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来了外国留学生
2024年6月,上海外滩知名地标和平饭店,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创课程作业评比活动正在进行。活动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建筑遗产修复技艺传承中心举办,评比活动也是这个中心开设的建筑遗产文创设计课程结业仪式。
评比活动上,有几位获奖的外国学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来自印度尼西亚日惹艺术学院,于2023年12月11日开始在上海工艺美院交换学习,一直持续到2024年6月20日结束。这是印尼日惹艺术学院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首次开展交换生项目。
“在上海交换期间,我选修了古建筑遗产修复、中国传统国画和紫砂壶技艺三门课程。这些课程让我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国艺术的知识,给了我很多灵感。”《新民周刊》记者联系到放暑假刚刚回到印尼的学生克里斯特贝尔(Christabel)。
目前,外国学生到中国职业院校留学的情况不算多,但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工匠传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欢迎,将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有意愿到中国学习技能。
到上海学习古建筑修复
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考验着世世代代的能工巧匠。然而,古建筑修复业界人士有了新的担忧:建筑遗产保护与修缮,不仅需要设计师、建筑师,更需要高技能工匠。业界老工匠们的年纪越来越大,而年轻人们似乎对修复没有太多兴趣。此外,老一辈建筑修缮工匠大多是普通施工人员出身,缺乏美学、文化功底和艺术造型能力。为了满足新时代的修缮保护工作需求,高技能人才要从哪里来?
上图:来自印尼日惹艺术学院的留学生在上海工艺美院学习古建筑修复。受访者供图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于2023年成立了建筑遗产修复技艺传承中心,旨在培养相关高技能修复人才。该校手工艺术学院蒲仪军教授告诉《新民周刊》,在现有的文物保护修复专业基础上,学校成立建筑遗产修复技艺传承中心,是国内有院校首次致力于培养建筑遗产修复师的尝试。中心希望培养出中国第一代真正意义上的建筑遗产修复师。
这一最新探索,不仅为本校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还受到一些国际留学生的青睐。2023年12月,来自印尼的留学生克里斯特贝尔、娜塔莎(Natasha)、阿南达(Ananda)来到这里,选修了中心的古建筑遗产修复专业。
据蒲仪军介绍,3名留学生在中心学习期间,主要有4门课程,涉及上海历史、上海建筑史、上海近代建筑工艺和文创。其中,建筑遗产文创设计课程是基于该校工艺美术专业在建筑遗产保护和海派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而开设的复合课程。“过去一段时期,我们古建筑修复的人才培养更偏向于理论,对于实操有所忽略。因此我们中心在培养体系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印尼同学来到上海,我们不仅教授课程,也带他们走进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实践。譬如在和平饭店,学生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挖掘和平饭店的历史底蕴,了解业主需求,结合历史与未来,以工艺设计产品来展现该著名酒店的独特气质。”
在实践过程中,蒲仪军发现这些来自印尼日惹艺术学院的学生,虽然原本的专业并不是古建筑修复相关,而是时尚设计、产品设计,但他们上手非常快。在他看来,这更加说明建筑遗产保护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从观念、设计,到技艺、实施,每个环节缺一不可,“艺术是相通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美学功底,不懂造型,直接上手学着做修复,也许能做,但是会出现我们业界常说的‘老虎修成了猫’,缺乏美感”。
谈到在上海的学习收获,阿南达说她受益匪浅。“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很多机会来拓宽我们的经验和视野,比如中心举办的工作坊,有来自纽约的雕塑家陈世嘉先生和上海同济大学戴仕炳教授现场指导我们进行历史建筑石质立面修复。”
在印度尼西亚,同样有不少历史建筑遗产。娜塔莎说,在上海学习的经历能帮助她回到印尼后,为当地的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做出一些贡献。她告诉记者,回想起在上海半年的留学经历,学校的一切都令人印象深刻,“这或许是我一生中最丰富多彩的经历之一。学校里有一批专业水平高、待人友好的老师,也有乐于助人的同学,还有许多能够有利于我们发挥创造力的设备”。
为何“建筑遗产修复师”的探索落在上海工艺美院?蒲仪军认为,首先上海拥有诸多优秀历史建筑,而上海工艺美院在专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建立64年,手工艺非遗项目和相关的艺术类大师、工作室高度集中。德国、法国等有类似的修复学校,而国内专门针对建筑修复技术的职业教育还是空白。
职业教育中外互动频繁
近年来,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重要指引,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共发展”,一方面利用上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区位优势,将国际非遗带入中国,汇聚各国传统文化艺术家与理论研究者,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推动非遗出海,选择世界闻名的标志性文化场馆作为展示平台,用东方传统工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效能。
上海不少中职和高职学校,早就开启了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华职业学校是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项目美食文化示范交流基地,也是上海唯一的“NPO法人日本料理餐饮和海外普及推进机构日本料理技能认定海外指定机构”。
上图:中华职业学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连续多年合作开展“中华餐饮文化项目”上海暑期学校。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中华职业学校分别与中国烹饪协会和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共建“国际烹饪技艺交流中心”和“上海餐饮国际培训中心”,承担中国对外承包商会对德厨师劳务合作的培训考核工作,2023年培训考核162人。
自2015年起,该校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作开展“中华餐饮文化项目”上海暑期学校,2023年吸引了来自法国、摩洛哥、美国、哈萨克斯坦等 13个国家和地区的526 名学员参加线上学习。中华职业学校副校长林晨旭告诉本刊,今年该项目回归线下,有来自瑞典、英国和爱尔兰等国留学生来到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依靠三星级烹饪开放实训中心和专业师资力量,让外国留学生充分感受淮扬菜的魅力,并上手尝试制作。
未来,外国学生到中国的职业院校留学,将会变得更加寻常。记者|王仲昀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