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上海娱水经济方兴未艾
“侬晓得伐?现在上海人citywalk(都市漫步)已经不行了,天气热起来了,该去cityboat(都市行舟)了!”3月25日,当上海气温超过30摄氏度,网上传出一条视频,“一个超级实惠的地方,就在桂林公园旁边的康健园,有电动船、手摇船,都是 40元一小时”。视频尾段还点评道:“40元就能获得1小时水上自由,这谁能不心动啊?”
上海这座城市,依水而生:一条黄浦江,一条苏州河。水漾的都市,无论大名、小名,也都自古以来带着水的气息:
沪,如今上海的简称,本是一种捕鱼的竹栅。唐代诗人陆龟蒙《渔具诗》序写道,“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有说法,“沪渎”就是吴淞江,而如今吴淞江的上海市区段习惯称为苏州河。
申,如今上海的别称,本指春申君黄歇。他的封地在如今上海这一代,黄浦江也称为春申江。上海嘉定有个地方叫黄渡,意思是黄歇渡江之地。
至于“上海”,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民俗学家仲富兰称,本是吴淞江的一条支流上海浦,且吴淞江还有一条支流下海浦。如今,长江三角洲最东端的国际大都市大名上海市,而“下海”之称,还存在位于虹口区昆明路的下海庙。
上海地名中如此多的江、河、浦、泾、沟、塘、港、浜、湖、淀、泽、荡、湾、汇,显示着这座都市本是水中诞生。而在计然智库顾问、高级经济师施蔷生看来,当下上海,发展娱水经济,堪称方兴未艾!“3月份偶尔几天乍暖之际,已经有市民跃跃欲试。与此同时,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已经于3月25日至30日举行。接下来,到仲春、暮春,一年一度的苏州河龙舟赛、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赛暨长三角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邀请赛等比赛都会依次举行。”施蔷生向《新民周刊》记者介绍之后又道,“然而,单单看到这些已有活动和比赛还是不够的。我觉得,目前的上海,作为国际化的滨海大都市,从发展程度上说,已经在娱水经济上初具自身优势。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地特色,可以勃发出新的经济活力!”娱水经济,将如何为上海努力打造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都市旅游首选地、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做出贡献,为上海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增进力量呢?
上图: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在黄浦江畔北外滩举行开赛仪式。
举办赛事带来人流
江面上,帆影粼粼;夜空中,无人机阵仗颇巨。3月25日晚,2025上海帆船公开赛在黄浦江畔举行开赛仪式。外滩的江堤上,不少中外游人发出慨叹。得见如此壮观景象,真是没有白来。
有背着双肩包的老外眼见着8艘J80级巡游帆船的主帆,不禁慨叹道:“欧加隆、高通、圣戈班、默克……,这就是上海!我喜欢上海!”看他那模样,比正在江堤上游览的许多来自内地的中国游客更熟悉这些国际企业的标识。也正因此,他向同伴说道,到达上海,眼见着现实中的上海与他印象里的上海是一致的,国际范的,在潮流之前的;也又有所不同,有魔幻的一面,超现实的一面,就比如800架无人机在黄浦江上空飞,与江波相映,与浦江两岸各个时代的建筑同辉。
自浦江扬帆,至滴水湖竞赛!3月28日至30日,共有31艘ILCA6级帆船、25艘ILCA7级帆船及30艘J80级帆船参赛,总参赛人数约300人。有媒体评论称,上帆的“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数据显示,在今年参赛的30支J80队伍中,国际队伍主动报名参赛的数量较去年举办的首届赛事明显增加。在施蔷生看来,举办好上帆赛,通过一届一届赛事的举办,必然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帆船赛事爱好者来沪观赛、旅游。这就如在上帆赛之前刚成功举办的2025年F1上海站比赛,直接拉动上海特别是嘉定旅游客流。施蔷生称,滴水湖区域的规划、设计等等,颇费了一番功夫,也通过开发方案国际征集的办法,将滴水湖本身、滴水湖核心区的文旅宜居区等等,打造得堪称世界一流。目前要动脑筋的,该是如何通过赛事举办,进一步提升滴水湖的知名度。“滴水湖的靓丽,已为世人所知。未来,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开发更多诸如体育、游乐的项目,当纳入议事日程。”谈及赛事,施蔷生称,上海应该发挥当代海派文化独特的优势。“比如说举办黄浦江龙舟竞渡,结合端午民俗打造国际龙舟赛事,开发沿岸观赛经济带;也可以进一步开发苏州河赛艇体验,复刻上海划船总会历史场景,设置城市河道赛艇航道。”施蔷生说。
上图:2024“临港·南汇新城杯”帆船赛在滴水湖火热开赛。
而记者了解到,不少人印象中比较土味的龙舟竞渡活动,这些年正焕发出新的活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特别是在沪老外加入到上海的各类龙舟赛事中。2001年,为庆祝苏州河全面整治工作一期工程取得成功,上海市普陀区在苏州河流经该区河段举办了龙舟赛,市民瞩目,但那时参赛者中几乎没什么外籍人士。2005年,普陀区举办“全国龙舟月启动仪式”,这意味着诞生于普陀区的“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邀请赛”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龙舟协会的认可。2009年,赛事升格为“国际邀请赛”,而近年来,不仅有来自俄罗斯、法国等地高水平队伍参赛,本市范畴也出现了在沪外国人组队参赛。比如工作生活在上海的哥伦比亚籍工程师Madi,其于2018年第一次参加普陀龙舟赛,如今已经成为该赛事的常客。
而由上海市教委等主办的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赛,自2008年落户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通海湖,规模不断扩大,之后又衍生出长三角高校外国留学生龙舟邀请赛。据承办方华东理工大学方面向记者透露,2024年的比赛,共有106个国家的留学生前来参赛。2025年,赛事进一步走向成熟。而记者观察历年赛事,与中华传统非遗文化等等活动一起贯穿校园,很大程度上整体提升了长三角各高校学子的交流密度,也整体提升了长三角各高校的知名度。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通过社交媒体将参赛照片发到国内,也吸引了国内的学弟、学妹前来中国。
打造多重娱水佳处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中国诗人徐志摩当年为忆在英国哲人罗素家做客时游览剑桥的情景而做的诗。当年徐志摩将剑桥音译为康桥,一如他将意大利名城佛罗伦萨译为翡冷翠。而如今,有在上海师大桂林路校区的留学生,则感受到上海的“康河的柔波”。也就是与学校毗邻的康健园中的city boat。
巧,上海的另一处cityboat也与师范大学为邻,即位于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附近的长风公园内,其银锄湖上有各种划船项目:有电动船,也有手划船。如果嫌这些泛舟项目不刺激,则亦有皮划艇项目可以尝试。记者在长风大悦城楼顶的高登公园跑道俯瞰,则是一派全新的能够将银锄湖尽收眼底的视野。
上图:长风公园槊果水上运动中心内,爱好者体验桨板运动。
长风公园是上海较长时期不断变化水上项目之地。施蔷生分析,就上海来说,娱水经济启动其实是较早的。“浦东三甲港海滨度假乐园建成多年,其实在乐园建成以前三甲港旅游项目已有一些开发。”施蔷生说,“我觉得,现在需要在此基础上升级,比如川杨河张家浜到世纪公园这段水域直到三甲港,未来完全可以再发展一些游艇活动。我们知道,苏州河上已经有不少游船,比如媒体报道,3月21日,苏州河游船于普陀昌化路码头独家推出‘千树樱花专列’游船,游人可以在船上饱览一条长900米的樱花步道与苏河碧波相映成趣。而假设我们开发保留完好的石库门街区,打造弄堂微型水巷游船系统呢?是不是能够开发出可与新天地、张园等媲美的亲水项目?”
即使是已有的在“一江一河”上的游船项目,也不时多有微调。上海久事苏州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新近推出15分钟短航线,成人票每位30元,宣称“用一杯咖啡的价格与时间即可饱览苏州河的核心风光”。而全年运营航班超两万次、接待游客超420万人次的浦江游览运营航班,也多有出新。自前些年有人包船举办婚礼、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等同学年会等以外,2024年,“大世界演艺”号首航!戏剧派对、卡司音乐会、偶像演唱会、次元演艺秀、游船专属沉浸式游戏剧等,于此与江景游览体验相结合,堪称黄浦江游览的一大新的消费场景。
施蔷生认为,从文旅融合的视角看,上海作为位处江南依水而生的国际化大都市,不仅有“一江一河”,也是一座海洋城市,从娱水经济的角度看,有许多潜力可挖。比如“大世界演艺”号这样的浦江游览船,与从位于虹口的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到发的国际邮轮可否对接?吴淞口的国际邮轮码头怎样与上海这座城市有更多内在连接?
上图:长三角高校留学生龙舟赛已成沪上龙舟赛一大品牌。
目前,诸如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玛雅海滩水公园等等乐园内,都不乏冲浪模拟器等设施。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由于主题不同,海昌乐园的冲浪模拟器设施比玛雅要大许多,而玛雅的玩水设施比海昌多。海昌胜在有一些表演。在施蔷生看来,这些既有的与水相关的乐园都有亮点,但如今上海还可开发水上运动综合体。“假如在前滩区域建设含冲浪模拟器、水上攀岩、透明泳池的垂直运动中心,是否会很有吸引力?还有诸如在临港新城可开发结合潮汐发电科普的互动式主题水上乐园!”
今年2月,位于崇明岛的漫屿户外营地推出一条“水上观鸟”路线,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之旅。“当时正值鸟类在崇明的越冬期,大片芦苇荡内聚集了各种各样的鸟类,而这条路线能够让游客在感受水上运动魅力的同时,也近距离观赏各类珍稀鸟类。” 户外运动营地负责人杨敏玮称,“以前只能远距离拍摄,游客感觉不尽兴。这次,有游客就说,到崇明不仅能体验水上运动,还能多角度记录鸟类的自然状态,真是特别好的体验。”而施蔷生表示,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比如长江口湿地观鸟航路,设计生态游船线路串联九段沙、崇明东滩等自然保护区。“针对不同客群,打造不同特色的娱水项目是必须的。我还在想,如果在淀山湖设置水生态课堂,开发透明底船观测系统,打造长三角青少年水环境保护教育基地,会怎样?”
上图:崇明乘舟观鸟。
提升依水城市能级
施蔷生考察了一些国家的娱水经济情况,感觉上海在亲水、娱水方面还有许多可以提升城市能级之处。原本是江南水乡的青浦,由华为入驻练秋湖畔,当地必然会导入一些人口,且许多都是青年才俊,需要接一接江南鱼米之乡水的灵气。“我曾在华为位于广东的松山湖基地畔徜徉,那样的感觉,有点儿欧洲,有点儿岭南;如今,在练秋湖,感觉当然会有所不同。相信这江南之韵,一定也非常吸引人。”施蔷生认为,从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的角度去看,上海黄浦江两岸,可抓住世博会概念、世界会客厅概念、世界城市概念,将北外滩与陆家嘴二期结合起来,打造娱水经济地标。“我觉得国内外一些城市的经验,上海都可以借鉴。比如珠海围绕海中渔女雕塑做文章,新加坡则有鱼尾狮雕塑,哥本哈根有美人鱼雕塑。我总畅想,如果上海借鉴新加坡滨海湾模式,在徐汇滨江打造融合灯光秀、水上影院、漂浮餐厅的夜经济带,是能够实现达成‘24小时滨水生活圈’的。”而如今的青浦,某种程度上在达成施蔷生的畅想。比如青浦有“最美水花园”之称的金泽镇淀泖湖群资源,自2022年4月开始生态治理建设之后,如今已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已成“蓝色珠链”。登上水城门远眺,蜿蜒的环城水系步道尽收眼底,春日的美景在眼前徐徐铺展,满是蓬勃朝气。施蔷生的朋友胡总即在属于“蓝色珠链”的葑漾湖开设生态之旅俱乐部。在这一水域面积堪比杭州西湖的所在,大人小孩可以练习划皮艇,也可以到湖心的梅花岛观鸟。“现在,岛上鸟类很多。有一些志愿者会定期上岛清理捕捉鸟笼和鸟粪等。”胡总介绍。
淀山湖畔,诸如金泽镇的东西村、双祥村等,都推出水岸露营。帆船、桨板、皮划艇,金坞半岛水上运动基地,能让帆船小白秒变“船长”,桨板划进翡翠湖面,皮划艇上掠过白鹭身影。专业教练全程护航,无需经验也能解锁水上速度与激情。
“一旦水上消费能级提升,高附加值的水上体验项目,一定会带动如潜水培训、帆船租赁等高附加值水上体验项目,刺激体验式消费,拉动文旅、体育、餐饮等产业增长。”施蔷生还分析,“由此,驱动产业协同,串联水上装备制造、数字技术——VR/AR水娱乐、会展服务以及国际赛事承办等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位于金泽镇金商公路的上海美帆游艇俱乐部,已有20多年历史。除了娱水项目以外,据该俱乐部工作人员江先生向记者介绍,俱乐部近年来也扩大产品线,形成一个以帆船运动休闲为特色,兼具其他运动项目及配套设施的体育旅游休闲生活体验平台。今年,诸如诺卡拉全国锦标赛、百帆迎客帆船赛、桨下江南水上马拉松等赛事即将举办。届时不仅会吸引到上海市民前来观赛——据近些年青浦区的赛事经济趋势来看,长三角诸如浙江嘉兴、苏州吴江等等地方的人们会与青浦有更多交集。如果未来相关赛事跨省进行,或许能更具影响力。
上图:位于德兴的森泊水乐园一年四季开放,春夏秋冬可玩水。摄影/姜浩峰
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角度去看,以长江口、杭州湾为核心,联动舟山群岛、太湖流域,还能打造跨省市水上旅游环线——沪杭运河古驿游等等。记者不久前在湖州德清市发现,原本此地主要接纳长三角一带暑期农家乐游客,而自从森泊水乐园开幕以后,这一大型的室内空间水乐园,实现了一年四季室温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无论冬夏皆可玩水。由此,也吸引了更多的四方来客。不少游客飞抵上海后,从虹桥枢纽出发,坐高铁到杭州再换乘至德清,看似略有繁琐,其实用时不过一小时多一些。施蔷生分析,我国东北地区都已经打造了大型室内温泉项目,因此在环太湖流域出现一些大型的水乐园不足为奇。而湖州本身处于江南水乡,类似的地方还有苏州,甚至启东等地。
施蔷生说:“通过‘高铁链城、碧水链心’的发展模式,让太湖重现‘舟楫如梭、市井相连’的盛景,打造世界级湖泊经济创新样板。对于上海来说,则能实现标准输出基地,亦即探索水域安全管理、滨水空间开发等模式,为长三角城市提供经验借鉴。这其实也是另一个角度的提升依水城市能级。”主笔|姜浩峰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