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中的特区”幕后故事
横琴岛将成为“一岛两制”的地区,“横琴模式”体现的是“一国两制三体”的突破性概念:澳门、横琴,加上横琴岛上的澳门大学的“三体”。横琴是珠海的土地,澳门大学新校园在横琴岛上,实施的却是澳门法律。
特约记者|江 迅
澳门,凼仔西面,隔着一条约250米阔的狭长河道“大湾”,对面就是大横琴岛,属于广东省珠海市。8月16日,记者驱车由澳门一端河底隧道口前行,往珠海横琴岛,河底隧道长1570米。隧道设有两条行车道,一条500米行人道,一条管线道。车驶两分钟,弯弯的隧道,抵达另一端出口,前方一亮,就是澳门大学新校园。这一“亮点”,时下正引起全球关注。
新校区位于葱绿秀丽横琴岛东部沿海区域、澳门莲花桥以南而与澳门咫尺一水之隔,占地约1.1平方公里,比原校区大20倍,已建80多座建筑物,可容纳1.2万名学生。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落成庆典,将于2013年11月举行,记者从北京获悉,中央领导人赴澳门主礼,有望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2013年7月20日零点,一个载入共和国历史的时刻,五星红旗和澳门区旗,在横琴岛升起。这是引人瞩目的粤澳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五支队三大队八中队官兵从这里撤出。自此,边防线整体后移至澳门大学校区由树和墙、人工河筑成的界线之外,原本属于广东省珠海的这片新校区土地,此刻起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管辖,所有澳门大学教职员和学生,不论是本地还是非本地人、澳门居民、访客游客,可从澳门这方的河底隧道,全天候24小时直接进出新校园,不须办理出入境手续,但不能从新校区直接进出珠海的横琴岛。从澳门到横琴岛非澳门大学的其他地区,仍需经莲花口岸路凼边检,与早些年一样,记者仍需携带回内地使用的“回乡证”证件,由边境出关进关,经边防检查。
占地1平方公里的新校区,与横琴岛上的其他地区不同,新校区受澳门特区政府的法律管辖并分隔管理,横琴岛将成为“一岛两制”的地区,“横琴模式”体现的是“一国两制三体”的突破性概念:澳门、横琴,加上横琴岛上的澳门大学的“三体”。横琴是珠海的土地,澳门大学新校园在横琴岛上,实施的却是澳门法律,因此在澳门大学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网络和言论、出版的自由度,完全按照澳门法律实施,网络开放,Facebook、Youtube等境外网站也可以用。从理论上讲,在这片原本属于珠海的土地上,甚至允许出现内地较敏感的标语。
据悉,澳门大学围墙之外的整个横琴岛,在网络自由上,或许会有一个特殊安排,横琴管委会正向中央提出特别申请,如获批准,这里整个岛的网络,都像澳门大学一样,实施与香港、澳门相类似的网络管理,这将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不完全受内地网络法规监管的地方。虽然这个校区周边已建好绿树和白墙、铁丝网组成的围界,但因电子监控等相关设施尚待完善,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第五支队,已在该校围墙外增加了比原先多4倍的防卫力量。
人口接近60万的澳门,占地很小,仅29平方公里,随着新校区启用,澳门面积扩大了1平方公里。澳门大学原本的校园相当小,约1/20平方公里。根据协议,澳门特区政府支付12亿澳门元(约1.5亿美元),以租赁新校园的土地,使用权至2049年(可续期)。新校园的建设涉及总投资约102亿澳门元(约15亿美元),由特区政府支付。
2013年初澳门大学建设已初具规模,澳门大学校董会主席谢志伟与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刘遵义教授聚首,他对刘遵义说:“澳门大学迁建横琴是‘百年一遇’。”刘教授听了,沉默良久,而后一字一字说:“不是‘百年一遇’,是‘千载难逢’。”对澳门人而言,共同开发横琴是多年梦想。澳门大学赶上了兑现梦想的时代,横琴岛令梦想成真,“一国两制”的构想,在横琴岛取得重大突破,“一岛两制”呈现了“特区中的特区”。
当年,深圳与香港要立法实施“一地两检”,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期间遇到不小阻力,但澳门“横琴模式”租用那么大一块珠海土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却相当顺利,没遇到太大波折。有列席会议的港区代表对记者分析说,之所以顺利,一是香港已有先例;二是澳门社会没有香港那么多杂音,中央对澳门贯彻“一国两制”完全放心。
澳门租赁横琴岛部分土地的消息传至珠海,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广东媒体上发表观点称,校园在横琴就应该按内地法律管理,澳门大学设计的所谓“横琴模式”违背了国家法律,给珠江西岸一体化开了很不好的先例。澳门大学迅速响应,4月8日澳门大学教授赵国强在《澳门日报》撰文,指出采用“租界式”管理已有先例,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深圳湾口岸实施管辖的决定》,实际上就是将属于深圳的某块土地,租给香港使用和管辖。
对澳门市民而言,横琴岛是一个既远且近的名字。在横琴岛,站在红旗村边的海岸,听到对岸的鞭炮声,那是从澳门的一座寺庙传来的。红旗村是横琴岛距离澳门最近的地带,相隔不足200米,但两地发展却天渊之别。寸土寸金的澳门金光繁华,是澳门现有面积三倍的横琴岛,却仍是百年不变的渔村,岛上居民养蚝、种蕉,生活简朴如昔。有澳门学者感叹,澳门回归飞跃10多年,横琴岛却沉睡十多年。现今,横琴岛终于“苏醒”了。
2009年2月,横琴管委会接到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三四个月时间内,完成选址、征地及补偿工作。
澳门政府以12亿澳门元租用这片土地。澳门大学校长赵伟在谈到横琴新区对该项目的支持时感叹道:“这可是1000多亩地啊,张家有两亩,李家有三亩,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可以想象,需要大量工作才能把地收来,珠海和横琴新区做出重大牺牲。”
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是实践“一国两制”的示范性项目,建设过程涉及的很多问题都前所未有。
建设物资进入工地,涉及很多跨境问题,澳门与内地建材标准不同、来源不同,涉及到怎样监管、如何适用标准等;横琴岛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期应用国内法律,移交后适用澳门法律。内里很多事项关系到两种体制如何在新校区项目上融合。
南粤集团有关负责人彭军对项目建设的复杂度感触颇深:“在开始建设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每周都要开三到六次会议,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开三场会,透过这种高频率的沟通,争取澳门方面的理解和认同。”
珠海政府协调海事、航道、水利、海关、边防、环保近20个部门,配合澳门大学新校区及专用隧道的开工建设,协调海关对澳大新校区建设期间进口的所有物资予以免税,做到物资通关便捷。
横琴新区实行“横琴与澳门之间一线放宽、横琴与内地二线管住”的分线管理特殊通关实施办法,这一制度设计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次。另外,对进入横琴新区与生产有关的货物实行备案管理,给予免税或保税,横琴新区内企业之间货物交易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这些更具有开放性的优惠政策有利于使横琴在短时间内吸引大发展需要的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积累经验。
横琴在过去推出了一系列全国率先甚至唯一的改革举措:启动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行干部财产申报制度、成立全国第一个廉政办公室、成为全国首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率先进行资本项目可兑换试点,再加上对行政审批制度、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改革动作,横琴初步构建了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在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的头6个月,注册企业就超过横琴之前多年的总和。
横琴被称为“特区中的特区”,体制机制创新是其重要使命。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横琴先后开展4大领域13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实践,多项举措引领全国,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深化提供了鲜活经验。横琴在体制机制上的先行先试,既有对中央赋予横琴优惠政策的落实的细化,也有横琴在实践中摸索的改革新举措。
2009年,中南海一锤定音:开发横琴岛。三起三落的珠海横琴开发终于迎来属于自己的时刻,拉开大开发序幕。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