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参”的锦囊妙计
阅读提示:他们围绕“互联网+”给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变革、商业模式创新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上海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整理|金 姬 王 鹏(实习生)
智慧城市
主题为“互联网时代的上海可持续发展”的第二十八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如期召开。几十位来自全球最具影响力跨国公司的企业家们带着他们精心准备的“锦囊妙计”齐聚上海,围绕“互联网+”给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变革、商业模式创新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上海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真知灼见。
美国史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
我们的监管数据库要在全市的分享中来推动企业的建设。在上海,可能要去不同的机构通过审批来创立企业,希望可以加快一些,让我们更快地设立企业,包括中国的其他城市,尤其是在上海。
卢克希奇集团董事长安东尼克·卢克希奇——
上海可以关注两个领域:土地的治理以及推动创新和技术。一方面,良好的管理,并且从土地升值收益的机制来推动可持续增长。具体来说,要明确已开发和未开发土地的所有权,有长期的规划来增加土地的密度,有很好的机制来提高土地的收益。另一方面,新技术也可以给城市决策者和规划者一些新的工具来减少排放并且让城市更高效,包括自动驾驶的汽车、传感技术以及大数据的分析。
在全球发展的城市当中,生态系统正在一些城市区域,包括创新园区聚集。以杨浦区来说,它是国家创新计划的示范区,在杨浦汇集了上海1/3的研究型大学,并且有一个很强劲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
ENGIE集团董事会主席梅斯特雷——
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服务和商品的创新,世界上很多的城市都在推动一些试验,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发展智慧城市。通过这些行动可以收集很多的数据来分析并且优化公共设施。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互联网上的探讨,它的数据可以向社区所有成员开放。
试验和开放数据让我们能够有一个更加简单的、更高效的城市生活。
罗氏集团首席执行官施万——
从全球来看,医疗还是一个实体的业务,比如说验血、手术,但医疗保健应该更加数字化,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今后的所有诊疗都是通过数字,能够有更高质量和高效的医疗。举例来说,基于大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哪个病人治疗是有效的,哪个病人对于同样的疗法是没有用的。第二点就是一定要标准化地获取信息,所有的医院都进行标准化,改变过往碎片化的模式。
普华永道全球主席罗浩智——
更好地利用传感器将大量的数据进行整合。
最近PWC(普华永道)进行调研,78%的中国人愿意将这些信息分享。但这些信息提供出来有的时候是机构化的数据,有的是非机构化的数据,但必须要确保他们愿意参与其中,而且医生也愿意成为电子医疗系统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现在应对整个系统所面对的压力,一方面要让这个城市更加高度互联,而且更要考虑到哪些行为让大家愿意这么做,这里面就有一个网络风险和网络安全的问题。你看最近的报告里,有很多人不愿意参与到电子文件分享,主要是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信息泄漏出去。
我们需要对很多问题防范于未然,不要把问题留给医院。
西门子首席执行官凯飒——
让城市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关注交通运输的问题。智慧城市源于智慧政策。在巴黎就有一个无人驾驶的轨道交通系统,进一步提升了轨道1号线的乘运能力达50%,同时减少能源消耗15%,等于效率增加了65%。西门子提供了这些数字技术,支持轨道交通的自动化,以及多模式交通的管理。而且我们还设计一些解决方案,设计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行。巴黎能做到,上海一定也可以做到。
通用汽车公司总裁丹·阿曼——
我们知道未来20年汽车制造领域,汽车销售当中50%是自动驾驶的汽车,15%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在大城市当中电动汽车可以实现50%。我们通用一直参与非常多的个性化出行领域,包括分时租赁、自动驾驶等等,在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目标。
这样的出行方式将是没有汽油、没有排放、没有交通拥堵,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在可持续交通发展当中实现了领先。所以,我们通用汽车和上海的上汽集团进行了合作,不断地满足个人的交通出行的最高需求,上海同时有机会成为个性化出行模式的创新领域。
美国国际集团董事长道格拉斯·斯廷兰——
我们愿意跟大家去分享如何利用深度学习计算机,以及自然语言、人语言处理和传感器,让我们更好地发展AI(人工智能)的功能。
所有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带来深入影响,帮助企业省钱,帮助我们的客户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产生更多新保险产品,帮助我们的生活更好。作为企业的领导人来说,我们要承认这些变革有挑战性,一方面要看这些技术的正面,也需要考虑到它的负面问题。要解决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实现公司的合作。我们非常荣幸参与到IBLAC的讨论当中,我们也愿意支持上海成为中国的、全世界的科创中心。
印孚瑟斯公司首席执行官和常务董事长史维学——
加州圣何塞市开始发放在线太阳能的许可证,比如说收费、签证、保险、海关等等,最基础一块就是电子政务,让所有的服务实现无纸化、电子化。还有一个GST(商品服务税)的改革问题当中,应用了现代的网络架构,从而把税收的计算方法上网,实现同步连接,减少企业的报税以及维护成本。我们还和ABB、施耐德电气、三菱进行合作,都应用了这些技术。
文化方面我提一下硅谷,这里面有大学,有投资方,有非营利性组织在一个地方,提供培训、孵化空间等等。当上海拥抱“互联网+”的时候,要更好地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帮助上海成为互联网驱动的数字城市。
行业变革
ABB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毕福——
对于业界来说要在数码行业获得成功的话,必须要走向成熟的S曲线。我们在这里有四个建议:一是打造数码基石,这些基石比如说互联互通、感应器、数据的储存和人工智能等。
第二,需要结合这些基石,结合领域的专长。上海的作用就是要非常积极地打造这些灯塔项目。
第三,要打造在各行各业专长知识。上海的作用就是要做一个教育的工作,我们要有能力的人才,他们在数码化的数字当中依然保持相关性。
第四,在数码化的世界当中,我们要保证他们的存活。正如凯文·凯利先生说的,现在很多新的工作会创造出来,为此要有足够的技能,不要忽视人类的智能,同时要保持教育体系推动这样的快速增长。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赵国华——
我和大家分享四个观点:
第一个是围绕数字化工业推动上海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以互联网为工具,营造一个创新生态系统。
第二个是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比如说跨国公司和中国公司进行的合作,上海凭借开放性吸引了超过500家跨国公司相聚在这里,这个数量是北京的3倍,而且还吸引了390家研发中心。
第三,数字化工业需要数据化。
第四,上海要积极推动工业4.0版的实施。同时,我们也强烈建议中国上海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共同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发展。
蒂森克虏伯董事会主席海里希·赫辛根——
我主要谈的就是合作的能力,首先是传统行业和新的经济要进行合作才行。比如说在蒂森克虏伯集团当中,目前很多传统公司不太愿意去和新的公司合作,我的建议是给这些公司有一个环境,让新老公司之间的合作可以建立起来。
第二个就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我所谈到的就是合作和协作,一方面是公司,一方面是政府。政府作为一个监管者,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参与其中。
我们认为监管者应该是能够设立安全的标准、数据的保护和数据的拥有权,即使在今后数据分享的时候也可以实现。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范智廉——
我主要是关注小微跨国企业的崛起,比如说中国和很多其他地方都有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它们对GDP的贡献已超过50%,这在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当中有所承认。因此我们有这几个建议:
首先,我们要有很多的经验。我们的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计划,可以给我们带来实体的资产,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向其他国家展示;除此之外,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相应的例子,我们可以提高效率,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
然后我们也要支持微小的跨国公司。
最后我们也要起一个领导作用。我们要做的就是无纸化的贸易经济,我们也可以更多地使用区块化的技术,这样都会大大地改进我们做业务的方式,当然也要建立相关的法律和监管的机制。
三井住友金融集团总裁宫田孝一——
我想讲的是建立一个监管的框架。在日本已经修订了《银行法》,进一步推进创新。日本的监管者必须灵活地对待银行和银行的控股公司购买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股权,这会进一步推动日本银行业的发展进程。我觉得中国可以进一步加速信息技术初创公司和金融机构之间的联合,并且建立相类似的框架。
中国现在对银行、证券、保险有不同的监管机构进行监管。互联网公司是通过共同的平台提供多种的金融服务,因此中国必须要考虑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增强现在的垂直、分开的监管风险框架。
比起建立特别的监管方法或者说规则,我觉得更容易的是可以采取原则为主的做法,建立宽泛、易懂的原则。这些价值观将会进一步推动监管的灵活性。
野村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永井浩二——
要推动新兴行业的发展,我觉得要建立可靠的、良好的银行机制。
软银集团成立于1981年,成立之初是一家销售电脑软件的公司,现在软银集团陆续致力于搜索引擎和移动通信业务,实现了公司的飞速发展。如今软银集团已经进入了机器人产业,通过投资英国微处理器制造商AIM公司,实现了多领域的发展。
软银集团通过增资和发展公司债券等灵活的方式进行融资。这样的做法能够帮助他们分散风险,同时也让他们进一步获得增长潜力。
诺华公司董事长林浩德——
我想介绍一下上海如何在医疗行业运用大数据。2013-2023年,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增长到1.8亿人,而且40岁以上慢性病的发病率在2030年将是现在的2-3倍。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地方对病人真实的情况和病例信息进行收集和深入的研究。而上海市政府建立了数字的基础设施来收集分析和共享这些健康信息的档案。上海只要建立一个很好的治理和监管体系,把技术、机制和伦理结合起来,完全可以在数字化方面起到领先的作用。
达能集团全球首席运营官范易谋——
必须要在政府、企业之间建立必要的合作,完全的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的作用,来提高人们的福祉。我们知道水和食物是人健康的主要基础,这也是公共政策的重点。
达能作为一个公司,就是通过食品为绝大多数人带来更多的健康。在过去十年多时间里,我们建立了非常强大的、统一的方法来测量世界上不同的食品。同时,达能是瓶装水的领先公司。我们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开发一个项目,来衡量全球水的摄入情况。我们有一个专门的框架,来下载几千条的信息,并且把这些信息提供给联合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让他们更好地制定政策。
模式创新
贝恩公司董事会主席奥里特·加迪耶什——
我们要创造一个数字演进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看一下价值链当中最大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对于大部分公司来说,平台需要三个关键的变化。
第一,人才文化。除了你现在的和所需要的具体技能之外,还包括员工可以学到什么技能以及什么是外部可以获得的技能。
第二个就是如何进行技术投资。比如说很多情况下可以用“云”、数据库等等。还有在公司内部要有最关键的技术,是可以自己开发的。
第三个是在客户界面方面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要从客户开始。比如说可以建立像滴滴、IBM的商业模式,或者像谷歌、阿里巴巴的用户模式。
银瑞达董事会主席雅各布·沃伦伯格——
政府支持瑞典的每个家庭,90年代时候就给一个家庭一台电脑的配置,使我们可以很好地拥抱技术,从很早就知道了技术的重要性。另外我们和ABB在互联网金融方面都有合作。
最重要的是,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颠覆的时代,如果我们做错了,如果让竞争者超过了我们,我们就可能被颠覆掉了。不仅是你的市场份额没有了,基本上你就消亡了。
铁狮门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瑞柏——
互联网+有可能改变上海作为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以及上海市民生活居住甚至通勤的方式。
基于我们铁狮门的经验,我们需要在技术变革的时代掌握两大要素,才可以优化我们的房地产。首先要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我们的空间设计要强调互联性和创意性。作为开发商来说,必须适应人们在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方面发生的变化,不仅是今天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抓住明天的变化。
互联网+之后要确保城市和商业可以适应现在的工作、生活的融合。
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伟思——
数字化的保险行业其实对于上海“四个中心”的建设以及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举三个例子。
首先,其他很多的成员都已经提到了,就是要建立响应性、前瞻性的监管环境。
第二,需要进一步整合公共政策,必须和私营企业进行系统性的合作。上海可以考虑,是否把在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所做的因特网和数字化的工作,整合起来,建立一个上海的首席信息官等。
第三,上海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来建立数字化的未来和数字化保险服务。比如说不仅是本地的人才,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
法国巴黎银行有限公司全球主席乐明瀚——
现在银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一是效率,二是竞争。
我们也谈到投资与人工智能,我们现在采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地升级,我们要采取新的方式进行协作,和互联网金融公司进行合作。其中的挑战就是如何让小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如何更好地集成,让创新和技术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我们银行业务的核心。
赢创工业集团董事长英凯师——
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如何跨越多个生产阶段,将生产链和物流链相结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从供应商到所有阶段互联互通。
上海政府应该重视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和实施数字化这样的平台。通过这种平台可以将来自各个领域利益相关者聚集起来,上海政府也可以利用一些虚拟技术和政府间的机制以创造多层次平台,以供处于不同商业发展阶段的企业使用。最根本的是,我们应该通过安全的环境来确保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信任。
贝卡尔特集团董事长狄镐夫——
技术的创新总是远远走在所谓监管框架建立之前。一方面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显然也带来了一系列政治方面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智慧城市会吸引对于技术发展很重要的人来到城市,这也意味着规则和框架必须要明确地指出,必须要有一个嵌入社会发展大规则的目标。我们说要具有全球影响力,要求在各个层面上都能在标准和品质上具有国际声誉,这就又要有强有力的监管者。
另外,以本人来看更重要的是在社会影响力方面。因为技术的变革会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社会变革如何考虑,将来可能制造业岗位会流失,即使在传统服务业当中岗位也会流失。
荷兰皇家孚宝董事会主席艾尔克·霍克斯特——
新技术、互联网+让很多公司的产品更加安全运输,包括对传感器的使用来控制整个流程,监控产品的流动。
在鹿特丹港,孚宝就是通过技术的创新,使得公司员工、客户和利益相关者都获得很大优惠。鹿特丹很多大公司、创新企业和政府都不断地推动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
我们有一个项目号召创新企业参与为期100天的孵化项目,将创新的想法提供给风投以及港口,让我们有机会寻找和新兴企业合作的机会。这样的合作也可以激发我们创新的能力,提高我们的数字效率,这让公司可以充分使用互联网,充分发挥潜力,安全使用没有限制。我相信这样开放式的环境对于促进上海的创新,促进中国的创新同样重要。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