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无尽藏——苏轼的艺术精神

日期:2024-06-1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以“无尽藏”三字作为特展名称,用意显而易见:将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喻为后世艺术创作者无穷无尽的宝藏。
记者|王悦阳


  北宋元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被贬的苏轼来到南京半山园,拜谒罢相闲居的王安石。两人虽曾政见不合,但那一次却结伴同游,畅谈诗文与书画,在不知不觉中弥合了横亘在彼此间的鸿沟。苏轼乘兴写下《次荆公韵四绝》,其中有名句曰:“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940年后,就在王安石半山园遗址旁的南京博物院,“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大展隆重举办。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是苏轼《前赤壁赋》中的名句。以“无尽藏”三字作为特展名称,用意显而易见:将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喻为后世艺术创作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此次特展以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与实践为主旨,梳理其对后世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用此线索串联起中国书画从宋代一直到清末的名家名作。展览中的篇章主题均源自苏轼代表性的书画艺术理论,各篇章虽各有侧重,却又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苏轼博大精深的艺术精神世界。


潇湘竹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的作品在多个领域都有所涉及,包括诗文、书画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他的内心世界,也体现他的艺术理念和人格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苏轼不仅是宋词最高成就的代表,还是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奠基人,创造了最富特征与典型风格的中国画。

  《潇湘竹石图》是传世至今的苏轼绘画作品之一。该图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绘一片土坡,两块卧石,几丛疏竹,左右烟水云树,渺无涯际,好一派潇湘二水合流处,遥接洞庭巨浸的苍茫景色。图中卧石瘦竹、远渚烟水云雾空蒙,让人在窄窄的画幅之内如阅千里江山。画卷最左端有款识“轼为莘老作”。此图与传为苏轼亲笔的《枯木竹石图》互为映照,既有相似之处,细节处又略有不同。

  后世记载多认为“枯木竹石”题材的初创者是苏轼。此题材实则是从唐代“松石”题材,五代、北宋的“寒林”山水等图式演变而来。至北宋中期,由于苏轼的介入,小景山水融入“竹石”题材,“枯木竹石”的图绘形式确立,并在苏轼的朋友圈中逐渐流行开来。枯木、竹、石这三样寻常之物蕴含了怎样的精神内涵与艺术魅力?事实上,此三者在文人士大夫心中象征着不同的道德品质:枯木外表干枯,内在却蕴藏生机;竹子坚韧,曲而不折,有君子之风;岩石坚贞不移,历久长存。基于此,枯木竹石题材被赋予了哲学意味、美学旨趣,成为画家们的精神寄托,所以历久弥新。

  《潇湘竹石图》虽无法考证确认为苏轼真迹,却可视作苏轼借助潇湘竹石来寄托文人精神,抒发诗人情怀的典范之作。他将立意、内容题材与笔墨充分发挥并高度融合,把追求活泼泼的生命精神与人生境界体现在对潇湘竹石的描绘之上。

  历史记载,苏轼擅长画竹,他认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成语“胸有成竹”即源于此。苏轼认为“神似”应建立在“形似”的基础上,“形似”要能“随物赋形”,要通过全方位掌握事物的“常形”,来表现事物内在规律性与真实性。自此之后,历代画竹大家无一不在践行着苏轼的艺术精神。

  苏轼曾评价唐代诗人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正是这“诗画一律论”,支撑起中国文人画的理论架构,呈现出中国独有的审美特征,不仅对当时以他为中心的士人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乃至绘画实践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诗画结合,情景交融,成为中国艺术的优良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尚意书风


  苏轼的绘画审美趣味,形塑了中国画的基本性格;他的绘画艺术精神,使中国画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大变化。他还开创了具有自由意象和个性化的“尚意书风”,极大丰富了书法的意态形象,增强了书法的艺术性、观赏性和表现力,从而引导中国书法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化的彰显。

  在中国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所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晋唐书法犹如两座无法逾越的大山。书法到了宋代,书家想要突破前人窠臼,只能另辟蹊径。因此,苏轼与黄庭坚、米芾等人选择“尚意”书风,主攻自带抒情色彩的行草书,以其独特的生命情调和文化精神,将书法之“意”发挥到极致,谱写了中国书法风格史上的新篇章。

  《治平帖》是苏轼的一封信札,由故宫博物院收藏。帖中“治平”是苏轼家乡四川眉山的一座庙宇,上款人史院主和徐大师为此院二僧。苏轼拜托二僧照管石头桥、堋头两处先祖坟茔。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30余岁。当时,苏轼还未陷入“乌台诗案”,故《治平帖》看起来心气平和、飘逸灵动。从书法看,此作用笔细腻,字体遒媚,结字自然,肥瘦适中,浓淡相宜,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元代赵孟頫题跋所云,此作“字画风流韵胜,难与暮年同论。情文勤至,尤可想见,故是世间墨宝”。记者|王悦阳


链接:文人画


  文人画,也称“士大夫写意画”“士夫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写意型绘画风格。这种画法有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写实绘画风格,贵“神似”,求“意到笔不到”,是一种以理念代替技巧,形式大于内容的艺术风格,其始祖被后人追认为唐代诗人王维,经苏轼、赵孟頫、沈周、董其昌、徐渭、八大山人等人,成文人画一脉。讲究笔墨情趣和诗书画印综合修养的传统、画格简淡的境界追求。其作者一般不具备绝佳的写实技巧,但具有一定思想、审美高度与笔墨趣味,故多取材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灵”,标榜“士气”“逸品”,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这种“诗书画一体”的审美追求,对传统美学思想及水墨、写意等技法的发展颇有影响。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