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社会 > 正文

上海,夜校打败“灯红酒绿”

日期:2023-10-1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老师教学很认真,说的全是干货;而能在这里学一门别处学不到的技能,真的很酷!
记者|应 琛


  夜幕降临,位于古宜路上的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以下简称“群艺馆”)却变得热闹起来。三楼的电梯门打开,一群大学生、上班族模样的年轻人鱼贯而出,他们是来参加市民艺术夜校2023年秋季班的课程。

  谁能想到,夜校这一颇具年代感的产物如今却在引领时尚的上海成了盛极一时的存在——

  8月秋季班报名日的当天,峰时一下子涌入超过65万人在线抢课,其中零基础手工皮具体验课和烘焙课16秒便被抢光,沪语体验班17秒告罄……12门课程在1分钟内满员。仅仅1小时,八成名额被占据。

  在上海,缘何夜校能打败“灯红酒绿”,成为中青年人中最时髦的夜生活?近日,记者深入走访了场馆、教师和学员。

上图:小提琴课上,学员们正在认真练习。摄影/王哲


专业老师、卖力学生


  周四的傍晚时间不到6时,仲军换上特别定制的白色厨师服,上面绣着“中国”和“Chinese Cuisine(中华美食)”的字样,从车子后备箱里取下两大个手提箱,便径直走进了群艺馆103教室。白天,他是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晚上则变身成夜校中式点心课的老师。

  当天要教授的是雨花石汤团的制作,仲军麻利地将糯米粉、染色用的各种天然粉末、电磁炉、汤锅等食材和厨具摆放在长条形的桌面上。随后,他便在一旁的白板上写下制作的要点。

  没过多久,第一名学员、1991年出生的小张抵达教室,选择了最前排的座位。“下班就直接坐4号线过来了,很方便。”小张告诉记者,来早一点就是为了能坐在前面,更清楚地看清老师的示范。只见他熟练地从包中取出揉面垫、刮刀等工具,整齐地摆放在课桌上。

  在谈及上海夜校火爆的现象时,人们总喜欢用“价格低”来概括其原因。500元12节课的价位,的确极具性价比。别说在上海,即便在二三线城市,也很难找到40多元一个课时的培训班。

  但事实上,上海年轻人之所以愿意放弃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在夜校里踏踏实实待上90分钟,绝不仅仅因为“便宜”这么简单。

  用小张的话来说,自己在夜校里,找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粹,“感觉大家过来,真的就只抱着一个目的——学点东西”。而这里的老师也真的把每个人当学生对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每个班级都会组建班级群,选出一名班长;夜校还规定假如缺勤3次课,就无法参与下次的夜校报名。

  “夜校的同学上课都挺积极的,基本上每节课的出勤率都在100%。”仲军告诉记者,从2019年首次开设中式点心课开始,这门课一直很受欢迎,“基本5分钟内名额被抢光。大家的学习热情也很高涨,平时在群里都会有很好的互动”。

  学习之外,小张希望能在夜校里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我一个人去研究的话,可能视野会受限,还是希望看一下大家喜欢做些什么东西,可以给我一点灵感”。

  虽然是第一次来夜校上课,但在多数人大呼“课太难抢”的时候,小张竟然“幸运地”秒杀到了5门课。“因为这段时间工作比较空,所以就排得充实了一点。”周四的中式点心是他的首选,其他还抢到了面塑、蓝染、重走茶马古道和魔术,都是他比较感兴趣的课程,“但还是没能抢到插花,一下子就没了”。

  被问及抢课秘诀时,小张神秘一笑,表示明年时间允许的话还会继续报名春季班,“因为这里的课程真的是超乎想象的好”。

  原本小张以为这个价位的课程顶多是个基础入门班,但没想到的是老师会延展开去,帮助学员建立以后深入学习的兴趣。“仲老师一看就是个‘实战派’,很有经验。”小张说,自己之前在其他机构学过烘焙,那里的老师属于比较教科书式的,按照配方一步步做,“但仲老师的变化就比较多,像之前做的南瓜球、玉米笋的造型都很特别”。

  的确,夜校的老师,大多是在垂直领域有口皆碑的老艺术家和老师傅。比如,桥牌课的老师是中国桥牌协会三星终身大师陆凯,京剧课的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王玉兰,有些手艺课甚至请来了非遗传承人……

  9月11日是2023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开学第一天,市人大代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吴鹏宏没有像往常一样接受采访,而是带着笔记本走进304教室的手语课堂。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学下来,他已经能打出简单的手语句子“我的爸爸是一名医生”。

  吴鹏宏听课的原因和众多在工作日晚间走进夜校课堂的学员一样——老师教学很认真,说的全是干货;而能在这里学一门别处学不到的技能,真的很酷!

上图:五星级酒店大厨仲军变身夜校中式点心课老师,为学员示范揉面。摄影/王哲


摸索中就火了


  在我国,群众艺术教育长期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问题——少儿艺术教育火热,老年大学如火如荼,中青年艺术教育却鲜有人问津。

  如何让中青年走入文化场馆?上海直击这一痛点,2016年,群艺馆采取延时开放、公益性收费的方式,创办市民艺术夜校,在晚间时段为18岁—55岁的中青年提供文化艺术普及课程。

  只不过,第一年的夜校仅初具雏形,开设肚皮舞、书法、声乐等6门课程,每个班25人,春秋两季覆盖学员数量300人,远不如外面热门培训机构的人流量大。

  2018年是市民艺术夜校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春季班中,其课程首次分为了生活时尚和传统文化两大板块,增设到了15种,并确立了和三家社会优质培训机构合作的授课模式;报名的方式也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而这一年夜校意外上了微博热搜第一,同样为日后夜校课程的“大爆发”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此后几年,上海夜校一直在“稳步扩张”,在累积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到了与大众相契合的点。

  “除了文化条线的兄弟单位之外,越来越多的专业院团、院校,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专业机构等都主动找到我们,希望能够加入到夜校,来为更多中青年服务。”市民夜校项目总联络人杨玲芝告诉记者,每年夜校报名期间,她接的最多的就是询问“还能不能再加名额”的电话。

  2022年,市民艺术夜校被市政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也是在这一年,市民艺术夜校实现了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各分校均开设了线上直播课程,并利用线上优势,将直播课程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长三角地区。

  “从体验感、师资等各方面来说,开设线上课程的压力都是很大的,而且招生也比较困难,但市民艺术夜校首次打破了这样的局面,截至目前线上课程生源稳定,反响都比较不错。”分管培训工作的群艺馆副馆长徐皓表示,线上教学形式值得探索,分校独有的非遗课程如金山农民画等,以往市区居民难以选择,未来这类区域课程也可考虑以线上形式拓展,更好地传承推广传统文化。

  到了今年的春季班,市民艺术夜校不仅在教学点、课程、学员人数方面实现倍增,还首设针对外籍学员的“江南点心班”。曾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工作交流过的仲军自然成了老师的最佳人选,学员则来自三大洲,有趣的课程获得学员一致好评。据吴鹏宏透露,明年春季班要向更多的在沪外籍人士推广。

  针对以往“男女比例(2:8)不平衡”的问题,今年秋季班,群艺馆与上海棋牌院合作,在总校和分校分别开设桥牌、围棋两门课,希望吸引更多男性市民走进夜校学习。从报名结果来看,两门课男性学员的占比的确高于其他课程。

  徐皓表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夜校学员成了文化志愿者,夜校开课期间,许多负责签到的志愿者都曾是夜校学员,展览解说和重大活动的现场也常常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考虑到我们以后的群文工作,如文化志愿等,我们还推出了提高班,并和残联合作开设了手语课、和民协合作开设沪语课等全新的课程。”徐皓说,夜校目前处于“孵化专业人才”的阶段,未来不排除成立沙龙的可能,“像非洲鼓课程里的一些学员已经形成了团队,经常会去参加一些义演”。

上图:高级手语翻译傅蓉是手语课的授课老师,她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摄影/王哲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3个月的课程里,上海全市143个点位开设382门课程,招收学员9117人。从2016年至今,上过市民艺术夜校的人数近45万人次。


教学点开进“百亿楼”


  作为中青年人群“家门口的课堂”,市民艺术夜校一直注重增加覆盖面,让夜校课堂开到基层街镇,开到各种新空间。2022年,市民艺术夜校首次实现了上海16个区全覆盖,满足各区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秋季班最大的亮点是教学点向家门口进一步延伸,努力让公共文化渗透城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赋能城市发展,持续提升市民的参与度和文化获得感,更好展现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其中,徐汇、普陀、宝山、闵行、嘉定五个区的教学点覆盖了全区所有街镇;长宁、虹口则有近三分之二的街镇设立了教学点位。

  在长宁天山路街道,这里楼宇经济发达,上海去年和今年的首幢税收“百亿楼”金虹桥国际中心就位于此。

  每周二晚,当楼里的白领陆续下班时,有一批刚下班的白领则匆匆赶到了这里。他们乘坐专用电梯来到位于18楼的党群服务站。宽敞明亮的楼宇党群服务阵地里,“遇见彩妆”课的授课老师、国家高级化妆师鲍继鸣带领学员们学习美妆基础知识,从认识各种化妆品、化妆工具,到修饰脸型、塑造整体妆面。

上图:在长宁“百亿”楼内的“遇见美妆”课。摄影/应琛


  作为第一批成为分校的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培训部主任刘嘉自信地表示: 培训工作经年不辍,踏实稳健,在“师资”上更是结合馆办团队优势,区域专业文艺团体优势,多维度地盘活了文化资源,和“夜校”相得益彰。

  2021年,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作为分校首先开设了瑜伽和尤克里里两门课程,地点就设在中心的一楼。“市里的项目肯定也要和长宁自身的工作相结合,当年我们是想要打造仙霞美食一条街,我们文化中心就位于仙霞路安龙路路口,当时就想将它打造成晚上一个灯火通明,有文化氛围和烟火气的地标建筑,所以就将市民夜校放在了周五。”刘嘉告诉《新民周刊》,“这样一来,一楼是市民艺术夜校,二楼可以逛展览,三楼有团队排练,四楼的剧场会举办星期音乐会,整栋楼就被盘活了。”

  这些年,长宁始终在稳步推进市民艺术夜校的工作。今年的秋季班,除原来的文化艺术中心、长宁区非遗保护中心、佳都大厦三个点位外,长宁分校在五个街道新增设了教学点——8个点位、18门课程,为中青年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彩、有益有趣的夜生活。

  天山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周荣告诉记者,社区文化中心原本就有面塑非遗工作室、化妆团队、诗词朗诵团队等不少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给周边老百姓上课。所以当区文化中心想要在天山路街道开设夜校教学点时,她用最短的时间就安排出了8门课程的师资。同时,结合区域特点,更将优质的课程送进了商务楼宇。

  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林绮看来,此举可谓是“双赢”,“文化场馆如果要延时开放需要承担一笔不小的费用,但像园区、商圈这些地方,晚上本来就要开放到10点。而且商务楼想要出租也需要人气,所谓文商结合,业主方也希望通过夜校来引流。夜校的开办无疑增加了楼宇的曝光率,金虹桥对夜校是很欢迎的”。

  市民夜校的开展,无疑进一步串起了长宁这些零碎的资源,并推广服务到更多白领人群,在颜值与品质兼具的长宁,形成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

  “参加市民艺术夜校课程的人多数是35岁以下的白领。除了看自己感不感兴趣外,地点是他们选课的最大因素。因此,我们的教学点都是设置在地铁沿线。”据刘嘉观察,现在的年轻人是想往外走的,并不想沉溺于手机或者无效的社交,“市民艺术夜校契合了这群热爱生活的年轻人的想法,起到了社交的作用,可以提升美育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其实是非常美好的”。

  同样地,在静安区江宁路街道,为了打造全年龄段的服务阵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王燕主动拜访了区文化馆,将市民夜校引入社区。今年秋季班,“静邻一家”江宁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首次成为夜校教学点,开设5门课程,让社区居民,尤其是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课程。

  “上海发布公布招生信息的当天,我们这里的电话就被打爆了。”王燕表示,自夜校开办后,中心服务的人群中21岁—40岁的人群比例明显增加,并很快占了绝大多数。

  静安向来是上海最具国际化气质的中心城区。“很多外国友人在这里生活、工作。未来如果市里有面向这部分人群的课程提供的话,我们也想要引入。”王燕如是说。


夜校将继续扩容


  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正式提出“全民艺术普及”;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将“全民艺术普及”上升为法律规定。

  政府工作报告在2023年的主要任务中提到,要“提升国际文化大都市软实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更是把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吴鹏宏说,文化馆是我国基层重要的文化服务阵地,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民群众的美育素养,是各级文化馆的重要责任,“我们希望的是,从夜校走出去的学员能够学以致用,影响到更多身边人”。

  “80后”的幼儿园老师叶敏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2019年至今,她参加过夜校的皮具制作、钩针、盘扣、咖啡拉花等课程。一开始只能制作出老师提供图纸的图案,到了后面叶敏就开始自主设计,她向记者展示了自己做过的各种作品。

上图:叶敏的皮具作品。受访者供图


  “学完皮具制作后,我身边朋友的包就没少过。”叶敏还曾将盘扣融入幼儿园教学,当时结合神舟十四号重返地球的新闻,她设计制作了一枚航天员盘扣,为孩子们上了一堂非遗文创课。而在社区联建或者幼儿园的工会活动中,她也经常会给大家上课,传授在夜校里学到的技艺,“既有乐趣,又很有成就感”。

  近年来,上海市各级文化馆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全力建设“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将各级文化馆打造成为全年龄段人群服务的美育课堂,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在群艺馆的三楼,有一面夜校学员作品的展示墙。杨玲芝发现,作品质量是越来越高,“这说明市民的艺术素养是在不断提高的”。

  市民艺术夜校将艺术普及、人文教育、市民素养提升融于一门门课程之中,激起市民对崇高和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断提升市民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吴鹏宏看来,市民艺术夜校的成功,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局——场馆奉献一点,老师让利一点,学员付出一点,这个事情就做成了。

  “第一,场馆方一定要有情怀,因为从2016年到现在,财政没有给过我们任何延时开放的补贴,所以我们目前只能负担春秋两季夜校的运营成本,还做不到全年无休。第二,我们的老师拿的授课费并不高。如果他们在外面授课,起码有翻倍的收入。所以,这些老师也是很有情怀的,能够让渡一些自身的利益。第三就是学员,他们愿意支付一个公益性的价格来上课,在夜校收获一种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吴鹏宏坦言,明年市民艺术夜校肯定是要扩容的,今后的目标是要覆盖全市各街镇,“我们希望今后可以有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延时开放的经费支持,这也是夜校下一步能够继续拓展的重要保障”。

  据悉,今年,“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该项目主要实施单位,群艺馆邀请专业艺术资源参与,统筹转化为社会美育资源。目前已经有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院团、图书馆、非遗场馆等六大类113家文化机构成为“社会大美育”课堂的点位。

  吴鹏宏的想法是,这些“社会大美育”课堂要和市民艺术夜校“双向奔赴”,课堂点位能和市民艺术夜校的点位有深层次的合作,“我们希望明年的春季班能有最起码三分之一的大美育课堂点位成为我们的教学点,目前正在积极努力推进”。

  当然,不只是市民艺术夜校,群艺馆还将遴选和征集更多符合条件的专业场馆、机构等,推出更多品牌活动,并积极推动美育项目下沉到社区、校园、楼宇、商圈、企业,进一步提升人群覆盖率,让更多市民走得进场馆、看得见艺术,努力为全民美育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记者|应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