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上老年大学的年轻人,图个啥?

日期:2023-10-1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毕竟,20多岁直接去上老年大学,可以少走30年弯路嘛。
记者|吴 雪


  按掉闹钟,31岁的Moa睡眼惺忪,伸了个懒腰。北京的秋天总有种恼人的慵懒感,早八时分,通常需要手冲一杯拿铁来“续命”。等候咖啡的时间,Moa斜躺在沙发上,手指快速滑动着屏幕,地图上零星分布的黄红堵点令她眉头紧皱。出于考勤准时,果断放弃原定的打车计划,决定骑车前往5公里外的目的地——北京市东城区老年大学。

  老年大学,这个名词,听上去和年轻有活力的Moa并不沾边儿。但“反差萌”相遇的快感,让这位成长系博主的人生多了些许光泽。辞职创业后的200多天,Moa做手账、画景物、打工、学习,找寻不同的生活方式,俨然成为了她生活里最大的“盼头”。

上图:Moa在老年大学的摄影课当起了大爷大妈的“课代表”。


  两千公里之外,与Moa同频的,还有广东老年大学的年轻学生们。周六下午4点,放学时间,一群年轻学生走出校门,背着书包和头发花白的同学一起在公交站等车,然后挥手告别。从他们热情洋溢的表情中,不难解读出这样一个信息:与其和其他年轻人到处吃喝玩乐,不如和“老baby们”在老年大学里,乐呵呵地待上两小时。

  至于为什么愿意来和老年人一起上课,有人说,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其自带的极致性价比和松弛感;也有人说,是一部分年轻人的“价格敏感”影响年轻群体的消费偏好;一位00后学员更是打趣道:“毕竟,20多岁直接去上老年大学,可以少走30年弯路嘛。”

  的确,这届年轻人简直太卷、太忙了,“反向消费”正在年轻人群中刮起“一阵风”,不少用户在社交平台晒照新体验,感叹“真香”。正如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在“蹭老”的这股风潮里,年轻人在老年大学仿佛又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被老年人“卷到了”



上图:老年艺术大学的古典舞课上,学员正在热身。摄影/吴雪


  Moa告诉《新民周刊》,和老年大学的结缘,来自于北京地坛公园一处书摊上,那是9月份招生季,课表上写着一行字“摄影课460元/12课时”,极具性价比的宣传单页十分亮眼,Moa照着招生电话打过去,咨询几分钟工夫,就插班报了名。

  北京东城区老年大学上课地点在一个四合院,教室古朴。Moa说,原本自己是抱着入门体验的心境去上课的,并没有对教学质量、氛围抱有希望,“我以为老年大学就是一个打发时间的地儿,学不学会不重要,但实际上叔叔阿姨学得好认真”。

  Moa报名的摄影课程针对零基础学生开放,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成像和相机的原理,相对枯燥,也不太有发散性,老年人接受速度也会慢一些。Moa这位年轻学生顺理成章地充当起了大爷大妈的“课代表”,答疑解惑。比如,相机功能如何摆弄,专有名词叫什么,焦距怎么调。

  和Moa同龄的陈曦,在上完两次钢琴初级课程班后,也深感“被卷到了”。他是一家酒吧的主理人,工作时间灵活自由。母亲退休后,他和朋友一起报名参加了小区附近的老年大学。

  在陈曦的设想中,班上同学平均年龄在55岁以上,而自己是年轻人,会学得更快,还能帮助其他叔叔阿姨,几堂课下来一定成就感满满。然而,实际情况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老年人压根不是想象中的“只是来玩”,除非家里有事,基本每天练琴时间大约2到6个小时。相比之下,陈曦的课后练习量远远不够。

  而广东老年大学的Elaina在开学第三周加入电子琴班,她对专业知识一窍不通,但同班大部分阿姨已经可以熟练地识谱、视奏、跟唱了。

  Elaina只能厚着脸皮去请教身边的“学姐”,问问手型怎么摆、哪个才是老师说的“和弦”。Elaina说,每周一个半小时课程安排紧凑,放学后,老师还会布置弹奏、乐理的作业。而且每堂课老师都会录屏,让请假的同学也能正常上课。

  第一次课后,Elaina兴奋地将自己的经历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帖子单是收藏量就有2000多次。第二次上课的时候,就有10个年轻新同学“慕名而来”。老师在惊喜之余不忘拉了个小群,专门给这群后来的年轻人补课半小时。

  不过,有老年大学招生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主要是面向老年人讲课,上课老师语速较慢,还会不断重复技术要点,年轻人如果要报名,需要考虑是否能接受课程进度和讲课方式。


老年人的热情带来不同的课堂体验


  “你有没有四十多岁?”

  “人家才是小姑娘,有30岁就不错咯。”

  一位65岁的“大叔同学”问出这句似是而非的玩笑话时,Moa差点“昏过去”,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叔叔阿姨们对年龄毫无概念,也是在好奇“为什么年轻人如此热爱上老年大学”。

  27岁的钟诗琪报名了东城区老年开放大学的瑜伽课。她给出的答案是,自己在外面上机构的健身课,并不会主动和同学搞好关系,基本下课了就走,“大家都有一种公事公办,结束今日任务的感觉”。但老年人的热情让年轻人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Moa也有自己的体会,她觉得在老年大学上课是一种“正向循环”,开课后,她的作息变得规律起来。多年来,晚睡晚起的习惯也破天荒地改掉了。更加熟悉互联网的她,会主动帮他们网购教材,还会结伴上下学、交流学习等。Moa察觉到老年人的孤独,她觉得,和老年人做同学并不存在“代沟”问题。

  刚来老年大学时,Moa担心老年人问及自己的婚恋状况,怕遭受非议,更怕他们吐槽“为什么不赶紧找个安稳工作,还在这里混”。但聊了几次后,Moa发现老年人的思想、观点都很先锋,也愿意持续接受新鲜事物。

  一位摄影比赛拿过多次奖项的叔叔告诉Moa,他理解,作为这一代的年轻人,结婚不是必选项,也尊重年轻人的选择。工作,不一定干一辈子;被迫失业,不过是成长路上的另一种人生体验罢了。

  当然,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选择老年大学还有一个原因——价格。一般来说,老年大学师资雄厚、课程内容丰富,且收费比市场上动辄成千上万的培训机构便宜很多。比如,陈曦报名的学校位于北京丰台区,课程内容既有萨克斯、古筝、非洲鼓等乐器类课程,还有手机摄影、英语等技能类课程。

  有专家指出,物有所值,是一个跨越代际共同追求的理念,这种消费场景是极具性价比的。今天,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虽然为年轻人呈现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由此带来的品类、规格的繁杂,事实上也客观地造成了消费者的选择、使用障碍。在此背景下,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自然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目光。这一点,刚好与主打性价比的中老年消费业态相契合。

  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姚华松指出,年轻人的世界更多是竞争、内卷,让人压力倍增,来自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压力,会导致自我存在感与价值感相对较低。“蹭老式消费”以低成本去做事,在与老人互动过程中,习得各种知识与智识,也能帮助老人获得存在感、价值感与认同感。

  当然,姚华松认为:“年轻人并不只是单纯的‘蹭’,他们可以通过他们独特的贡献或分享,体验到多元的生活方式,也是件挺好的事。”

  于不停赶路的年轻人而言,慢生活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所向往与憧憬的。和老人作画,和老人唱歌,和老人互动,可以极大程度地改善年轻人和老人双方的孤寂感。年轻人有的是活力,老人有的是经验,而打破“人以群分”的“魔咒”,让两者充分融合,就可以建构起一种跨越年龄边界的“fixed structure(固定结构)”,这对消弭或缓解年轻人与老人之间的代沟具有重要的意义。


看见自己的晚年生活方式



上图:叔叔阿姨在老年大学里焕发出青春活力。


  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老年艺术大学课堂,《新民周刊》记者跟着老年人上了一节古典舞课。当天开课的是秋季班,时长一个半小时。报名链接一出,基本5分钟抢光。

  上海群众艺术馆老年艺术大学负责人陈艺告诉《新民周刊》,馆内有针对老年大学的艺术课堂,年轻人的市民夜校,还有针对青少年儿童的美育课堂,每年分春秋两季线上招生。

  由于名额紧俏,老年艺术大学并未对年轻人开放,也不存在蹭课的情况,但许多年轻人表示,在这里看到了自己今后老年生活的图景。

  老年艺术大学声乐提高班授课老师王兵,是上海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她告诉《新民周刊》,自己要求很严格,从来没有把他们当做老年人来授课,而是教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练习发声。“忘我学习的时候,我会忘记他们是老年人。”

  Moa分享了自己蹭课的感受,仿佛提前体验了一下退休的感觉,年龄心情、经济实力又没达到退休状态。但在老年人身上,她的心境历经了一个“反向治愈”的过程。辞职创业后,Moa每月没有了工资的定时进账,经历了很长一段焦虑期。焦虑下个月如何过活,焦虑即将到来的35岁年龄,当然还包括职场焦虑、创业焦虑、婚恋焦虑。

  进入老年大学后,Moa看到了不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有的是沉浸在学习中的“学霸”,有的是带孙辈之余插空上课,有的则是“学院派”一路考级逆袭。

  “看老人怎么玩,体验老人怎么玩,和老人一起玩,这种跨年龄层次的生活方式会日渐显化。”姚华松说,从文化多元性角度来看,传统群体活动特征可能会被改变。

  但也要看到,在中老年消费业态中给年轻人“加席”,归根结底还是一种“非常态”,无法完全承载和对接他们的现实需求。比如,对老年大学来说,就存在着名额有限、感兴趣的年轻人只能视情况“加塞”的问题。对此,进一步盘活社区、周边学校、当地的学术资源等,提供更多普惠性选择,是个值得尝试的思路。

  比如,能否利用好社区图书馆等公共空间,联合当地美术、摄影协会等,开展平价培训班?在保障大学基本教学秩序下,能否探索一些面向社会的线上线下通识课,这也是打破知识壁垒、营造学习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年轻人追求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被更多“看见”后,自然不必全都涌进中老年领域“蹭”资源了。

  对于“蹭老式消费”,也无需过度担忧“年轻人是否挤占了老年人的资源”,老少两种需求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事实上,很多助老食堂正是因为年轻人的涌入而“破圈”,通过在用餐价格、时间乃至丰富菜品等方面的精细化服务,缓解了经营压力,实现了良性持续运转。

  Moa告诉《新民周刊》,“老年”这一特质,仅仅是表象。慢节奏,轻松快适,惬意自在,剥离了“老年”之后,这些关键词似乎才是年轻人上头的核心。人生忽如寄。汪曾祺先生在《慢煮生活》中说:活着,就还得做一点事。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

  老年大学对于年轻人,更像一个“临时桃花源”,或者“状态调节站”。那些传统观念中五六十岁时才能做的事,年轻人也想在二三十岁时做。在同龄人掰着指头数退休日期的时候,有人已经提前拥抱了心态和兴趣爱好上的退休生活。这样的慢生活,恰恰是他们想要的“即时满足”。

  Moa说,妈妈退休后接到了一个offer(入职通知书),对方邀请她做零售商店的管理层,重返职场的“老baby们”焕发出新的职业光芒。Moa甚至有一个无厘头的想法,“如果年轻人60岁再就业,不仅解决了养老问题,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35岁的各种焦虑,防止内耗,融合自洽”。

  Moa很喜欢讲脱口秀的李雪琴讲起的“塑料袋理论”,人生中的每件事情都像是一个塑料袋,攒塑料袋也是Moa正在做的事情,虽然看似无用,但未来谁又能预料呢?或许将来的某一天会派上用场。记者|吴雪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