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争夺战何时休
阅读提示:现阶段的“分分必争”完全是在唯一指标下招生观念的异化。如果将自主招生的权力下放到各个学科、专业,让“唯分数论”让位于对学生特质的考核,高校的统一录取分数线也就失去了被评价和维护的价值,无意义的招生互掐就无需继续上演。
记者|王 煜 实习生|弭 璐
清华北大作为中国两大顶级名校,优质生源本不是问题,何必为了几名“状元”撕破脸皮互相争抢?有识之士犀利地指出,“清北大战”的焦点不在教育培养而在招生录取,这背后反映了我国高考招生体制存在的根本问题,而这是高考改革方案仍未涉及的核心问题。
争斗始于高考之前
“清北大战”中有这样一幕:取得今年高考重庆文科第一名好成绩,也就是文科状元的刘同学,查分系统未开启时就接到了北大在重庆招生负责人的电话报喜,而不久之后清华大学也打来电话询问他的志愿意向。由于当时刘身在成都,北大招生负责人甚至表示,愿意派专车去成都接他;而刘同学本来是打算乘坐动车回家的,在北大招生组的坚持下,他还是坐了后者的车,导致抵渝时间被耽搁了好几小时。
这个细节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考生的成绩是由教育考试院单独给每位考生发送的,考生所在的学校也许会统计成绩信息,但是作为招生单位的高校,如何能在考生投档前就得知考生的成绩和联系方式等信息?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考试招生改革组的专家成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对《新民周刊》表示:高分学生总是集中在某几所中学,高校和这些“重点中学”往往都有多年的密切联系,在高考前就已经锁定了一部分优秀学生。只待高考成绩公布,高校招生人员就可以迅速联系上高分考生。
有网友根据水木清华论坛上的数据统计了清华大学录取全国重点中学的人数,人大附中、清华附中、北京四中、西北工业大学附中、河北衡水中学等学校基本每年都位居这份录取人数最高的榜单。高考前,如果你是这些学校的优秀学生,那么很可能已经成为了高校的重点关注对象。
当然,某些高校人员和当地招办的“合作”也是“公开的秘密”。提前获知的考生信息,到底有多少是违规从招办得到的,尽管无从考证,但招办借此寻租的空间和嫌疑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意味着,高校“招生大战”在平时早已布局,高考分数揭晓时乃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短兵相接,难免擦枪走火,爆出微博互撕的闹剧也就不足为奇。
吉林省长春市有全班平均660分的“最牛高考班”,湖北武汉华中师大附中有全班44人中34人考进北大清华的“最牛高考班”……河北衡水中学更是因出色的高考成绩获得全国瞩目,在神话般的高考成绩下,其培养模式正在向全国推广。据媒体报道,最近衡水中学的呈贡校区在昆明成立,标志着衡水中学正式进驻云南,而其四川分校也已经签约。然而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在“最牛高考班”、“最牛中学”的光环之下,很可能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一个地方越是有“最牛校”或者“超级校”,一个学校越是有“最牛班”,越表明这个地方、这所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说高中不是义务教育,不强调均衡,可是作为教育举办者和具体办学者,不能把少数优质资源集中在个别学校、个别班级,这对其他学校、学生是不公平的。
当竞争从高考成绩延伸到中考成绩,甚至一步步向下蔓延,这就造就了越来越严重的择校热,一些小学周围的学区房被炒出天价也就不足为奇了。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就反映了该现象,引起不少观众的共鸣。
名校何须争抢生源
清华北大,毋庸置疑是中国最顶级的两大高校。于水木清华欣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在未名湖边与同学少年指点江山,早已是无数考生的梦想。名校的光环、历史的积淀、优质的教学资源,两校本可以稳坐泰山,迎接慕名而来的优秀学生主动投档。如今,面对高分考生,两大名校却上演了招生闹剧,不禁令人唏嘘。
熊丙奇认为,这是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手段带来的无奈。对于考生来说,高考分数就是评价他们的唯一指标;而对于高校来说,高考录取分数线也是一些机构对大学排名的重要参考。
同在江湖漂,排名躲不掉。只是,高校更重视的是哪个排名?
现实的情况是,如果分数线下降,高校就觉得无法向师生、校友交代;因此,一线招生人员往往肩负着维护录取分数线的重大责任。按照现在的录取制度,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要确保录取分数领先,必须盯住每一个学生,万一有一名学生被挖走,录取分数就可能拉低。因此,招生人员会互相指责挖走自己目标考生的竞争对手。
而且,还有些竞争对手是他们没底气指责的:近年来,港澳台地区以及外国的知名高校也加入了国内的招生竞争。有些考生申请了上述高校,甚至直接连国内高考也不参加,或者只把高考当作“保底”。在这些对手面前,国内名校虽不是“每战必败”,但在声誉和实力上往往不占优势;更重要的是,境外高校大多具备人性化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招生体制,这方面与国内高校巨大的差异使得在考试分数揭晓后的填报志愿阶段,原来钟情于后者的考生很可能“倒戈”。不少一流的学生被招走,这让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对剩余高分考生的争夺更加激烈。
熊丙奇指出,虽然高校也深知分数不是衡量考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在现行的制度下,高校没有自主招生权,录取的结果完全由投档考生的成绩和录取分数线之间的博弈结果决定,分数也就成为了考生择校的唯一资本和高校招生的唯一参考。“只有成绩好”总比“连成绩都不好”要强,在缺乏其他参考标准的条件下,高考成为了分分必争的独木桥。为了迎合所谓的高校评价机制,维护自己的权威形象,重压之下的名校也不惜放下自己的身段对状元郎“三顾茅庐”。
这样的招生大战之后,那些被录取的学生真的如其他广大考生所羡慕的那样,成为了高校的重点培养对象吗?从清华北大微博互相揭发对方毁约,不能满足学生志愿要求的“黑历史”,及自证清白表明“一诺千金”的态度来看,在招生录取阶段被视若珍宝、相互争抢的高分考生,真正进入校门之后往往和普通学生没什么两样,有些考生甚至并不能如愿进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果学生进入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将会受到极大制约,造成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无疑对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统一化的,在学习之余又鲜有机会接触其他领域,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因此,高校在争抢生源的同时,除了兑现学生录取专业之外,更应该多一些专业上的介绍和指导。如同《我目睹的清北招生怪相》作者在文中所言,招生组真正要做的,是要帮助考生找到“初心”。
改革之路在何方
国外的知名高校在招生时又是怎么做的?据杨东平介绍,世界名校如哈佛、耶鲁,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录取工作不是由校招生办负责,而是由各个学科和专业自主设定标准,选择最适合本专业的学生,而非分数最高的学生。这种录取制度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高校认可并实施。
美国名校在录取一个学生时,最关心三个方面:一是你的个人素质怎么样;二是你对什么感兴趣;三是你对申请的大学熟悉不熟悉。以哈佛为例,录取前,先由该校指定的校友进行面对面的一个小时面试,然后由录取官打电话了解一些情况。当然,申请者的成绩肯定要是不错的,除了写给高校的申请信外还需要三位中学老师的推荐信。有一名被哈佛录取的美国考生,在被问及录取过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想了半天说:“感觉像在找女朋友。”
像哈佛这样的名校,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来申请。虽然参加面试的有很多人,但最后发录取通知书的只占四分之一。而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大概也会有20%的人选择放弃。这种双向选择的方式显然更让人放心。
当然,国内考生也有“双向选择”的案例。据媒体报道,去年考取佛山市文科第二名的何珺瑶现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就读。她很实在地表示:“北大是我自己申请的,清华没有找过我,因为我的分不够。”在成绩出榜之后,有复旦和人大两家学校同时找到她,并且以最好的专业相邀。但何珺瑶分析认为复旦和人大其实并没有那么需要自己,“首先,复旦不缺生源,江浙沪基本高分考生都会去复旦不是清北,人大也有许多老牌好专业,许多分段在40至100名的考生都会涌去人大。”
不过,我们的考生选的是什么?
在中国,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及基础教育的不平等,为维护农村考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利,分数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录取标准,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标准。这种唯一的标准会被倒推到中学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以分数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目标。而符合教育规律的指标,应该是多元的录取评价机制和以专业为导向的考核标准。
对于高考成绩,一百分的差距是具有参考价值的,一分之差则并不能说明考生水平的差距。现阶段的“分分必争”完全是在唯一指标下招生观念的异化。如果将自主招生的权力下放到各个学科、专业,让“唯分数论”让位于对学生特质的考核,高校的统一录取分数线也就失去了被评价和维护的价值,无意义的招生互掐就无需继续上演。招生和培养的衔接,学生和专业的适配,才能造就更多优质的人才。这才应该是对高校最有力的评价指标。
2014年9月,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选择上海和浙江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率先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录取机制,并为2017年起国内高校逐渐采用这种评价标准进行录取制度改革提供经验。
2015年6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首次采用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品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选拔新生。高考成绩依然作为量化指标之一,但不再是唯一指标。两校招生办主任表示相比于原来的录取模式,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是不再“分分必争”。考生有了更多展示自我能力和特质的机会,高校也对考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招生工作提供了更多参考。
复旦和交大的高考改革试点是高校更多自主选择权的有益尝试,释放出了积极信号。但真正深入的改革,则如杨东平所说,需要以教育部门的简政放权、高校自主权的扩大为依托。
自主招生确实还存在不少尴尬,2015年四川省高考理科状元是来自绵阳中学的高志华,总分689分。但清华和北大的招生老师介绍,该考生在此前的清华和北大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连笔试都没过。成了“状元”的高志华如今又成了清华和北大争夺的对象。有舆论就此调侃,“真是分数至上,不看考生怎么样只看分数够不够高!”
一名同样是国内顶尖高校的招生工作人员的评价或许可以成为“清北大战”一类事件的注脚——当名校在争夺高分考生时,它们在争夺什么?这种争夺表面上似乎是为了争人才,“揽天下英才而教之”,但实际上高校和重点高中为名为利的动机也很明显。作为高等名校,除了动用各种手段将高分考生弄到本校来之外,还应该多想想,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成才,而不是“招天下英才而毁之”。
名校“状元之争”何时休?
链接:数据读解“状元大战”
状元都到哪些学校去了?
据调查显示,在过去30多年里,选择就读北京大学的高考头名人数最多,有696人,清华大学位居第二,有520人。而这两所高校招录的高考头名人数,占比超过八成。
自2005年以来,香港、澳门和台湾高校陆续进入内地招生,正在集体挑战北大、清华的“霸主地位”。2000-2012年,内地各省状元,选择就读香港高校的就有66人,虽较北京相差甚远,但已超过上海排在“最吸引状元就读地区”的第二位。
高额的奖学金,是港校吸引更多内地高分考生投奔的一大“杀手锏”。此外,全英文的教学环境,更多的国际交流机会,更好的职业前景,已成为越来越多学生青睐香港高校的重要因素。
状元偏好哪些专业?
从今年已经确认的情况来看,金融、经济、管理仍然是状元们的主要专业去向。据调查报告显示,1977-201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高考头名选择就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人数最多,有522人,占总数的37.85%。
状元毕业后去哪里?
高考头名在国内完成大学本科学业后,选择在国内直接就业或创业的比较少,大多数人继续出国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保守估计,状元们出国留学的比例高达60%,美国、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等是这些学生的留学首选。而且,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学成归国的仅占少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
“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指出。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