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时政 > 正文

疫情新常态下的“有效预防”与“国际合作”

日期:2020-05-2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疫情防控下半场,小到公众如何戴口罩、开空调等生活细节,大到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完善,以及中国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疫,都成为人们眼下最关心的议题。
作者|王仲昀


  “要继续对疫情有敬畏之心。”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最新说法,目前中国处于疫情后期。虽然进入疫情后期,但张文宏医生依然告诫大家,不能放松警惕。

  这一点,从今年特别的全国两会也可见一斑。今年两会,与往昔相比,出现了很多不同:召开时间推迟、政府工作报告精简、外交部长答记者问环节延长……这一切,透露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

  如今,疫情防控下半场已经到来。在这一阶段,小到公众如何戴口罩、开空调等生活细节,大到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与完善,以及中国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抗疫,都成为人们眼下最关心的议题。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历过早期异常严峻的抗疫过程,如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疫情新常态”之下。

  5月中旬,上海通报了两例本地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时隔多天后再次出现本地输入性病例,不少网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不过,张文宏医生对此给出了自己的专业理解:“在疫情新常态下,此后各地逐渐会有偶然散发确诊病例是大概率事件,大家应该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

  “张主任一说,我们就放心了。”很多网友看到张医生的发声,表示会继续遵循此前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除了不断提高公众风险防控意识,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在疫情新常态下的作用愈发明显。

  建设强大有力的公卫体系既关乎现在,又决定着未来。当下,面对偶然散发的确诊病例,如张文宏医生所言:公共卫生体系必须强大,这可以防止小火星酿成大火。在未来,关于公共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则直接关系着公民的生命关系。国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此一疫,在下一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到来前如何防患于未然,考验着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与公民的防范意识。

  5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要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依托综合实力强,特别是感染性疾病、呼吸、重症等专科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含中医医院),按照人口规模、辐射区域和疫情防控压力,结合国家应急队伍建设,每省份建设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承担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任务,能够在重大疫情发生时快速反应,有效提升危重症患者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就在方案发布的几天后,5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要求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书记的讲话,为下一阶段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做出了新部署,指明了新方向。

  当前,全民对于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性有了全方位认识,筑牢公共卫生防护网,正逢其时。4月7日,“上海公卫建设20条”发布。上海提出:到2025年,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准,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上述四方面20条具体任务中,上海将建设“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放在首位。可以说,打造社会公卫体系这张人民生命安全的“底网”,上海已按下“快进键”。

  必须要指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非一朝一夕就能建成,而公卫人才的培养及队伍壮大,也需要系统设计和制度支撑。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未来数年内,高校中公共卫生相关专业将受到更多学子青睐,成为“热门”。这也是经历此番“大考”后,社会对于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收获之一。


“国际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


  5月18日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人民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风雨同舟。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习近平指出,现在疫情还在蔓延,防控仍需努力,要全力搞好疫情防控,发挥世卫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对非洲国家支持,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恢复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

  在开幕式上,习近平宣布了中国为推进全球抗疫合作的五大举措,呼吁各国携起手来,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其中,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用于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抗疫斗争以及经济社会恢复发展。此外,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

  5月24日,一年一度的两会“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记者会上,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也多次强调疫情之下国际合作的现实价值。其中,王毅提出“一个国家控制住疫情并不是疫情的终结,各国共同战胜了疫情才是真正的胜利。”在王毅看来,此次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中,中日韩三国团结协作、联合抗疫,便为全球抗疫树立了样板,增添了信心。

  当然,疫情带来的新问题新状况,让人们进一步明白合作共赢的价值,但那些既有挑战不应被忽视。《新民周刊》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处了解到,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制造具有全产业形态、全产业链的独有优势。然而,许多领域存在的“短板”问题导致中国制造“全而不强”和供应链的“断链”风险。疫情新常态下,钱锋认为,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扩大到我国制造业全产业链上,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布局,提高与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可能存在的“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挑战,中国应如何面对?“多边主义需要更加坚定地维护和弘扬。” 5月24日记者会上,王毅同样给出了中国答案。他以大海与湖泊作比指出,经济全球化犹如百川汇成的大海,不可能再退缩为相互隔绝的湖泊。拒绝全球化、重拾保护主义,注定没有前途。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