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日经济大棒初显威力
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因日方购岛行为而不断升温以来,中国主要在两方面对日施加压力:一方面在官方层面,中国海军和渔政船只配合外交部门的强硬态度,增加了对钓鱼岛海域的巡航,另一方面在民间层面,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和抗议以及自发的抵制日货行为。从效果上看,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里,经济大棒的威力要远甚于强硬的外交辞令。最新数据显示,日本对华出口重挫14%,拖累其整体出口下降10%以上,超出市场一般预期。这无疑让本已十分疲弱的日本国内经济雪上加霜。由于中国早在2009年就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出口市场,如果对华贸易持续恶化,日方不排除在钓鱼岛问题上进一步松动立场。
中日经济相互依赖是否对称?
在中国国内开始掀起抵制日货的浪潮时,有质疑表示中日经济今天已高度依赖,挥动经济大棒更多的是伤及自身国家经济利益。从传统角度分析,这一观点颇有道理,日本作为发达经济体,在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目前仍要远胜于处于发展中阶段的中国,从传统理论出发,后发国家应当更加有求于工业化国家的先进技术、管理和品牌,因此采取抵制态度无疑于闭关锁国,只会让自己的长远利益受损。
然而在今天的后经济危机的新语境里,全球经济都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和产能严重过剩的低迷局面,换句话说,国际市场并不缺乏优质的商品和精湛的技术,而是缺乏拥有足够购买力并能够消化巨量工业品的消费者群体。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经济体为了争夺拥有庞大人口的新型经济体消费市场,早已是在产业上过度竞争,议价权已经大大削弱。在这样一个买方市场里,拥有一个足够购买力支撑的庞大需求的国家往往比先进技术和产品供给方的话语权更强。中国长期奉行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之所以能够屡试不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过度竞争有很大关系。
具体到中日博弈,日本虽然在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方面拥有世界一流的品牌和技术,然而这些工业品制造领域都早已是美、日、韩、欧等成熟经济体厮杀惨烈的地方,尤其是同属东亚地区的韩国品牌近年来的异军突起,对日本产业的冲击很大。以轿车为例,虽然日系车仍是价廉物美的代名词,但在性价比方面早已失去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在需求为王的过度竞争时代里,中国这一拥有13亿人口且已迈入中等收入门槛的巨大市场,无疑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超强话语权。在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的国际关系名著《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作者强调这种经济上的不对称依赖关系属于国际政治中的权力来源之一,可以用来联系其他外交议题,迫使弱势国家在其他问题上进行妥协。
中国挥舞经济大棒是否合规?
不对称经济依赖关系虽然是一种国家间权力来源,但不可以随便使用。在世界贸易组织主导规则制定的全球自由贸易时代里,成员国经济体间是不可以动辄进行官方贸易制裁的,否则将会被视为规则破坏者,国际形象将大受损害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中国在2001年底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自然受其规范约束,不可以仅因为政治纠纷而对另一成员国实行贸易制裁,这不符合自由贸易的规范。在现实操作中可以看到,中国官方的措辞和举动也是十分谨慎的。针对日系汽车在中国销量大减的现象,中国商务部官员表示,中国消费者有权对日“购岛”表达自己的立场。言外之意是日本品牌商品的滞销是中国消费者的自发行为,受其民族主义情绪影响,并非政府有意为之,不属于官方设置的贸易壁垒。相比较前些年对日出口稀土的配额限制所引发的国际争议,这可视为更靠近国际规范的操作。前段时间中国外交部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国际经济司,其中目的之一也在于研究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和规则建设等有关问题,进一步加强外交行为中的“规则意识”。
日本可能的反应
日本产业界和民众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贸易和旅游受挫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一方面经济低迷和就业不振将使相当一部分民众尤其是产业界人士反思对华策略,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改善对华关系,另一方面右翼政治家会在强硬的中方反应上继续大做文章,努力将中国塑造成不守规则、日益蛮横的国家,激起民族主义情绪并争取选票。然而如果中日经贸关系长期滑坡并影响日本国内产业利益和就业机会,那么即便是右翼政治家也不得不考虑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因为在民主政治中,国内经济和就业始终是左右选战的关键性议题。在中国的强硬回应以后,日本不大可能就钓鱼岛问题采取进一步措施,毕竟中日这两个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的海战是不可想象的。日本要想从“购岛”问题上回撤也不大容易,因此中日经贸关系的低迷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