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时政 > 正文

为何是俄罗斯?

日期:2013-03-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最近十多年来,中俄两国的“强国梦”交织在一起,千丝万缕,历经岁月考验,虽难脱分歧、争执,有时甚至有些不太协调,但大体上形成了一个为世界所承认、可仿效的合作模式——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这个模式的根本点,即“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意思是谁也不领导谁,双方都以本国和民族的利益为准绳和底线,谋求基本上以协调国际事务政策为主的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自江泽民和叶利钦始,这种新型的合作关系就在传统合作的基础上萌芽、发展并壮大。随后,胡锦涛、普京、梅德韦杰夫再续征程,终于形成了目前这样一种格局。而就中国而言,胡锦涛时期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但由于国际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中俄两国国内经济和社会也有了深层次发展,所以,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条件、机遇和考验。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局势变化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美国加强了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深化了在阿拉伯世界、中近东地区的干涉,因而出现了三大难以解决的世界性热点: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的核纷争。随之而来的是黑海和大西洋上战云重重,尤其是从朝鲜半岛到南海诸岛上空的阴霾难散。这种战云和阴霾从西方压迫着俄罗斯,而从东方则围堵着中国,尽管这种围堵或压迫对中国和俄罗斯所造成的影响不尽相同。因而,这一切使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面临了新的挑战,甚至有发生战争的危险;同样,西方的咄咄逼人也使俄罗斯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面临了新的挑战。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和俄罗斯都进入了一个需要调整外交对策和采取新的必要外交行动的新时期,进入了一个在新形势下巩固和发展两国间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时期。
  一些观察家注意到:一些新的因素正在注入这种关系。其一,也许是所有因素中最首要、最迫切的因素,即如何面对美国在从朝鲜半岛到南海诸岛的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围堵和挑战。这种挑战有经济、军事、政治和民族等多方面的内涵,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这方面遇到的挑战也最大。当然,中俄两国在这条战线上的利益和需求并不完全一致,两个最突出的问题是朝鲜半岛问题和以钓鱼岛为核心的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
  在对待朝鲜问题上,中俄有个共同原则:不能发展和使用核武器。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中俄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利益与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在海岛问题上,俄罗斯关注南千岛群岛的归属问题,中国则全力关注钓鱼岛及南海诸岛的归属问题。
  其二,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新一轮的争夺具有一个突兀的征候,即在这一地区部署反导系统的问题。就中国而言,这不仅是具体的军事行动问题,更是严重的战略部署问题。这一问题不仅牵涉到国家根本利益的决策和政策,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高端科技的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美国最早是要在捷克、格鲁吉亚和波兰等地区部署所谓防卫的反导系统,目的是扼制俄罗斯,但俄罗斯以“你部署我也部署”的“伊斯堪德尔”方针相对抗。尽管在东欧和近东地区美国部署了反导系统网,使俄罗斯面临严重威胁,但俄罗斯的导弹实力最终还是迫使美国不敢轻举妄动。现在,美国声称要在太平洋地区部署反导系统,这就不仅意味着美国要从俄罗斯的东部,从太平洋沿线建立一个全面遏制俄罗斯的反导系统,同时也把部署导弹的必要性和现实性提到了中国的面前。而在这方面,就为中俄新阶段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发展的新空间。
  其三,俄罗斯的经济正逐步复苏且以每年4%的增长率发展,与此同时,俄罗斯最高领导人决策,国家未来的发展方针和优先地位将放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一地区是俄罗斯的资源宝库,俄罗斯经济发展向这些地区倾斜的必然结果,是加速该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出口将成为俄罗斯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支柱。而在这些资源中,对中国而言,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三个领域的开发首先有着至关重要的密切关系。随着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俄罗斯的资源经济必然会向高端科技经济深入。对中俄两国而言,这样一种新的进程充满了挑战和风险。在这一进程中,无论是俄罗斯自身的开发、利用和出口,还是中国对这些资源的进口和利用,都将引起中俄双边关系格局的变化,也必将引起中俄两国和周边及相邻国家关系的变化。对太平洋沿岸、东北亚地区的关注和争夺,美国对这一地区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渗透也必将强化。
  其四,随着俄罗斯国家发展方针的向东倾斜,能源问题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的分量将日益增强。作为中俄经济关系中最核心、最关键的领域之一,能源贸易的发展、能源进出口价格的变化、中国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和俄罗斯出口中国能源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也将不断发生变化和做出相应的调整。能源贸易的平衡、稳定和增长的发展,将取决于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平衡、稳定和增长的发展。
  最后,安全问题在未来的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将愈显突出。在面对美国东西两方反导系统围堵的情况下,俄罗斯已经在黑海完成了军事部署的常态化,并正准备在太平洋地区实行军事部署的常态化,而中国也在东部和南部沿海陆续调整自己的军事力量部署。因此,这种新形势就使得中俄两国面临了全方位的国际安全问题和国内安全问题。
  在这种国际形势发生关键性变化的重大时刻,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显然就成了外交观察家们的关注焦点。(作者为资深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研究专家)
  
  链接
  
  其一,在12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领导人的访俄行程都是在事前不久才宣布的,而这次习近平的访问,是在他刚当选为总书记、人大尚未召开时就已公布,当时的新闻标题是:“国家主席将在3月访俄”。
  其二,在新闻公布后的一个月中,从外交部长、副部长到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都不断谈到习近平的访俄及其进行的筹备。
  其三,打破了历来领导人访问日程不事先公布的惯例,习近平要参加什么会、去哪里几乎都为媒体和大众所知。
  其四,习近平的访俄极为迅速,是在他当选为国家主席后一周就成行。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一,新的国家主席将继承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传统并推向全面发展;二,新的国家主席极为重视两国间的这种关系;三,向全世界表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两国合作和友好的基础;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由此产生的话语权是世界都应该关注并予以认真考虑和对待的;五,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决定了中俄两国一定会在美国的全方位战略围堵中采取新的决策和对策。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