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时政 > 正文

后世贸时代,中国怎么办?

日期:2015-11-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中国成立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作为与国际新规则“接轨”的政策工具,在制度上做好应对TPP规则的影响。
主笔|张襦心
 
        当初中国为了加入WTO,经历了15年的艰苦谈判,用朱镕基总理的话说,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但释放的红利也是有目共睹:此后中国迎来了“黄金十年”,制造业的潜能被唤醒,对外贸易突飞猛进,中国贸易额占到了全球1/10,重塑世界贸易格局,人民币也迎来了连续升值的十年。
  如今,我们再一次站在了历史抉择的门槛前。
  10月5日,美国、日本等12个国家,就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达成基本协议。
  TPP的老大牛,为美国所主导;一上来就掌握了战略制高点,被称为“国际经贸新规则”、“21世纪新一代贸易标准”,挟“重塑世界经济新秩序”之势而来;权重大,所有参与国加起来占全球经济比重达40%,由此可见分量之重。甚至有不加入TPP,就要“被闭关锁国”的说法。但一个倍显沉重的话题是,谈判国中并没有中国。
  美国新拉这么一个“朋友圈”,是否旨在“制衡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该如何应对这样一次影响深远的危机?
 
“美版TPP”的前世今生
 
  TPP的前身,只是一个小圈子,从2002年就开始酝酿(那时候中国才刚加入WTO没几个月),早期只有亚太经合会议成员中的新西兰、新加坡、智利、文莱这四个小伙伴在玩,所以又称作“P4协议”。如果一直是这种“打开方式”,也就没今天这么多恩怨了。
  这个小圈子起初不太有人看得上眼,当时的大热门,其实是中国和东盟签订、中国大陆和香港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而且以中国为核心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被公认跟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美自贸区”、以德国为核心的“欧盟”一起三分天下。
  而在原“东亚一体化”的构想里,无论是“东盟+中日韩”,还是“东盟+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这里面都没有美国什么事。
  但美国人捡起了早已存在的TPP,强势介入。
  小布什下台之前,已经表现出对TPP的兴趣,还拉了澳大利亚、秘鲁、越南入群。2009年,奥巴马借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APEC领袖会议的机会,明确表示美国将参加TPP协议。2011年11月12日,第一批TPP谈判的九大“创始成员”,在夏威夷发表了共同宣言,宣称TPP要建立一个21世纪最高标准,来共同应对新世纪贸易问题挑战,并最大化创造和保留TPP国家人民的就业机会,“美版TPP”已现雏形。
  
美国为什么要主导TPP?
  
  TPP其实是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最重要的棋子之一。
  冷战时期,美国曾是亚太地区的主导力量之一。但后来它在全球反恐上花了10年时间,深陷海外战场的泥淖,无暇顾及跟亚洲各国的关系维护。但恰恰就在这段时间,中国崛起了,开始在国际事务上有所作为,还积极地同周边国家展开贸易。中国已经成为亚洲大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或出口市场,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浮出水面。
  根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商务部原副局长李罗莎提供的数字,2000年,美国货物贸易45%出口到亚太国家,而到2011年,美国在该地区的市场份额下降到28%;同一时期,中国货物出口到除美国之外亚太国家市场的份额从4%上升到14%。此外,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亚洲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亚洲权重在增加;蛋糕份额在缩减;以中国为主导的区域经济整合在加速进行,这些都让美国深感忧心。为避免被排除在东亚经济一体化之外,必须调整力量,回来控制局面。
  早在2009年夏,时任奥巴马政府国务卿的希拉里,就曾向亚洲宣布:美国回来了!此后美国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2011年,希拉里在《外交政策》上发表了重要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表示今后10年美国最重要的使命之一,便是在亚太地区大幅增加外交、经济、战略等方面的投入。
  具体而言,在外交上,美国构建了更加广泛的同盟、伙伴外交关系,以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所谓挑战;在军事战略上,其标志性动作体现在美日、美韩军事同盟的巩固和美陆海空军在亚太基地的加强;在经济上,即是借助TPP,重新主导亚太经济。
  在TPP的12个成员国中,有高端制造国、工业零件生产国、矿产能源生产国、服务业国、农业国,意味着原料、技术、市场、廉价劳力等一应俱全,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正在形成。
  “TPP应当被视为反制中国崛起的大战略的一部分。通过与盟友签署特惠贸易协定,华盛顿方面可能帮助阻止中国搭国际贸易体系的便车,反制他们所称的北京的地缘经济实力。”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如此写道。
  诚如此文所言,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崛起,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的红利。
  “2002年入世当年,中国出口便猛增22.4%,2001—2010年间,中国出口从2660.98亿美元上升至15777.89亿美元,增长493%,年均增长21.9%。2000—2008年间,世界出口年均增长12%,中国出口年均增长24.4%,是世界出口平均增幅的两倍多。国外不少人称中国为19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受益者,实非妄言。”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
  如果只是经济增长也就罢了,美国还认为自己吃了亏。前段时间,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当初加入WTO时的承诺有一小部分未能履行,如“外资银行享受国民待遇”、“向国外生产商开放通信市场”、“国外电影国内发行自由化”、“国企市场份额逐步减少”、“出口补贴显著减少”、“盗版及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显著减少”等。
  但WTO的贸易政策评审机制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这两大WTO“评审团”,一直以来,并未指责过中国严重不履行WTO义务。我国在2011年12月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白皮书》显示,截至201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承诺全部履行完毕。在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双方在这些利益问题上的纠葛和认知差异,也是导致美国另起炉灶、推动“美版TPP”的原因之一。
 
中国会被TPP拒之门外吗?
 
  TPP出台以后,另一个热议的话题,便是如果中国有意加入,会被拒之门外吗?有外媒甚至支招:中国应该申请加入TPP,让美国下不了台。
  持此观点的人其实不懂博弈之道。自古最理想的战略追求,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所以在TPP的进程中,我们能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制定规则之初,尤其在P9 “创始成员团”发表共同宣言之前,美国从未表示出任何对中国的邀请之意。等TPP的规则框架基本落定之后,美国的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变。2013年,美国商务部副部长桑切斯表示:“TPP不是封闭俱乐部,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TPP没有排斥中国的意图。
  这么大方,是因为美版TPP堪称高标准、严要求。像贸易自由化、零关税,这些都不会带来多大的震撼。关键在于,TPP增加了“公平贸易”内容,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环保标准、竞争政策、补贴、劳工标准、资本账户、金融自由化,以及对国有企业限制的一系列标准等等。如果投资者和国家之间产生了争端,TPP甚至允许个人投资者可以在国际场合起诉主权国政府。
  此外,TPP的一些条款因为有牺牲协议国金融主权的嫌疑,即便在已签协议的一些国家也引发了持续的抗议。
  美国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拉塞尔承认,TPP不仅是一项贸易协定,它其中包括的环境、劳工、可持续性发展等内容,使其已经超过了一份贸易协定本身的意义。
  而且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管国际经济的副安全顾问卡罗琳·阿特金森则放出话来,绝对不会因吸引经济大国的参与而降低标准。由于该规则是美国主导的,必然首先符合它本国的利益。如果中国能够满足TPP的高标准,美国为什么要拒绝这样一个伙伴的加入?
  如果中国不能满足TPP的高标准,将面临着被制衡、被边缘化的风险,或者像申请加入WTO一样被拖个15年,这同样符合美国的利益,还是它赢。
  
中国怎么办?
  
  这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TPP自由贸易区形成之后,必定是区内国家受益,区外经济体受损。按照其原产地规则,纺织品和服装的制造须采用产自TPP国家的纱线和织物,才能享受TPP关税优惠。但越南大量的纺织品原材料,是从中国进口。这对中国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威胁。中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和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研究员肖明智的模拟研究显示,与中国加入TPP的情景相比,如果中国不加入TPP,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
  更重要的是,TPP还只是美国强力推进的“一体两翼”中的一翼:以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为躯干,TPP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为两翼,谋求对全球政治经济的重新布局。
  TPP已把东盟、日本与美国等12国连在一起,而TTIP则把美国和欧盟28国连在一起。这意味着,除了中国和金砖国家,世界上主要的经济体,都已经加入了美国拉起的这两大朋友圈的谈判,我国排名前10位的贸易伙伴基本被一网打尽。
  在这个更大的产业生态圈中,美国分工金融,欧洲、日本分工工业设计和高端制造,墨西哥、智利、秘鲁、越南和马来西亚分工中低端制造业。
  而在新的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中,也没有中国的参与。这意味着在给新一代国际经济格局定调的几大关键协定中,至少在目前,中国是被排除在外。这对我国未来的成长空间会带来何种影响,不言自明。
  在这种博弈格局下,中国该怎么办?
  采访中,有位学者提供了“毛泽东战略思想”: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在TPP出台后,中国对外开始大力推动东盟提出的区域综合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亚太自贸区(FTAAP)建设。“反制TPP的方法,便是以合纵连横手段,拉上其他国家自建自贸区与之抗衡,触角甚至可以伸向对方自贸区的成员国,对冲TPP所带来的经济排挤效应。此外,对于不和中国签订双边协议的TPP成员国,也要提高贸易壁垒,使其付出孤立中国的相应代价。最后的目的使TPP成员国觉得有必要欢迎中国的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江雨认为。
  对内,中国则在加快改革进程,为加入TPP做准备。
  李罗莎从战略角度认为,不管中国加不加入TPP,这都是形式问题,而本质都是中国要全面深化改革。TPP关于消除国有企业垄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提高规则透明度、改革外资管理体制、提高劳动和环境标准等内容,均体现了21世纪全球贸易规则的发展趋势和社会进步方向,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相一致。中国成立国内自由贸易试验区,就是作为与国际新规则“接轨”的政策工具,在制度上做好应对TPP规则的影响。很多TPP新规则,中国可以分别在国内不同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先行先试,在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上实现各个突破。
  从体制改革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用时间换空间的过程,中国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但中国手上也有自己的好牌。正如一位评论者所言:“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潜力的消费市场。这个才是在国际贸易中的压舱石。手握全球最大的市场,那就不怕你不来赚钱做生意。”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不愿意跟中国把关系弄僵,亚太国家普遍不愿意“二选一”的重要原因。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话耐人寻味:“美中关系不像美苏关系,不是一个零和游戏。亚洲希望美中不要划分两者之间的太平洋,希望美国国会议员和公众意识到TPP有多大的风险,不仅对亚洲,也对美国本身。”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