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珐华器重现人间,惊艳天下!

日期:2024-06-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珐华器在元、明时期的山西曾盛极一时,深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喜爱。当时,有晋地琉璃遍天下一说,无论皇宫庙宇,商宅权府,山西琉璃无处不在。
记者|何映宇


  6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琼海召开发布会,发布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最新成果。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为明正德时期的一艘商船,所载货物数量巨大,包括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数量不少于十万件。其中以瓷器为主,含青花、青釉、青白釉、白釉、红绿彩、黄釉、珐华等器物。船货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珐华瓷器。这是我国沉船考古中首次发现的珐华器,意义重大!

  这些精美绝伦的珐华瓷器,造型精美、色彩斑斓,在1500米的深海海底尘封了500年,现在终于重现人间,惊艳天下!


珐华器在山西曾盛极一时


  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珐华器多为传世品,考古发现的非常罕见,国内考古发现的珐华器数量并不多,北京、山西、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区的墓葬、窖藏、生活遗迹中均出土了珐华器。一号沉船集中发现一批如此炫目多彩的珐华器,自然引起极大关注。

  一号沉船的珐华器,器身以深蓝、浅蓝或绿色珐华釉铺地,用沥粉勾勒出凸线花纹,再填以深蓝、浅蓝、黄、紫等珐华釉。其中有一件珐华梅瓶,通体蓝色打底,釉色晶莹肥润,在水中尘封500余年,还保持着艳丽的色彩,真是太漂亮了。

  这件珐华梅瓶以孔雀蓝打底,凸起的线条勾勒有致,形成凹、平、凸三层立体纹饰,既有工整的图案特色,又有传统的绘画风格,极具清新典雅之气。

  珐华器,又名“粉花”“法华”。其实最初是琉璃的一种。“琉璃”最初是指魏晋时期从海外进口的一种有色玻璃,后来人们又将此种玻璃叫做“料器”或“烧料”。自从把铅釉用到建筑材料中的砖瓦上以后,便称之为“琉璃”,而琉璃一词也就成为这种铅釉陶器的代名词,它是以铅硝作助熔剂烧制的带釉陶器。

  珐华器其釉的配制和成份和琉璃釉大致相同。只是釉中助熔剂不同,琉璃釉以铅为助熔剂,珐华器以牙硝(硝酸钾)为助熔剂。珐华器装饰方法沿用彩画中的立粉技法,在陶胎上以特制的管袋将立粉勾勒成凸出的纹样轮廓,然后再填入黄、绿、紫等釉料,入窑烧成。明代珐华器多陶胎,清代则用瓷胎。制品有花瓶、香炉、塑像、罐、钵。纹样有花鸟人物等。

  珐华器在元、明时期的山西曾盛极一时,深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喜爱。当时,有晋地琉璃遍天下一说,无论皇宫庙宇,商宅权府,山西琉璃无处不在。山西大同明洪武十三年筑造的九龙壁,便是琉璃与珐华陶瓷完美的结合体。


景德镇:珐华器又一重镇


  明中期,江西景德镇地区开始使用瓷胎仿制山西的珐华器,故珐华器又有陶胎和瓷胎之分。山西陶胎珐华器多为瓶、罐等小件,以陈设用具为主,实用器皿很少,有瓶、罐、香炉、佛像、动物雕塑等作品。多绘以山石花草及人物纹,纹饰粗放,极具北方民间泥土气息。景德镇瓷胎珐华器也以陈设用具为主,但造型典雅,常见梅瓶和大口罐,纹饰以莲池纹、折枝牡丹纹等为主。

  景德镇窑其釉色称为“珐花釉”。有珐翠、珐黄、珐蓝、珐紫、珐青等多种,色调较之陶胎珐花更加精美,艺术表现力更强。康熙时期瓷胎珐花器烧制得相当成功,以茄皮紫釉、孔雀绿釉为代表。一件珐花釉笔筒,通体施茄皮紫釉,其上以孔雀绿釉斑点作装饰。釉下刻画垂柳、山石、蜻蜓图。元代琉璃制品有香炉、宝灯、楼阁等。

  景德镇用瓷胎而山西珐华用陶胎,因而烧成的温度就不一样。景德镇的器物有饰以花鸟、人物的瓶、罐、钵等。在器物的底色上,琉璃一般是黄、绿二色,但珐华则以紫或孔雀绿为主,缀以黄、白、孔雀蓝的花纹,就更能突出艺术效果。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的珐花八仙过海图罐于1972年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出土,为景德镇产的珐华器。这件珐华器直口,短颈,丰肩,收腹,砂底,圈足。口沿装饰八宝纹,肩部为璎珞纹,器腹为八仙过海图。

  现藏于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的珐华莲鹭纹有盖罐也是产自中国江西景德镇的珐华器。这件器物蓝釉做底,罐身纹饰以莲花纹为核心,缀以波浪纹和白鹭纹。莲花纹中的花等部分纹饰施“白檀涂”工艺,即在素坯上贴金银箔(或涂绘泥金、泥银),其上罩以浅棕色透明釉。珐华彩为三彩的一种。由于三彩釉料的主成分铅不具黏性,为防止不同釉料互相掺杂,珐华器先在器表上依照纹样塑起轮廓以作边界,再分别施以紫、蓝、绿、白等颜色的釉料,制成的器物色泽鲜艳,独具特色。

  山西和景德镇作为珐华器的两大生产区,目前却没有相关窑址的发现。

  在这次发现的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所载器物中,珐华瓷器是最漂亮的,部分珐华瓷器的表面,甚至出现了主体纹饰贴上黄金金箔的工艺,这是以前没有发现过的。一号沉船上的珐华器,花纹以云肩纹、灵芝纹、璎珞纹、莲池纹、桃纹为主。从器形、胎釉及装饰技法来看,应为景德镇窑所产。

  珐华器是中西交流的产物,一号沉船出水的珐华器直接证明了明代中期景德镇珐华器曾作为商品对外销售。这批珐华器质量极高,纹样、颜色等具有伊斯兰文化的元素。而珐华釉本身是一种以牙硝为助熔剂的中温釉,可追溯到唐代中亚地区传入的波斯釉陶。金代开始出现孔雀蓝釉,元代时部分琉璃上开始使用孔雀蓝釉。清代雍正之后,珐华器逐渐停止烧造,这项高超的工艺技术从此消失,少量的珐华器只存在于国内外的博物馆内。因此,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发现的珐华器才特别难能可贵。记者|何映宇


链接:珐华与琉璃的区别


  珐华的特点是隔釉见胎,开芝麻纹片,琉璃则开大甲纹片。纹片的开法均为片四周起翘,如胶泥地日晒后的龟翘状,且反铅,隐现蛤蜊光。珐华器与琉璃器的最大区别是在釉中添加了草木灰,在色釉上比琉璃器更纯正丰富,刻画细腻。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