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正文

马上消金牵头编制IEEE金融大模型标准 展现科技实力丨马上消金

日期:2024-11-1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自ChatGPT引起广泛关注以来,全球大模型竞争正日趋激烈。作为大模型落地的重要领域,金融业也在前瞻性谋划和深度参与大模型相关技术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金融科技整体竞争力都处在世界前列,随着大模型竞争打响,我国金融业进展如何?从日前全球知名科技刊物《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发布的最新榜单中或可找到答案。

  中国金融大模型科技创新成绩斐然

  数据显示,在全球金融机构大模型专利创新领域,中国申请量(已公开,下同)达 1909 件,占比超 75%。

  从专利申请量来看,12 家中国金融机构进入全球 TOP 20,其中,蚂蚁集团、平安集团、中国工商银行位列前三,大模型领域专利申请量分别为474、327、290件;另有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马上消费金融、微众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5家机构进入TOP10。

  与榜单相印证的是,中国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对大模型的研发和布局。例如,国有大行率先发力,工商银行建成同业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千亿级AI大模型技术体系;建设银行启动“方舟计划”,推进金融大模型建设工程;作为科技机构代表,蚂蚁集团的百灵大模型已通过国家备案,重点打造智能生活管家、金融管家、健康管家“三个管家”;马上消费金融发布了全国首个零售金融大模型“天镜”,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

  大模型正帮助金融机构在多个业务层面实现降本增效。例如,据工商银行2023年年报披露,其首个基于大模型的网点员工智能助手上线,提升网点效能,全年运营领域智能处理业务量3.2亿笔,比上年增长14%。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了多项大模型相关标准制定工作。马上消费金融牵头编制的IEEE金融大语言模型技术要求标准获批立项;清华大学、中关村实验室、蚂蚁集团等机构联合撰写的《大模型安全实践(2024)》白皮书日前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正式发布。

  业内专家认为,对于大模型这样一项具有颠覆性的新技术,制定标准则是规范、推广新技术应用的必经之路。中国企业积极投入标准制定工作,不仅是科技实力的体现,也将引领全球大模型技术在相关业务领域的发展趋势。

  金融大模型仍有广泛发展空间

  领先的专利数量、多元的应用场景、积极参与标准制定……种种迹象折射出中国金融机构强大的数字金融技术自主创新力量。这与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数字金融等顶层设计是分不开的。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明确了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在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

  具体到金融行业,作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之一,数字金融的迅猛发展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金融机构也纷纷加大对相关领域的投入和转型力度,大模型、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不仅有效提升服务效率和普惠性,还助推金融产品和服务多样化。

  往后看,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有望迎来更多政策催化。多位专家表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确保我国在国际博弈主战场上占据优势的关键一招。 “百年变局下,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各国之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竞争。后续应重点关注创新领域的机制体制改革。”德邦证券研究所所长程强表示。

  金融业发展数字金融也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后续,金融机构将持续探索包括大模型在内的更多前沿技术赋能相关业务场景,更好地构筑金融行业新质生产力、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业已成为大模型乃至更广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和金融强国战略高地,而金融大模型将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高效促进金融行业营销、服务、产品、数据分析利用水平全面提升的同时,赋能实体经济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