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澄明之境,雅舍和风

日期:2014-10-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她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图式,描绘那些今天已经淡出视野的生活器物,营造出一个个朴素和谐的场景。
撰稿/王明明
 
  认识赵澄襄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那年她从遥远的广东来北京出差,一天和人民日报的同行来画院组稿,她当时是汕头特区报的美编,于是对赵澄襄有了初步了解,知道她业余时间写作画画和剪纸,那阶段她的创作是画画剪纸平分秋色,到了90年代中后期,她主要精力转移到国画上来,逐渐地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
  此后,赵澄襄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一批以“雅舍和风”、“旧日情思”、“吾乡吾土”等命题的系列作品,尤其是她的作品在《国画家》、《美术观察》、《江苏画刊》等杂志刊出后,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2001年,赵澄襄来到北京画院,在我的工作室开始了学习和创作,一年之后,在“传承与创造——北京画院中国画高级创作班作品展”上,她的几幅作品颇受好评。她的作品不管是笔墨清雅的小写意,或是色彩浓郁的重彩,都飘荡着现代感和文化气息,一眼便能辨识她的作品,这是非常难得的。
  赵澄襄的作品能够形成强烈的个人风貌,达到较高的艺术品位,这和她的文化修养及生活积累不无关系。她热爱传统文化,向往早年百姓朴素安宁的耕读生活,她生活的环境又是在南海之滨有着独特文化氛围的潮汕,家族里长辈是读书人,童年视野里是文人气书卷气交织着浓郁的民间乡土味的生活情境,这些对赵澄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她的作品里,画家阐述着对乡土的眷恋,展现出对读书人自在自足生活状态的喜爱,表达对逐渐式微的民间艺术的追怀。在《时光的声音》、《闲读诗书图》、《思念茶坊》、《昨日的足音》、《岁月怀想》等作品中,她用画笔呈现出上述的情结。她的这种艺术理想和文化自觉的形成,与其有着多方面的修养是密切相关的。
  赵澄襄作为老三届里的小字辈,在一个小山村当了六年知青,四季的艰苦劳作,乡村的生活体验,民俗民风的浸润,使她延续了儿时便已萌芽的乡土情怀。在农村,她已开始自学绘画和剪纸,而那段时间对剪纸的痴迷,又在其中发现了镂空之美,懂得了提炼黑白关系,触摸到了平面构成规律,对日后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回城后,她在工作之余除了美术创作外,还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并开始散文随笔的写作,利用出差和出国的机会走进各地博物馆美术馆,独立思考和写作,可以说更是“辅佐”了绘画。
  赵澄襄的作品,不仅有画外文思,而画里又有着真诚的情怀,她的画和文章一样,没有丝毫做作和堆砌,都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她从童年感受并积淀下来的情愫,通过画笔传达到观众心里,引发共鸣,而她自己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她的乡情相思作品系列,灌注了对乡土的真挚情感,我们在她的《隔窗望乡情》、《今夕何年》等作品中,看到她对往昔百姓生活的怀念,她运用自己的语言和图式,描绘那些今天已经淡出视野的生活器物,营造出一个个朴素和谐的场景。
  看赵澄襄的作品,你会发现她是一位具有创造力的画家,她把这些乡情题材里静态的物象,进行非常个人化的表达。她在民间斑斓的色彩里提取出符合她的画面需要的大红大绿,而让这些大红大绿包括红和黑以及金银色在宣纸上碰撞,是需要讲究的。她匠心独运,变化组合,由此产生了令人欣喜的雅俗共赏的效果,以至于作品在社会上被不断盗版或随意取用,这也从侧面佐证了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她还擅长以现代构成手段布局画面,产生了视觉冲击力和空间感,比如那些轻度变形的桌椅屏风等,它显然不是现实中的合理现象,但是感觉很舒服,因为有着艺术的合理性。这些作品呈现出来的东方情调是显而易见的,而画中又有现代的感觉,符合今天人们的审美心态和眼光,也收到了如吴冠中先生提倡的“专家点头,群众鼓掌”的效果。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