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时政 > 正文

新中国向着太阳前进

日期:2019-09-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撰稿|吴  健

  

  这是一条见证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道路,这是一段绽放光荣与激情的历史。

  英语里,历史是由两个词组成的:他的、故事,但七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绝非用来怀旧的“他人故事”。1840年鸦片战争炮火中开启的中国近现代史,是别的民族无法想象的深渊。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中国冒出1400多个大小军阀,发动了140余次地方性及省际战争,这些 “文武豺狼”(李大钊语)对外屈从弱肉强食的“国际秩序”,对内干戈相向、榨尽工农血汗。

  “暗夜沉沉血作灯”,家国何存?中国人则用自己的语言宣告着自己的真理: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特别是在1946-1949年解放战争中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统治,结束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奠定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的基础。

  “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毛泽东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时,写下气势磅礴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据说,诗中“高路上云端”的“路”,原稿上是“树”。经过反复琢磨,毛泽东将其改为“路”。一字之改,意味深长,井冈山乃至中国革命战争所经历的路何其艰难、何其险峻,可一旦翻越了这样的路,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挡住我们胜利的步伐呢?

  今天,中国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正向着“两个一百年”目标奋进,而这一切都是干出来的。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发展而来的。让我们再次重温七十年前那些由中苏新闻工作者辛勤工作所留下的彩色或黑白镜头瞬间,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山崩于面、血涌于前,我们的先辈依然横槊赋诗,一路前行?因为他们背负着民族的希望,因为他们向着太阳的方向前进!


上图:在北京故宫,苏联摄影师碰见了身着民族传统服饰的中国女青年,她们身后的巨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



上图:处于兴奋状态的北京,它似乎是一夜之间醒来,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就像镜头里的这条街道,商店甚至个体作坊都挂出鲜艳的五星红旗或闪闪的红星,大家积极地、有目的地工作、生活特别是学习。那个时候,北京到处是新中国第一代的高涨热情,常能听到年轻人情不自禁地高唱激昂的革命歌曲。



上图:从沈阳到北京,苏联记者一路都拍到中国劳动者和基层文艺骨干上演腰鼓、秧歌、舞狮等节目,这些文艺形式因简单易学、参与性强、热情奔放而成为大众文娱热点。


上图:苏联记者拍摄的解放军,表情坚毅,朴实无华,身后飘扬着八一军旗,拍摄的意境恢弘而深远。


上图:华北军区特种兵战车队在北京郊外集结,等待检阅,从画面看,这支年轻的部队远未实现装备制式化,缴获的坦克来自多国,图中左起第四名坦克兵嘴上有枪疤,表明他曾亲历过战火的洗礼。



上图:在辽阔的中国大西北,面对解放军摧枯拉朽的攻势,国民党残军纷纷选择投降或起义。


上图:这张名为《那里的主人是人民》的照片,是从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里剪辑出来的,反映的是南下的解放军战士与被解救的孤儿一起在野地就餐。当时,解放军没有野战厨房,指战员饭菜里就两道主食——饭和汤。在许多西方书籍里,时常看到一种傲慢的断言,说什么中国士兵能凑合,每天一小碗饭就够了。这远非事实,中国战士也渴望休息,渴望在温暖之所吃顿饱饭,睡个好觉,可如果革命有需要,就是另一回事了——那时候,中国战士能在行军中整晚不睡觉,一昼夜不吃东西,可这绝不是因为他天生能凑合,而是他具有共产党所教育的高度责任感和克服困难的卓越本领。


上图;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记者曾集体采访中国翻译家戈宝权,探讨新社会里的文艺工作。戈宝权坦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非常重视新文学发展,给予作家极大帮助,特别强调人民艺术为人民。


上图:人是国家中最不可忽视的要素。这是东北劳动群众发起义务劳动,还为前线捐款,新婚的妻子甚至主动捐出戒指,目的只有一个,早日把同胞从反动统治的苦难中解救出来。


上图:在苏联《真理报》上刊登的东北第一大城市沈阳基建工地,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那里率先兴起生产高潮,积极支援前线和各地经济恢复,而沈阳工人兄弟最希望得到的回报,不是简单的物质奖励,而是个人和集体价值的实现。


上图: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的一次重要变化,帝国主义的全球体系遭到重创。苏联《星火》周刊1949年11月6日一期特意刊登人民军队解放全中国的态势图,显示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帝国主义支持者的垂死挣扎是多么苍白无力。


上图: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南京中山陵进行了更全面的保护,表达对推翻千年帝制、开创共和的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崇敬。1949年,苏联文化代表团在南京专门拜谒了中山陵,团长法捷耶夫在孙中山陵前宣读祭文,缅怀伟人。


上图: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反映苏中友谊的著名宣传画《为了伟大的目标前进》。


上图:中国革命题材木版画,也以其现实性、战斗性和艺术性,在1949年前后密集登陆苏联主流媒体,内容包括拥军、学军、学文化、人民日常生活等。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