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拆弹将军”景在平

日期:2013-03-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动脉瘤就像无解的“深水炸弹”:爱因斯坦和李四光教授都是因腹主动脉瘤破裂而猝逝;戴高乐总统则是因为胸主动脉瘤破裂而提前一年猝逝,痛失了与毛泽东预约的重要会晤;排球名将海曼和朱刚,都是死于动脉瘤突发破裂。
 
 
主笔|胡展奋
 
    最初听说他是“国宝级人物”,不禁下意识地撇撇嘴,这年头“大师满地走,国宝频封喉”,谁知道呢。
  直到见面、直到深谈,才肃然起敬:他面对的病,因为总是猝死而比癌症还可怕。他精湛的医术,因为国内唯一,国际领先而饮誉世界。
  他就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主任、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人称“拆弹将军”,被公认为“国家腔内血管外科奠基者”的景在平教授。
 
 
恐怖的“深水炸弹”
 
  景在平中将专拆人体“深水炸弹”。
  并非夸张,人体内确有“炸弹”,不定时的“炸弹”。说人体内最可怕的疾患是癌症,差不多是一种幼稚的说法,事实上与“深水炸弹”比,癌症还真是一种“绅士”的、“事先打招呼”的绝症。
  但“深水炸弹”不。往往,你正在演讲、正在唠嗑、正在散步,甚至,正在缱绻或酣睡,“深水炸弹”却突然起爆,大动脉出血,即使在抢救室、在手术台,你的血压也很快归零,笑容也顷刻凝固,再高明的医生也只能眼睁睁地看你瞬间撒手人寰。
  景将军回忆,一著名大国企老总,知道自己身怀“炸弹”(升主动脉夹层)而遍医无效,后因胸部剧痛求诊于“长海”,然而刚住进病房“炸弹就爆炸”,景将军赶到,眼见其血压缓缓下降而只能进行最后的彼此心领神会的对话:“将军,现在就手术,生还率是多少?”“很渺茫。差不多一移动,您就走了……”“那么,我们永别了”“永别了……”
  又一起突发的“血管猝死事件”。民间流行而不够严谨的叫法:“动脉瘤”,临床将其分为六大类的“血管外科疾病”,其中主动脉扩张病中的“动脉夹层”最具“炸弹”特性,高血压、动脉炎、血管硬化等都可在短期内导致主动脉破裂,大出血造成患者死亡。
  所谓“动脉夹层”,是指由于血管内膜局部撕裂,受到强有力的血液冲击,内膜逐步剥离、扩展,在动脉内形成瘤状的“真假两腔”,从而导致心衰、晕厥,甚至突然死亡,多数患者同时伴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拿水管来比方,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一旦内膜层撕裂,如果没有恰当和及时的治疗,
破裂的几率就非常高,它发病率高,手术效果差,死亡率高,是医界公认的“高压线”,其最凶险处,用景将军的话来说,就是“传统开胸术或开腹术在大动脉瘤破裂时往往来不及解剖出动脉瘤,患者就因为大出血而走了”。
  爱因斯坦和李四光教授都是因腹主动脉瘤破裂而猝逝;戴高乐总统则是因为胸主动脉瘤破裂而提前一年猝逝,痛失了与毛泽东预约的来年会面的千载良机;近一些的名人有海曼和朱刚,一美一中,一女一男,但都是青春韶华,都是排球名将,都是死于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突发破裂。
  死于动脉瘤的名人名单还可以开出很长的一列。问题是,开胸术或开腹术治疗大动脉瘤既然死亡率太高,为什么就不能考虑用“微创”的手法,“四两拨千斤”呢?事实上,国外有众多的专家早就投身其中,但是,升主动脉解剖学特点复杂,前有冠脉、瓣膜、心脏,后有供应脑部血供的颈、椎动脉,加之升主动脉夹层的危重性,国外的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甚至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太多的患者当场殒命手术台,这使得升主动脉夹层被喻为腔内微创治疗的“禁区”。
  值得庆幸的是,有人就是为打破“禁区”而降生。
  1997年,年龄刚过四十而自称“外科小子”的景在平“出手如电”地抓住了大动脉瘤腔内微创治疗的先机,率先在国内完成了第一例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第一例胸主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第一个形成了“腔内隔绝术”的概念并首篇发表于《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开放了第一个腔内移植物专利,举办了全国第一届血管外科主任腔内学习班。
  “主动脉微创”终于在亚洲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意味着,再有爱因斯坦这类“地球级人物”发病,他们就能得救了!
  有鉴于景在平做出的重大贡献,国内2007年举办了“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十周年纪念活动”,媒体的专题报道首次透露了这一高端技术在中国生根开花的过程。人们事隔十年才知道,当年在无器具、无技术、无经验的“三无”条件下,景教授遍寻世界,终获德国两位教授的“国际共产主义”支持,他们自带器具、自带技术、传承经验,支持景在平将军完成了中国首五例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换句话说,原先开膛剖腹、而且生死难测的大手术,已被景在平简化为只在大腿附近切一个2厘米的小口子,再将腔内移植物从动脉导入,慢慢送至“瘤体内”就能把死神“摆平”——在业界,这是一件天大的事。
  因此,当美国波士顿公司总部获悉这个消息,并询问亚洲和中国总部关于“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现状和前景时,得到的答复却是:“中国尚不具备开展大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条件。”美国总部反问:据可靠信息来源,已有五套特种器具从欧洲绕道进入中国上海,且有一位年轻的中国专家已完成“首五例腔内隔绝术”,已经有如此重大的突破,我们不明白你们所说的“条件”是指什么?
  此事当时虽则在行内传为一时笑谈,然而景在平在任何时候都不敢轻言“辉煌”,动脉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仍然杀机四伏,步步惊心。
  “一个失手,就是一条命!”他常常这样说。
  拿景在平教授近年来抢救成功的两例患者来说,一位是上海的李志新,另一位是来自南京的施克。两人都曾因大动脉瘤在当地大医院就诊,前者行过剖腹手术,后者行过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但都走了弯路,又都继发了动脉瘤破裂,并及时转到了景教授的血管外科。
  血管外科刹那间就成了战场。景教授一接到急救呼叫,立刻边奔跑边打手机急调手术团队人员,团队人员完全是军人速度的紧急集合,火速进入快速而恰当的腔内隔绝术,简捷而微创地从腔内封住了大动脉瘤的破裂口,做了恰当的术后处理。
  术后景在平教授谈体会时反复强调,无论救治过程中有多少关口,要害关口就是止住动脉瘤破裂大出血,更要“及时止住”。 “及时”就是指动脉瘤破裂先兆(胸痛或腹痛)时就应分秒必争,病人和家人首先要争,要直接送到有经验的专科中心,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弯路往往就痛失良机。
  “及时”更是指动脉瘤未破裂时尽早治疗。“治未病”这句名言,对大动脉瘤患者而言应叫“治未破”。“止住”就是止住血,止住血才能抢下命,抢下命才能救出命,救出命才能慢慢生出命。
  景教授和他的团队对这样的患者群体就是这样理解生命的。当李志新和施克康复出院时,所有的鲜花、笑脸、谢语、握手和热泪都是从那“简捷微创”和“及时止住”衍化而来。医者直面生命,医者珍爱生命,把握时间,要紧处就一呼一息之间。
  景在平的“简捷微创”之法,被无数患者誉为斗得过阎王的“抢命之法”。
 
 
吟诗决战“生死场”
 
  当景在平将军的成就举世瞩目后,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要知道他更多的个人资讯。
  他是山东邹平人。邹平人杰地灵,古往今来群贤辈出。战国时,思想家陈仲子创立“於陵学派”,为战国时期六大学派之一;秦汉之际,伏生传《尚书》,被历史学者称之为尚书再造;魏晋之际,古代数学泰斗刘徽作《九章算术注》,奠定了中国古代数学领先世界的地位;晚唐段成式作《酉阳杂俎》,内容广博,闻名中外;北宋名相范仲淹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为其“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近代硕儒梁漱溟20世纪30年代在邹平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长达七年的乡村建设实验,因此邹平是全国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的农村调查点,1986年以来,外国学者先后访问邹平达1000多人次。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专程来邹平进行考察访问。
  一句话,邹平乡俗重读书,是公认的诗书之乡、礼仪之乡。多年后,景在平对我们说,家乡虽然穷,但是极其尊重读书人,他原来的理想是当个作家、诗人,可见当年所受熏陶之深,亦可见当年儒风文风之盛,让他更想不到的是,他当年酷爱的文学和字画后来居然不知不觉地与他所钻研的医学相濡以沫,互为表里。
  最典型的成就就是他的“文化建科”。
  在“二军大”,在“长海”,关于景在平以“文化”建科的说法不但由来已久,而且也很为同道、同行所认可。但当我们具体了解时,景在平教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为什么要提‘人文关怀’?为什么要提‘文理相通’?是不是我们大力提倡的,正是我们很缺乏的?为什么医学生都必须从理科招生?科学的美都只能通过物质化的东西(如学历证书、学位证书、获奖证书和各种荣誉证书等等)来体现吗?”他坦言,他也很困惑。他常说“医者乐诗”,一是他自己的实际工作的点滴体会,二是他建设学科和锻造团队的一种精神指向。
  有一位来自厦门的85岁的老红军严高明老前辈,他患有两个腹主动脉瘤,呈葫芦状,大的靠下,威胁生命,小的靠上,紧贴双肾动脉。他年事已高,若给他做大手术,很可能吃不消。若为他行微创腔内隔绝术,腔内移植物会因那个小动脉瘤占据了正常瘤颈的位置而无法按常规锚定。景教授若有所思并有些得意地描述说:“在为他谋划手术方案的那些日子里,我脑海中不时飘过一些诗句:‘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年深异境犹吾境,身入他乡即故乡’。飘着飘着,茅塞顿开。对啊,为什么不把小动脉瘤当常规瘤颈用呢?‘且把襄阳当洛阳。’我从那些诗句里化出了这么一句,化出了一条思路。抓住了主要矛盾,既解决了瘤颈问题,又彻底隔绝了威胁老红军生
命的大动脉瘤,根除了其破裂的后患。老红军享受到了腔内微创治疗的效益,至今还参加门球比赛呢!”
  还有一位来自济南的钱士伦患者,患有主动脉弓右弓转位畸形和巨大的夹层动脉瘤。景教授深沉地回忆道:“我为他行微创腔内隔绝术,是在我们2003年“腔内血管学”国际大会上作手术示教。


  国际公示,这个现场压力太大了!记得他的夹层动脉瘤腔特别大,把他原来的主动脉真腔压得特别细,我花了很大气力和很长时间无论从上臂和腿上都

无法将导丝穿入其主动脉真腔,上下两方向来的导丝都很容易滑入巨大的夹层动脉瘤腔内。说来你难以置信——当时我脑海里居然幻化出了一个很美好的诗境:‘闲将柳带,试结同心’。对啊,从腿上导入一个‘圈套器’,与从上臂来的导丝在巨大的瘤腔里相互碰接,相互牵连,一旦‘同心相结’,就实现了贯穿导丝于主动脉真腔的梦想。手术难题迎刃而解,手术大获成功,巨大的夹层动脉瘤被完全隔绝!手术室里情不自禁的掌声和会议转播大厅里情不自禁的掌声同时爆发,‘同心相结’。当时一位美国来参会的血管外科老专家对我说:‘很少有人拿这么难的病例在国际大会上作直播示教。这是个大陷阱,很少有人不掉进去。可喜的是你掉下去了,可你又爬上来了。’真心地感谢唐代那位美少女(我对那位无名氏词作者的臆猜)用她那闲弄真情的‘柳条’把我从这个大陷阱里拉了上来
。”
  “附庸风雅,用一两句诗词点缀一下文章是常有之事,但从诗词中化出思路解决实际问题当下确不常见。”
  凡是采访景在平中将的记者无不作如是想。
  而景在平将军对这类褒评常以谦谦君子的自信作出回应:“每个人在自己的专业工作中肯定都有自己的‘思源’,据我知道,爱因斯坦教授常从拉小提琴中‘启思’,杨振宁教授‘思竭’时常钻回到唐宋诗词中去,苏步青教授甚至是一侧大脑半球研数学,另一侧半球出诗词。我的文学修养,虽然未入殿堂,但在学习中认识到,现代外科手术是从西方来的,古诗词是我们老祖宗的。我不敢讲血管外科手术是所有外科手术中最具挑战性的,但我敢讲古诗词却是我们民族文苑中最鲜艳的奇葩。大动脉瘤手术和古诗词这两样东西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隔得很远,但从生物学角度看,隔得越远的东西杂交出来的生命力越强。依着这个杂交的路子,我脑海里也偶尔飘出过‘闲云’一朵:医技穷时乞诗思,文道医理总相启。一枚钱币两个面,医林深处觅小诗。”
  将军决战,既是战场,又是临床。不知海之深,请看山之高;景在平教授在血管外科,尤其是在大动脉瘤腔内微创治疗领域的路,谓其“高路入云端”,毫不为过,这高路不仅体现在他已获得的多项国家级的医疗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还体现在他荣获的上海市领军人才,全军科技之星,和他对未来“后腔内时代”的高远眺望。
  景在平,民之救星,国之瑰宝。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