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的胜利: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坐标上,会宁和将台堡都是闪亮的名字。
1936年10月9日,红一、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22日,红一、二方面军在宁夏将台堡会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从长征的终点出发,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改变中国革命的命运
1986年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时修建的红军会师纪念塔,是会宁县城的标志性建筑。会宁曾经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从明朝初年算起已有600年历史。“半城人家半城庙”曾是这个西北小城的真实写照。
1936年10月2日凌晨,红15军团直属骑兵团攻克会宁县城。两天后,红1军团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也率部赶来击溃周边敌军,静待红四方面军的到来。
这一刻,他们已经等了一年多。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然而,由于张国焘坚持南下,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先行北上,与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军以及先期到达的由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25军会合。
会师,对于仍处于国民党重兵包围中的红军意义十分重大。毛泽东亲自为会师选址:“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10月9日,红四方面军指挥部进入会宁县城。尽管此时红二方面军尚在路上,但会合大势已成。10日傍晚,红军召开庆祝大会,会上宣读了《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
10月20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马不停蹄赶往将台堡,那是中央电令指定的与红1军团的会师点。22日,红二方面军指挥部、2军团与红1军团会师;23日,红二方面军6军团在将台堡以南15公里的兴隆镇也与红1军团会师。
就在蒋介石气急败坏地飞抵西安督战时,在将台堡,红军召开了1万多人参加的联欢会。
据亲历的村民回忆,当时城墙上、树上站满了老百姓。两支服装不同的红军部队分坐两边,歌声嘹亮。领导讲话后,两边的人拥抱在一起。将台堡和兴隆镇的家家户户都住进了红军,当地老百姓还从未见过这样的队伍,用谁家的东西就给谁家铜板,只多不少,对待老人、孩子、妇女也都十分和蔼。
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将台堡(今属宁夏西吉)分别会师,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但由于蒋介石加紧调集部队,向会宁、将台堡地区集中,红军三大主力陷入敌重兵夹击之中。尤其是国民党中央军3个军,在飞机配合下由南向北推进,已经与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发生激战。
在国民党重兵进攻下,红军三大主力军不得不步步后退。1936年11月8日,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制订新的作战计划,决定集中三军主力经陇东进入陕西;12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军会聚宁夏同心。这是自南昌起义以来,各路红军首次大会聚。
在同心清真大寺西南面的河滩上,三军会聚的万人军民大会召开,彭德怀、贺龙、张国焘分别代表三个方面军讲了话。会场上红旗招展,部队情绪十分高涨。当地百姓则帮忙解决了部队的冬装、粮食。
当又一轮朝阳跃出地平线时,红军向东开进,开向抗日前线。
长征出发时,红一方面军8.6万余人,红二方面军1.7万余人,红四方面军约10万人,三军到达同心城时仅剩3万余人。然而,正是这些保留下来的红色种子,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命运。
走好新的长征路
如今,驻足会宁会师楼前,高天澄澈,红旗漫卷,仿佛还能听到当年的战马嘶鸣、炮声隆隆。红军会师旧址,会师塔矗立,邓小平同志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镶嵌在塔身正中。
巍巍纪念塔,犹如长征英雄史诗结尾的巨大惊叹号,也如同一座精神的丰碑,为后人讲述着艰苦卓绝的长征历程,传递着永不磨灭的理想信念。
1996年,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暨将台堡会师60周年之际,将台堡也立起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纪念碑顶端雕刻着三尊眺望远方的红军头像,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红军会师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的号令,从这里传遍中华大地。记者|应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