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这个团队向截瘫发起挑战

日期:2018-12-0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脊髓损伤的修复,是骨科及神经疾病领域乃至整个医学难题中金字塔之顶的课题之一。全世界的科学家团队,都希望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上有所突破。
作者|黄 祺

  截瘫,一种人们谈之色变的严重疾病,至今还是医学上难以攻克的世界难题。

  最为我们熟悉的截瘫患者,是运动员和明星。体操运动员桑兰、排球运动员汤淼、“超人”扮演者克里斯多夫……还有更多普通人,也和他们一样经历着痛苦和不幸。

  截瘫多数是因为意外伤害时脊髓神经遭受重创导致。人的脊髓,如一团绵软的豆腐,“豆腐”里是难以计数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支配着人体的所有活动。脊髓损伤多数导致不同程度的运动或感觉障碍,严重的可以造成截瘫,是一种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的疾病。

  脊髓损伤的修复,是骨科及神经疾病领域乃至整个医学难题中金字塔之顶的课题之一。全世界的科学家团队,都希望在脊髓损伤的治疗上有所突破。

  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脊柱外科团队,也向这一世界难题发起了挑战。“做医生、做临床医学研究,总是要瞄准最难的问题,才能有前行的动力。”同济医院院长、脊柱外科团队负责人程黎明说。


加入国际团队,挑战世界难题


  同济医院2009年起组建脊柱外科专科团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团队,这些年,团队新闻不断、收获不断。

  2010年建立脊柱脊髓损伤研究所,与UCLA孙毅教授合作开展脊髓损伤干细胞再生修复研究;2013年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与UCLA的Michael Sofroniew团队合作开展脊髓损伤病理机制研究。

  2014年,程黎明主持的“脊柱脊髓损伤修复重建的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获得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脊柱脊髓损伤修复重建相关生物力学及生物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6年获批首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干细胞与转化研究项目,研究激活内源性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与转化研究。

  2017年与MU的“迈阿密计划”脊髓损伤研究团队合作,计划开展生物材料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前研究,目标是实现临床转化及产业化发展,为脊柱损伤治疗带来新的治疗突破。

  2017年上海市医学会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程黎明获得“上海医学发展系列奖项”中的“杰出贡献奖”。

  2017年骨科入选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018年获批立项建设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如此多的科研项目、科研平台和奖项落户同济医院,是同济医院脊柱外科在脊髓修复领域多年积累的结果。程黎明介绍,虽然脊髓损伤患者绝对数量不算多,但这种疾病给患者和患者家庭带来的痛苦却是巨大的。脊柱外科遇到最难的问题,就是脊髓损伤。以众多的临床治疗经验为基础,程黎明开始带领团队在脊髓损伤修复上,展开临床科研,试图找到更好的脊髓损伤修复方法。程黎明教授组建团队,依托国家级“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美干细胞研究中心”与“同济大学临床转化研究中心”,组建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研究所”。

  研究所与孙毅教授为首的神经科学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在脊髓损伤研究方面取得众多成果,有关脊髓损伤后分子病理机制的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支持;团队使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证明了在中枢神经系统室管膜周围存在具有再生潜能的干细胞,并发现VEGF联合bFGF激活此类干细胞的机制,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Cell》上。

  “我们发现,如果利用一些技术激活具有再生潜力的干细胞,那么这些细胞有望成为修复脊髓神经的材料。”程黎明解释说。团队相关的研究,为利用内源性干细胞修复神经损伤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使得我国脊髓损伤神经修复研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率先实现“外科-康复一体化”


  脊柱疾病,是骨科手术难度最大、康复最为困难的一类疾病,怎样才能让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尽快回到正常生活中,是同济医院脊柱外科团队多年来最为关心的问题。

  传统的脊柱外科治疗,医生仅仅关注手术质量,手术后的康复则交由康复团队,或者,患者根本就不接受康复治疗而出院。但是,这种“散养式”的治疗模式,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程黎明教授说:“一些外科医生往往侧重于手术方案的设计以及实施,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至康复医院接受治疗,这种非同步治疗的方式让手术与康复之间无法兼顾、产生间隙。一方面,患者错过了最佳康复时机、缺失部分功能恢复的机会;另一方面,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康复宣教,就很难认识到并重视开展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从临床治疗中看到的状况,成为了脊柱外科创新的突破口。

  程黎明在同济医院脊柱外科率先提出了“微创化手术,精细化护理,全过程康复”的“外科+康复一体化模式”。“率先提出此种模式,只因为痛心于许多患者因为手术成功而不重视或者不了解后期的功能康复,而失去了痊愈的最佳时机。”

  如今,骨科内部专门设置了运动与神经康复治疗组,拥有6名康复治疗师,将现代康复手段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康复治疗师与外科医生一起出门诊、一起为病人诊断,一起制定治疗方案,一起查房,一起关注患者从手术到康复的全过程。

  不过,创新治疗流程,并非那么容易。医院中,外科和康复科都是独立的科室,要让原本独自工作的团队无缝合作,需要克服重重阻力。现在,同济医院骨科的“外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已经被业内熟知,很多医院前来学习,希望能够借鉴这种有利于病人康复的治疗模式。

  事实上,“外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诞生于“全人”(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强调医生在看病时,不能仅仅看到“病”,而是要看到“人”。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程黎明将社会工作者引入骨科治疗过程,为患者开展心理干预、社区辅导。骨科团队开展了“脊髓损伤患者社区回归计划”,为脊髓损伤患者在心理情感应激干预、家庭矛盾和解、社会福利保障、职业再培训及再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全面得到恢复及发展。

  现在,程黎明团队又开始关注一个新的问题——过伸性脊柱损伤。这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疾病,有的人乘坐汽车时因为一个急刹车,就会引发这种严重的疾病。脊柱外科团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早期的手术干预治疗以及及时的康复治疗,可以很好地控制这种疾病。不过,由于过去受到的关注比较少,过伸性脊柱损伤不为大众所知,很多人没有预防观念,一些人贻误了治疗时机。“最近我就要到社区里去开一次科普讲座,教大家怎么预防过伸性脊柱损伤。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我们医生最希望的是大家不生病。”


同济骨科,厚重积累新突破



  同济医院骨科有着厚重的积累。

  同济医院是1900年由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1907年又创立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由于历史原因,同济大学曾经与医学离别,新世纪之初,医学重新扎根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在原铁道大学医学院基础上重建。2000年,医学院并入同济大学后甘泉医院正式更名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我们有责任传承同济医学精神,也有责任维护同济医院这样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品牌。”程黎明说。

  上世纪90年代,同济医院骨科大师云集,郭荻萍、蔡宣松、俞光荣等名医,带领着骨科快速发展。2009年开始,骨科开始了亚学科发展,脊柱、足踝、关节、创伤、康复五个亚专科各自有了自己显著的特色。

  二十年的努力,骨科形成了以脊柱脊髓损伤的综合治疗、脊柱微创化手术、复杂足踝部损伤及畸形诊疗、老年骨折快速诊治及康复、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损伤的微创及精准治疗等特色。现在,骨科每年的门急诊量将突破10万人次,手术超4000台次,已成为上海市西北地区最大的骨科诊疗中心。

  同济医院骨科还是同济大学985、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建设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住院医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这些年,骨科创新成果不断出现。足踝外科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各种足踝部骨折脱位、畸形疾患的诊治并形成特色,较多临床成果开创国内及国际本领域的先河,成为国际创新性术式。创伤关节外科团队针对老年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全身器官功能低下等特点进行系列研究,提出“多科室协作治疗”“老年骨折患者隐形失血”“老年粗隆间骨折正负性支撑”等概念,使得老年骨折患者诊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当然,没有什么成功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得。程黎明向记者介绍,2009年刚刚开始亚专业建设时,脊柱外科一年的手术量只有十多台。“第一台手术是抢救一名坠楼的精神疾病患者。”程黎明记忆犹新。毕竟,脊柱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只有手术质量过硬的团队,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

  脊柱外科每年手术量900多台,在上海市所有脊柱外科团队中,属于手术量比较多的,这里完成的高难度脊柱外科手术,在所有手术中也占了很大的比例。特别是脊柱外科微创化手术、“外科+康复一体化模式”等特色,让同济医院脊柱外科在患者中间口碑相传。

  除了临床上服务病人,脊柱外科团队还不断朝着临床科研领域努力,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自然》《细胞》等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获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课题6项,专利13项,专著3篇。脊柱外科团队提出“保证重建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脊柱运动节段功能”的脊柱创伤外科干预策略,创新开展两种伤椎重建新术式;率先开展固定管状通道下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并撰写“腰椎退变性疾病微创化阶梯治疗与康复方案”的专家共识;“MIS-TLIF手术规范化方案”的专家推荐;提出“早期损伤控制、全过程康复、干细胞移植”等临床序贯多靶点脊髓损伤治疗策略,以及动员内源性神经干细胞联合生物材料、物理调控修复脊髓损伤的突破性思路。这些全新的治疗策略,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人才,才是决定一家医院、一个科室未来的要素。程黎明表示,近五年同济医院骨科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名,科室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公派十余人赴哈佛医学院、 UCLA大学访问交流。与美国哈佛大学,UCLA大学,德国夏洛特(Charite)医科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9人,近五年在哈佛大学、UCLA大学、埃默里大学、世界骨科大会等开展学术交流127人次。“年轻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医院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样,一个学术平台的国际化和领先性,才可能得以实现。”程黎明说。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