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时政 > 正文

三十年后, 中国教育立志站在世界中心

日期:2017-11-0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规模,而这样的蹄疾步稳的改革发展,将带来中国教育为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记者|王 煜
 
  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教育领域下一步的任务就是研究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抓主要矛盾,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规模,而这样的蹄疾步稳的改革发展,将带来中国教育为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民众送出一串“红包”
 
  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民生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在十九大代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看来,这句话,前面是总体判断,后面讲的是补短板、是政策倾斜的重点,高度概括了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情况。
  “这五年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五年。”在2017年10月22日的十九大新闻发布会上,陈宝生介绍,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已出台,教育新体制四梁八柱搭建起来。“我们现在整体上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上海、浙江今年落地,经第三方评估获得了成功。”
  “这五年是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的五年。”在教育保障条件方面,过去五年用于教育的投入,由2万亿元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正在迈向4万亿元大关;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的接入,五年前是20%多,现在是90%多;教育系统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获国家三大奖的比例,这五年一直稳定在2/3以上;五年共培养输送了6500万高校和中职毕业生。
  “这五年是人民对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的五年。”陈宝生表示,“我们坚持‘一个都不能少’原则,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这五年,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90%以上的残疾儿童享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农民工随迁子女,现在80%以上的孩子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学,还可以在流入地参加高考。五年来,建立起了从幼儿园到大学,覆盖各学段的资助体系。家庭困难的孩子,可以通过资助体系进入学校上学。
  “这五年是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强的五年。”陈宝生说,现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有47个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签订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中国在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6所孔子学院、1000多所中小学课堂。
  总体而言,过去五年中国教育确实上了一个大台阶,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得到了系统性的提升,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在国际上,中国教育整体进入中上行列水平,这是中国教育多年发展积累的结果。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已经能够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了。“过去人们是想上学,现在人们想上好学,人们的需求发生了一个质量型的转型,这是中国教育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
  陈宝生介绍,按照十九大精神,要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要做的重点工作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在全社会倡导尊师重教;完善资助体系,决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办好继续教育。
  相应地,民众将得到四个“教育红包”:
  第一个红包,到2020年,幼儿园的毛入园率从现在的77.4%达到85%;普惠性的幼儿园的比例要从现在的60%多达到80%以上。
  第二个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红包,主要是均衡发展、标准化发展、一体化发展,着力化解“择校热” “大班额”,到2020年,大班额完全消除。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特别是化解“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
  第三个红包是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这个正在进行“攻坚战”,到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
  第四个红包是送给老师们的。研究出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调动教师从事教育的积极性。
 
创新改革敢啃“硬骨头”
 
  在陈宝生眼中,从教育领域惠及民生,还有几个“难啃的硬骨头”。例如学前教育,在毛入园率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目标后,也还不能根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控辍保学,也是个难题,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有一些学生是自愿失学,是因为没兴趣而不上学了。怎样按照义务教育法解决这些问题,让他们有兴趣学习,把义务教育巩固率从现在的93.4%提高到95%,这也有待努力。
  再如,到2020年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系,还要继续做这方面的工作。从已有的一些事实经验,可以看到教育领域的坚实探索:
  上海和浙江一起,于2014年在全国率先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三年来,上海实现了首届新高考平稳落地,并且在教、考、招各个方面形成了一批制度性的成果。
  作为这项改革的负责人和亲身参与者,十九大代表、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感触颇多。她在十九大关于教育综合改革的集体采访活动中谈到:高考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考生和家长在高考综合改革过程当中的感受度、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上海全市上下形成的共识。
  “比如,我们在实施政策制定和宣传解读过程当中,是同步规划、同步策划、同步推出,在每一个阶段每个政策的实施落地,都要向社会、向考生家长做解读做宣传。我们今年全新的招录系统,实行的是培训到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考生、每一位校长,而且模拟演练进行了两次,以此来实现我们政府部门和考生、家长、社会之间信息对称,消除误解,减缓焦虑。”
  改革方案如何落地?上海的经验是:一方面,各级组织各负其责,协同作战。在高考综合改革过程当中,上海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并且把高考综合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纳入到市委市政府全年重点任务督办范围。市一级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由分管书记、分管市长担任组长,统筹部署,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教育主管部门研究落实,研究每个政策、每个环节如何落地,以及可能的风险防范。更重要的是,各个部门、各个区、各个学校落实高考改革每一个举措都是上下同心,协同作战,精准到位。
  另外一方面,教、考、招是联动改革,高中教育教学和大学招录工作、人才培养工作有机衔接。在高中阶段,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以此来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对大学来说,进一步扩大大学和考生之间的双向选择,以此来撬动大学的人才培养改革。比如根据考生考试科目的选择,大学就要来组织设置相应的专业组,供学生选择。这次上海方案中设置了24个院校专业组,比较好地达到了目标。
  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也成为高考改革的试点单位。该校校长李希贵是十九大代表,他在会议的集体采访中分享了一组数据:十一学校今年9月份开学,全校4359名学生,就有4359张课表,每一个学生通过学校开发的268个学科课程、30个综合课程和70个职业考核课程,形成了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和成长路径。
  高考志愿填报也是观察高考综合改革的另一个视角。五年前十一学校的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大概有80%的学生聚焦在20%的热门专业。而今年该校400多名学生参加高考,他们报考志愿的第一专业涉及到了80%的大学专业领域。“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我们的学生慢慢找到了自己,慢慢唤醒了自己,开始走向了更加适合他未来潜能的专业之路,这是我们感到非常欣慰的。”
  在他看来,这些年的改革探索,对教育工作者的第一个挑战,是人才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义。“我们过去把孩子一分为二,一部分文科,一部分理科。今天我们把20种组合在学校里形成的时候,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成长路径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来衡量、评价、看待我们的学生?什么样的学生是真正的人才?”
  第二个,是对教师“路径依赖”的挑战。他认为,过去的教育过程当中,行政力量相对比较多一点。今天,“走班上课”带来行政力量相对淡化,师生关系比较平等,这时,教师必须运用大量的教育智慧、教育艺术来跟学生平等对话。这对教师来说,还是很大的挑战。
 
以引领世界潮流为目标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国家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等。之前,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每个学段的改革方案都有了总体设计,通过了中央批准。
  再如,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内容,中央也已出台了相关政策。这一系列措施目前都在实施中,这就是陈宝生提到的教育领域新体制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已经进入了“全面施工”“内部装修”的阶段。
  他说,“全面施工”是说现在出台的教育改革方案都在实施,而且进展良好;“内部装修”是说一些进展比较快的,处于龙头地位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始进一步完善了,比如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经过三年已经在上海、浙江落地,接下来还要继续打磨和推广。
  关于中国教育改革的“内部装修”,陈宝生也曾有一个形象的“三心”提法:小学要开心,中学要活心,大学要静心。
  对于这个理念,李希贵认为确实符合教育规律。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整个教育系统的大量努力。他说,最重要的是在课程体系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我们的教育,过去更多是按照我们的意愿,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子,不太特别留心学生的意愿。但今天,我们在建设一个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现代国家的路上,就特别需要那些在某一些领域有个性、有专业甚至要痴迷于这个方向的青年。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通过教育的转变,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来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他自己、发现他自己、唤醒他自己、最终成为他自己?”让学生开心、活心、静心,“内部装修”的任务非常艰巨。
  十九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刘炯天谈到了教育中“大学静心”的理念。他说,我们办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和挑战,就是静下心来做学问,静下心来教书育人,让学生静下心来,承接中学阶段成长的过程,在大学阶段更好地成长。
  中国发展到现在的阶段,要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要从中国的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的探究,提出中国的答案,最后形成中国的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的人才培养方式。从基本的认识到方法论的角度,这些也都需要充分借鉴和充分学习,这是一个开放的态势。
  中国现在的很多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包括在经济、科学、社会发展的阶段,中国都遇到了人类的发展新问题。我们需要在已有的共同基础和方法论上去寻找答案,这是解决中国的问题,也是解决世界的问题。“中国今天的大学,要站在这样的起点上去办学,去培养学生,这样也是静心的客观的发展过程。”
  正如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说的那样,“教育改革和教育一样,是慢变量”,施政方针要立足于眼下,也要着眼于未来。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出了“第二个一百年”目标,描绘出了2049年要实现怎么样的中国。那么,2049年,也就是大约三十年之后,中国教育会什么样,陈宝生也给出了他的展望:
  那时,中国教育将稳稳地立于世界教育的中心,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的标准将成为世界的标准。
  到那个时候,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人们最向往的留学目的国,各国将有意愿和中华文化实现交流融合,学习交流中国发展经验的老师、学生来中国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在世界教育发展的规则中,中国有更大的发言权,尽到自己的努力,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同时,中国版的教材,汉语发音的教材,能够走向世界。
  这样,整个国家的民众,都能使自己受教育的权益得到完全的维护,受教育的美好需求得到满足,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