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海陆并重”,开发海洋宝藏
海底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国际能源署估计,全球油气资源量三分之一位于海洋。另据美国石油地质学家估计,世界上光是水深300米以内的海底就有约1000亿吨的原油、500亿吨的二次可采原油以及300亿吨的重质原油。
从陆地走向海洋、从浅海走向深海、从深海走向极深海,世界石油工业澎湃前行的洪流中,中国海油人正奋力前行。
1990年9月13日,我国第一个年产百万吨原油的海上油田——惠州21-1油田正式投产出油;2010年12月1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海域年油气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油当量。兴海强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早期通过合资克服技术困难
北京中华世纪坛记载5000年中华文明的青铜甬道上,1966年有这样一条记录,“在渤海湾用固定平台钻成第一口石油探井”。
时间拨回1956年,当时的石油部发出“上山、下海、大战平原”的号召,组织力量下海找油。然而,刚取得大庆油田会战胜利的石油人发现,从陆上到海上,相隔几十米深海水带来的难度,绝不亚于几千米地层。
究其原因,海上石油开采具有高风险、高科技、高投资的特点。隔了一层水,海上采油成本就是陆上的6到10倍。加上当时缺乏资金,没有技术,装备落后,石油人在海上的早期勘探,经历了一段低迷、探索的时期。到1981年,只有渤海3个小油田投入试验性开发,累计生产原油仅96.3万吨。
1982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颁布。半个月后,2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成立。
对外合作初期,体制机制的碰撞,管理理念的冲突,令海油人倍感压力。他们深知必须作出改变——树立效益效率观念,改革落后的体制机制,利用外资推动勘探开发,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管理经验、安全理念、法律法规等方面与国外接轨。
1990年9月13日,我国第一个年产百万吨原油的海上油田——惠州21-1油田正式投产出油。据悉,惠州21-1油田位于香港东南方160公里处的海域,由中海油南海东部石油公司同意大利阿吉普(海外)有限公司、美国雪佛龙海外石油有限公司、美国德士古石油玛茨莎皮(荷兰)B·V·公司组成的ACT集团合作开发,是深度2800米至3000米的砂岩油藏,油质好。
惠州21-1油田的投产,标志着我国南海东部的油田已进入勘探、开发和生产并进的新阶段。投产后,高峰时每天可产原油4000吨,年生产能力可达100多万吨。
1993年8月31日,当时我国最大的海上油田——绥中36-1油田投产。该油田位于辽东湾海域,西距绥中县50公里处,是我国第一个储量超亿吨的海上大油田,含油面积24平方公里,基本探明储量1. 9亿吨,总储量2.5亿吨。
到2002年底,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蓬莱19-3油田投产后,渤海海上油田产量占到中国石油总产量的1/5,成为国家能源新的主力军。
而截至2010年12月19日,中海油中国海域年油气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油当量。5000万吨,标志着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格局完成了从“以陆地石油为主”,向“陆海统筹、海陆并重”的转变,也意味着我国跻身世界海洋石油生产大国行列,我国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海洋石油工程技术、大型装备制造等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海洋经济进入黄金时代
随着陆地油气资源发现日益减少,开发难度逐渐加大,油气行业将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海洋。
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2018年增长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我国海洋经济总量稳步提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高,内生动力持续增强。2019年我国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服务业“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增强。
海洋第二产业是指对海洋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包括海洋石油工业、海盐业、海盐化工业、海洋化工业、海滨采矿业、海水淡化业、海水直接利用业、海洋生物制药业等。经初步核算,2019年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31987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的35.8%。
作为新兴海洋经济,中国海洋石油在今年上半年业绩强劲,全年产量有望超出预期。中海油指出,今年上半年,公司推进“七年行动计划”,全力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实施。
据报道,从储量上来看,上半年中海油共获得了9个勘探新发现,并成功评价了14个含油气构造。其中垦利10-2构造被探明储量近亿吨;旅大10-6构造被探明为中型油气田等。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也获得Uaru-2和Longtail-3两个新发现,累计可采资源量已超过90亿桶油当量。
另据其他媒体报道,中海油上半年原油增量占全国增量的近八成。特别是“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的投产,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300米水深向1500米水深的历史性跨越。(撰稿 蒲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