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登台, 彻底治愈癌症还有多远?
记者|沈林
日前,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发布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癌症发病率约为278/10万,也就是说,平均360人中就有一个癌症新发患者。在此基础上计算,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约380.4万例。其中,包括肺癌在内的胸科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死因。
11月2日,上海市胸科医院联合上海市医院协会与布拉格大学医院合作举办的“首届中国东欧胸部疾病国际论坛”开幕。来自世界各国的近800位心胸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围绕胸部疾病诊疗领域,就中国癌症发病现状、肺癌精准治疗、肺癌耐药、免疫治疗、胸外手术及麻醉进展、肺移植发展、肺癌新分期等前沿热点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论坛的召开,也为许多癌症病人带来了振奋人心的新技术、新疗法。
免疫治疗带来新希望
肺癌的免疫治疗是现在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前,一项针对中国患者的三期临床研究首次证实,免疫治疗药物PD1抑制剂在中国人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标准化疗,东西方人群无显著差异。“CheckMate 078项目是全球首个以中国人群为主的免疫治疗Ⅲ期临床研究,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中国人群的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CheckMate 078项目研究者,胸科医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告诉记者。
免疫治疗,通俗地说,就是靠激活人体自身免疫来对抗癌细胞。人体T淋巴细胞有一个受体,叫PD-1,身体很多器官的细胞表面分泌一个蛋白,叫PD-L1。两者结合后,T细胞就不会对这些器官进行攻击,这是身体正常的免疫保护机制。为了逃避T细胞的攻击,有些类型的癌细胞表面也分泌PD-L1。PD1抑制剂是一种拮抗PD-1的抗体,两者结合后这种免疫保护机制就被解除,T细胞就能识别和攻击癌细胞了。
8月底,首个PD1抑制剂在我国上市,被看作是我国肺癌领域治疗新的里程碑。“免疫治疗的最大优点就在于高效、低毒。”陆舜教授表示,“和目前已有的治疗方案相比,它的效果要优于化疗。”
“相比于靶向治疗与基因的密切关系,免疫治疗与基因、肿瘤微环境、人体免疫状态和肠道菌群四大维度都息息相关。因此,目前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仍然是少数,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找到最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 陆舜教授指出。对于肠道菌群的研究或许是一个突破口,“近2年来,我们与国内多中心合作,已经初步建立起肺癌免疫检查点临床样本数据库,并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代谢分子谱、肠道微生物菌群动态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并找到了和西方研究成果不同的差异点。”
同时,陆舜教授也希望在早期肺癌领域中,免疫治疗也能发挥作用。“晚期肺癌的临床用药目前还是太少了,而且会产生耐药等问题,在晚期肺癌的研究再怎么进步,都不如在早期将其治愈。”
“手术是早期肺癌最普遍的治疗方法,但部分病人会再次复发。如果我们能在早期病人手术前就对其进行全身或者局部的免疫治疗,或许有望增大根治肺癌的机会。” 陆舜教授对自己的下一个目标,充满期待。
放疗精准治疗早期肺癌
放疗大家都不陌生,是肺癌治疗的三大核心手段之一。 “放射治疗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近二十年来,由于肿瘤生物学、计算机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放疗有了快速的发展。比如过去治疗早期肺癌可能需要1个半月,但现在只需要四五次照射,即可完成治疗,而治疗的精确性也比以往有显著地提高。”胸科医院放疗科主任傅小龙向记者介绍。
数据显示,肿瘤患者中约70%需要接受放射治疗,这其中的70%放疗是以根治为目的的;在所有接受放疗的肿瘤患者中,有35%-40%的患者得到了治愈。不过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放疗是针对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其实不然,“放疗其实是‘隐藏的手术刀’,就胸部疾病来讲,它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肺癌,以及适用于各个分期的肺癌,不仅仅局限在晚期患者。”傅小龙教授表示,对于那些无法耐受手术的早期肺癌患者,“快、准、狠”的立体定向放疗可达到与外科手术同等的根治性疗效;对于局部晚期不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联合同步化疗则是目前标准的治疗方式;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放疗越早参与,越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即使是广泛期的小细胞肺癌,研究显示在化疗有效的基础上,胸部放疗也能进一步延长疾病控制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不久前,傅小龙教授接收了一位78岁的男性早期肺癌患者,由于他的肺功能较差,且主观上对手术治疗有所顾虑,最终由傅小龙教授及其团队为其进行了立体定向放疗,治疗效果良好且没有给患者带来不良反应,治疗团队收到了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感谢。
精准治疗越来越重要的当下,在放疗领域,胸科医院引进了世界领先的光子治疗设备,能够应对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的精准放疗。2017年,傅小龙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肺癌精准放射治疗关键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荣获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研究成果业已推广至全国16家三甲医院。
在首届中国东欧胸部疾病国际论坛上,放射治疗也有了独立的分论坛,成立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当选该专委会主任委员的傅小龙教授表示:“这是为全国放疗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和机会,也能够为缩小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和技术差距做出贡献。”
诊断治疗“一术即成”
早期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但对于那些心肺功能差、高龄或其他原因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肺癌微波消融术或许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肺癌微波消融术是肿瘤的介入治疗方法之一,一方面利用热效应高温原位灭活肿瘤细胞,另一方面利用其非热效应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作用消灭肿瘤细胞。
今年4月,一位83岁的高龄病人来到胸科医院,已经做过两次肺部肿瘤切除手术的她又出现了肺部结节,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在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指导下,呼吸内镜室主任孙加源及其团队为病人成功施行了“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精确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及微波消融术”。整个手术历时1小时20分钟,诊断治疗一气呵成。病人苏醒后便被送回了病房,术后24小时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出血,微波消融范围充分覆盖病灶部位。“这一治疗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无创、安全,手术操作在人体支气管的自然管腔内进行,避免了气胸、出血、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治疗安全性大大提升。”孙加源主任如此解释。
不仅如此,“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由电磁导航系统和支气管镜技术相结合,在‘GPS’定位下,能够实现早期肺癌的精确检测、精准治疗,它既能为肺外周结节手术前提供明确的诊断,更能为那些无法手术的患者提供同样疗效的精准治疗。”
目前,韩宝惠教授正在领衔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重点专项研究:基于国产电磁导航系统的早期肺癌精准诊疗技术集成解决方案研究,预计将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基于电磁导航系统的早期肺癌精准定位、诊断、治疗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