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穿军装的特殊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疆和平解放后,驻新疆的人民解放军部队为巩固边防,加快新疆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
在这样特殊的地理、历史背景下,1954年8月6日,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由人民解放军第二军第五、六师和第六军第十六、十七师等大部、第二十二兵团全部以及第五军一部组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同年10月7日,在我国西北边陲,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复员的特殊部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65年过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中国现存唯一一个生产建设兵团,继续在天山脚下顽强拼搏,无私奉献。
从“撤销”到“二次创业”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建水利,开垦荒地,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络。兵团从农副产品加工业起步,发展现代工业,逐步形成以轻工、纺织为主,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较多的工业体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五九旅纪念馆里有一张神奇的照片,照片里一个战士穿着短袖短裤,而后面的四个战士穿的却是棉裤,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50年6月10日。据介绍,为了在一片不毛之地上建设城镇,王震将军决定节约军费,1950年到1953年每年只发一身冬季御寒的军衣。
而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和田纪念馆,则记述了解放军十五团徒步横穿“死亡之海”解放和田的军史奇迹。这支部队的前身,是闻名中外的三五九旅七一九团。1953年,部队留下一个营就地转业,将开垦出的4万亩良田无偿捐给地方政府,屯垦戍边60余载,发展成为今天的四十七团。
可以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的农牧团场、工交建商企业在依法向当地政府纳税的同时,几十年来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支援地方建设,每年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到附近的县、乡、村举办种植、农机等各类培训班,推广先进技术;从1964年起,每年筹集资金帮助地方搞规划和建设,为各民族群众送医送药,给予各方面的帮助。
随着兵团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兵团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到1966年底,兵团总人口达到148.54万,拥有农牧团场158个,兵团的各项事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屯垦戍边事业受到严重破坏。1975年3月,兵团建制被撤销。
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兵团建制,名称由原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改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开始二次创业,其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维稳戍边六十余载
“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她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不是海市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她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笔下的“兵团第一城”石河子市,也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众多城镇的缩影。
如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有的“师市合一”管理模式已逐步成熟。在战略地位重要、团场集中连片、经济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垦区,9个“师市合一”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10个“团(场)镇合一”的建制镇拔地而起,由兵团实行统一分级管理,正大踏步地向以城镇化为载体、现代工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发展方式转变,并始终把维稳戍边作为立身之本,发挥着“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功能。
石河子、五家渠、阿拉尔等6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4个省级工业园区,为兵团增强综合实力、加快发展步伐提供了强大动力。2013年末,园区入住企业超千家,生产总值占兵团工业增加值的2/3以上。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在兵团六师五家渠市参观考察后就地召开座谈会,就做好兵团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一时间,“西域水城”五家渠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从过去“五户人家一条渠”,到市区人口达13万余人、城镇化率达65%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市,五家渠的变化令人惊叹。
与此同时,兵团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坚持劳武结合,与军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65年来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座城镇就是一个堡垒。长期以来,兵团广大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肩负起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