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见证人民体育辉煌变革
奥运看完看全运。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全运会)将在陕西开幕;而62年前的9月,新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全运会,从此,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伴随着新中国体育一路变革发展。
从“体育强国”到“为奥运练兵”再到“以人民为中心”,全运会在推动人民体育发展的进程中,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体育强国,全运展示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与国防建设、社会发展需要大批身体健康、体力充沛的劳动者,这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全国性体育赛事来推动引导。另一方面,由于对当时国际奥委会和部分国际单项运动协会搞“两个中国”的抗议,我国于1958年中断了与上述国际体育组织的联系,我们也需要一个同国际体育竞赛相对应的综合运动会来检验和展示全国体育发展的成就。
1959年8月31日,北京工人体育场建成,它是当时我国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设备完善。
9月13日下午,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北京工人体育场成为欢乐的海洋。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第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贺龙致开幕词。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负责人与解放军高级将领,苏联、法国等24个友好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受邀出席,体育场涌入8万多人。
入场式上,各代表团高喊:“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这是1952年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时的题词,点出了新中国体育精神的内核。
参加首届全运会的有各省市区、解放军的29个代表团共10658人。平均年龄21岁的这些青春健儿中,共有7人4次打破4项世界纪录,664人844次打破和新创106项全国纪录,2000多人次打破各省市区的最高纪录。其中最著名的是游泳名将穆祥雄以1分11秒01的成绩在首届全运会的赛场打破男子100米蛙泳世界纪录。
全运练兵,奥运竞赛
1979年,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接下来就要准备参加奥运会。1980年,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王猛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内竞赛必须适应国际竞赛、特别是重大国际竞赛,项目要对口,规则要统一。”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1983年在上海举行的第5届全运会不仅首次把主办城市设在北京以外,更重要的是将项目设置与比赛规则完全与奥运会对接。从此之后的历届全运会中,除保留武术等少数非奥项目外,其他项目基本围绕奥运开设。
这届全运会是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选拔和练兵的最好舞台,许海峰等运动员的传奇也从此开始。“全运练兵”立竿见影:一年之后,新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出征夏季奥运会就拿到了15块金牌,震惊了国际体坛。
中国体育在奥运赛场展现的巨大影响力,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我国开始实施以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举办全运会的最重要目的被调整为培养优秀体育人才、提高全国竞技体育水平、为奥运争光服务。
同时,全运会也成为我国加强同国际体育组织交流的有效平台。从第5届全运会开始,中国奥委会和各单项体育协会开始在历届赛会开幕式上邀请国际奥委会、部分国际单项体育协会负责人和官员来参观指导。国际奥委会原主席萨马兰奇和罗格、现任主席巴赫都曾先后参加过全运会开幕式。
第5届、第6届全运会均在奥运会前一年举办,人们发现:各省队都在全运会奋力拼搏,不少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高峰出现在全运会上,到次年的奥运会则表现疲软,造成了“全运高潮,奥运低谷”。
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同时也配合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第7届全运会在上届之后6年于1993年举行,此后的全运会的赛期全部安排在奥运会后的一年,以保证人才的选拔、锻炼有一个更长的周期:全运会上出人才、亚运会上练人才、奥运会上夺佳绩。
全民全运,健康中国
经历两次申办,北京在2008年为世界奉献了无与伦比的一届精彩奥运,中国代表团在本届赛事以51枚金牌首次名列榜首。
这个竞技高峰的顶点,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中,开始蜕变为中国大力发展全民体育的拐点。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8月8日之后被确定为我国的“全民健身日”。作为国家顶尖综合性体育大赛的全运会,也随之发生变革。
从2009年全运会开始,“全民”开始显著地出现在赛事的口号里。到已举办的最近一届2017年天津全运会,设立19项群众比赛项目成为最大亮点。参加群众项目预赛的选手将近7万人,预选赛的赛场从繁华都市一直延伸下沉到基层乡镇。2017年全运会的群众组赛事将龙舟、象棋、舞龙、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竞赛项目,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推动全民健身的同时,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扬。
实际上,历届全运会筹备期间,举办地都会开展丰富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并在全国掀起健身热潮。例如,2001年第9届全运会期间,仅广东省就举办了2 万多次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2436万人次参加;在筹备第11届全运会期间,山东省在4年中投入43亿元实施“一点三线”861项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和3.2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此外,办赛之后留下的大量体育场馆设施也成为群众健身的重要场所。
全运会不仅是专业运动员的竞技场合,也成为全民健身的炫丽舞台。(记者 王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