪塘得到整治,新建人饮水池,安装人饮水管道。危房改建、异地扶贫搬迁、发放扶贫小额贷款、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等等一系列的脱贫措施,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2017年,义和村终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义和村脱贫了,村民有了更高的追求,他们希望乡村能更美,希望不用背井离乡就过上更好的日子。而村民们的追求正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最先提出要回义和村的是谭宗号的妻子冉瑞英,2018年,她拉上自己的妹妹冉瑞碧以及大嫂杨绍芬,回到义和村大刀阔斧整修院落。

  “她们说喜欢住在村里拉拉家常、互相照应。我不想回,不方便。”谭宗号在镇上做生意多年,一开始并不赞成回老家的决定。但眼见女人们意志坚决,已经拉开了阵仗,谭宗号不忍心,也抽空回乡整修老屋。

  谭家的院子首先有了一些变化,正在这个时刻,上海对口支援万州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立项,村民们单打独斗、蚂蚁搬家式的整修,被整体规划、专业施工的项目取代,村民们的田园梦得到了有力的外援。


一起商量,共造家园


  上海第十五批援万干部姜轶栋向《新民周刊》记者介绍,2021年,经过认真的考察,上海市选取库区移民重点乡镇——新田镇义和村作为对口支援万州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的实施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提升项目。其中,一期工程为环境整治,利用上海园林专家团队的设计方案,将义和村老湾院子打造成环境优美、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示范院落。

  义和村原来的村民房屋大多是垒石结构。上海的设计团队针对每家房屋的具体样式定制改造方案,采取加装安全护栏、安装石材地砖、整治阴阳沟等措施,让村民房前屋后焕然一新。

  老谭家院子下方,原本是堆放垃圾的烂泥塘,如今经过改造变成了一汪清潭,山上引来的活水顺山势而下,成了老湾院子景观的核心。

  2021年,项目改造房屋14幢、院坝1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800平方米、居民活动场地250平方米、绿化4785平方米、蓄水池190平方米,车行道拉槽2233平方米、人行道改造1593平方米,并配置网红秋千、户外标识等公共配套设施。

  目前,老湾院子基础设施改造及产业提升项目继续开展。按照规划,未来老湾院子所在的坝子和对面山坡上另一个村民集中居住区域之间,将修建栈道,以后游客可以沿着栈道散步,游览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扩展,村民也可以利用栈道缩短出行路程,而之前尚未改造的部分农民住房也会在后期的项目中得到改造。

  “住在对面坡上的村民看到这边搞得这么好,都很着急,希望早点开始改造,他们也希望能干上农家乐。”万州区新田镇副镇长唐鑫对记者说。

  2023年春节前,姜轶栋在老湾院子碰到了放寒假回老家过年的谭家孙辈,两个孩子开心地在院子里玩耍。“过去农民家的院坝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都没有栏杆,小孩玩又脏又危险。现在用石材铺装了地面,装上了栏杆,村民打扫得干干净净,孩子们趴在地上玩都没问题。”

  除了人居环境的改善,上海帮扶项目还包含产业与景观提升,比如修缮产业便道方便柑橘出山、发展林下养鸡等等。

  把好事办好的过程并不都是一帆风顺。谭宗号说,最初规划专业人员经过现场勘测、拿出规划方案后,大多数村民赞成,但也有少数村民产生了犹豫。有一户村民担心房屋外立面的整修会把自己房子变丑,还有村民认为规划的道路不是他理想的路线。

  遇到这些问题时,义和村村支书冯平变成了双方沟通的桥梁,她一头向村民进行解释、说明,另一头将村民的合理建议转达给规划师。像老谭这样的积极分子也主动给邻居们做工作:“我跟他们讲,专业人员帮助我们把房前屋后搞得漂漂亮亮,这样的机会怎么能错过。”谭宗号对上海项目赞不绝口:“施工的质量非常好,管理也管得好。工人们天天在我家门口干活,但连一口水都不喝我们的。”

  充分沟通之后,义和村不仅变美了,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提升,柑橘产业、农家乐产业都有了发展的基础,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上图:环境改善、道路提升后,对义和村的柑橘产业也有了促进。


万州好物上海大卖


  上海市黄浦区承担对口支援万州区的重任,跨入第31年。

  黄浦区委常委、副区长徐知在4月18日召开的上海对口支援三峡工作第十二次联席会议上表示:“当前,全国对口帮扶工作进入新阶段,处在从脱贫攻坚全面转向乡村振兴的关键历史时期,对口支援工作也处在新的起点。”

  他表示,黄浦区对口支援万州区工作将进一步丰富合作内涵。“聚焦年度乡村振兴示范点、万州上海医院等重点建设项目,充分融合发挥万州资源禀赋和黄浦区位优势,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支持移民社区和教育卫生机构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支持万州优势产业发展,支持干部人才培养培训和移民创业就业。”

  “黄浦和万州之间通过30年的交流交往,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黄浦区府办三级调研员沃成忠因多年从事对口支援万州工作,早已将万州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黄浦区是上海中心城区,经济形态与万州存在巨大的差别,上海如何帮助万州实现乡村振兴?沃成忠回答说,黄浦区与万州区之间的差异,也可以形成互补的优势。

  玫瑰香橙产业、柑橘产业是万州区的重要农业支柱产业,就像谭宗号一家那样,不少山区农民都有自己的柑橘树、香橙树。“我们引导上海的一些经销单位到万州做产销对接,把万州最好的农特产品引导到上海。商业是黄浦区的优势,万州好的农特产品通过黄浦区的市场介绍到上海,并不断去扩大品牌影响力。”沃成忠表示。

  谈到义和村项目沃成忠说:“2021年黄浦区已经着手在万州的对口支援工作当中嵌入乡村振兴,在万州打造一个新农村的示范样本,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他表示,义和村有几个特点,一个是它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适合于打造乡村示范点;第二个是当地的村民有自发的、美化家园环境的意愿;第三个是它有柑橘、香橙产业基础,乡村的振兴最终还是要依靠产业发展来提升当地的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他介绍,黄浦区对义和村的打造,不光是投入资金改善村庄的风貌,而且还要把上海的规划理念,一些乡村振兴成功的经验,也带到万州。同时黄浦区还注重引导市场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希望形成社会影响力,联合各方来一起实现乡村振兴。

  重庆市万州区水利局从事多年对口支援工作的四级调研员郭绍军告诉记者,如今实现整体脱贫后,黄浦区继续帮助万州百姓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沪万两地情谊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延续。

  通过黄浦区和万州区两地政府间的交流交往,乡村振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舞台,社会各界发挥各自所长,朝着乡村振兴的共同方向实现多赢。唯有如此,万州人的田园梦,才能持久地美丽下去。记者|黄祺


链接:全方位支持万州发展

  重庆市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移民数量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区县。

  一直以来,上海倾情倾力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乡村振兴等多领域给予万州大力支持。

  负责对口支援具体工作的上海市黄浦区积极鼓励企业到万州投资,协助万州在上海开展招商工作,上海龙哒哒食品、期弘国际贸易、雷森唐进出口、鸿东实业等一批上海企业来到万州,投资近5亿元,同时助力万州实施有机农业产业化建设、柑橘(柠檬)价格保险等项目,协助万州举办2022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走进上海推介活动,促成采购订单近10万吨。

  三年来,通过人才交流、干部培训、跟岗学习、专业技术团队交流互动等方式,帮助万州培训基层医护人员1300余人次,培训各类骨干教师290余人次,培训党政基层干部300余人次,跟岗学习76人次。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