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这五部电影,带你走近新加坡
阅读提示:今年不仅是习大大访新,还是新加坡建国50 周年,中新正式建交25 周年。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年份,“秋识星洲”新加坡影展,从11月13日至15日,为上海影迷带来5部南洋风味浓郁的佳作——《新兵正传I、II、III》、《爸妈不在家》和《1965》。
记者|阙 政
习大大访问新加坡,习马会,这个11月,新加坡再度成为热词。
我们80后一代知道新加坡,一定是从童年看的电视剧开始。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电视剧像一阵春风席卷荧屏,我们从《莲花争霸》认识了李南星,从《霹雳红唇》知道了郑惠玉,从《都市夜归人》记住了郑秀珍。那时我们觉得潘玲玲真好看,她的《情丝万缕》每播一次都要追。那时女同学们都想把自己的笔名改成“碧君”,因为陈莉萍在《生活歌手》里就叫这个名字。而那时的男同学骂人会骂“三瑞”,因为《天涯同命鸟》里的傻瓜就叫三瑞……直到现在,当年的主题歌只要唱出上句,我们还能轻轻松松接出下句。这些曲子,就像时代密码一样,刻在80后的基因里。
不过,当得知11月上海将举办新加坡影展时,还是愣了一愣。是啊,电视剧看得太多了,但是电影,我看过新加坡的电影吗?还真数不出几部。
其实,今年不仅是习大大访新,还是新加坡建国50 周年,中新正式建交25 周年。在这个意义非凡的年份,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馆与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日月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秋识星洲”新加坡影展,从11月13日至15日,为上海影迷带来5部南洋风味浓郁的佳作——《新兵正传I、II、III》、《爸妈不在家》和《1965》。
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王首毅希望这个影展能进一步促进两国民间交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1965》是新加坡的《建国大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电影产业一度达到过亚洲电影制作中心之一的地位。不过,从70年代开始,由于政府的电影审查制度日趋严格,新加坡电影也曾经历过一段不短的荒漠期,直到1987年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拉开帷幕,才逐渐复苏。而政府的电影委员会则要迟至1998年方告成立。
迄今,电影产业在新加坡仍然算不上多重头——数千名从业人员,年产量不过40多部,上市公司也只有MM2一家。
但这并不阻碍新加坡电影人在影片中畅所欲言。尽管历史不长,国土面积也不大,新加坡的人口却十分多元: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混血人,还有来自五洲四海的歪果仁。多元的人口也带来了多元的文化,而这恰恰给了电影无穷的创作灵感。
作为回报,新加坡电影人一直以来都相当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邱金海执导的《十二楼》,聚焦住房问题,曾在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放映。巫俊峰导演的《丛林湾》则以真实新闻为基础,反映了新加坡的同性恋生态。吴荣平、胡恩恩导演的《美满人生》,英文片名就叫Singapore Dreaming,对新加坡商业社会奉行的成功学进行了反省。而纪录电影《备忘录》,试图将新加坡从“环球村”剥离出来,还原从前的本土记忆,在新加坡公映后,被认为是一部“所有新加坡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众所周知,新加坡1965年正式独立。是次影展展映片《1965》的题目代表何意,不言自明。就在那一年,来自亚洲四面八方的移民突然发觉,他们身处的这个小岛,可以称之为“家”。这部影片就以1960年代的种族纷争为背景,描述了新加坡建国期间普通市民的生活。影片总投资达28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1250万),是新加坡历史上投入最高的影片,也是今年50周年国庆献礼片,今年7月刚刚在新公映,被誉为新加坡版的《建国大业》。
《新兵正传》延续票房神话
新加坡电影和香港电影有一个相似之处:因为本土市场太小,所以即使讨论再严肃的社会问题,通常都会选择比较轻松的喜剧方式来吸引观众。
说到此中高手,就不得不提主持人出身的新加坡导演梁智强。他不仅是新加坡电视史上最长寿综艺节目《搞笑行动》的主持人,还是一个屡战屡胜,不断刷新票房纪录的导演。代表作《钱不够用》系列、《我在政府部门的日子》,前者聚焦三兄弟的理财故事,后者讽刺公务员的耍太极认死理,背后都有严肃的社会思考,但呈现方式却轻松幽默,令人捧腹。
当然,他最著名的作品还是《新兵正传》系列三部曲。讲的是新加坡征兵制度和少年服兵役的训练营故事,风格却十分爆笑。一个富家的纨绔子弟最终变成纪律严明的新加坡部队成员,励志故事配上搞笑风格,在新加坡一举拿下了620 万元新币(约合人民币2800 万)的2012年最高票房纪录。作为续集,第二部和第三部也拿下了780万和760万的票房佳绩——其中由第二部创下的780万新币(约合人民币3500万)华语片新加坡本土票房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或许3500多万人民币的票房,在“一天一个亿”“票房不破十亿都不好意思说卖座”的中国,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但是要知道新加坡国内银幕总数只有200多块,仅仅是中国银幕总数的百分之一。以这样数量的银幕而产出3500多万的票房,如果换算到中国,那就是35亿的票房啊!至少目前来看,还没有一部华语片能在中国突破35亿这个数字吧。
《爸妈不在家》扬名国际
虽然产量和票房总量上都无法与大国相比,但新加坡电影产业仍然很多元,在商业上争取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地票房的同时,也鼓励艺术片的发展。始于1987年的新加坡国际电影节,是当地最盛大的电影活动,也是亚洲的重要电影节之一。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一样,这个电影节的英语简称也是“SIFF”。但新加坡的SIFF似乎更是小众文艺片的天堂。
每年4月,这个电影节都会颁出亚洲剧情长片类的“银屏奖”,中国台湾导演蔡明亮就曾因《爱情万岁》、《洞》得过大奖。除此之外,还会有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导演、最佳电影处女作等奖项颁出。中国演员李冰冰和廖凡也曾凭借《过年回家》和《绿帽子》获得最佳演员奖。更重要的是,SIFF还有一个专门针对新加坡短片的奖项,为许多青年导演从短片走向长片给予了很大的鼓励。
2013年观看过台湾金马奖颁奖典礼的观众大概都记得这一幕:新加坡导演陈哲艺多次起身,上台,从颁奖人手里接过金马奖座——那一年,他的导演处女作《爸妈不在家》先是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捧回金摄影机奖,继而又在金马大获好评,拿下了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新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剧本四个重要奖项。
有人说,在新加坡,每六户家庭就有一户请女佣。而《爸妈不在家》正通过孩子(家乐)与女佣(泰莉)的关系,将1997年身处金融风暴的新加坡社会里,一段波澜起伏的家庭风暴展现给观众,被李安誉为:“不用力就把你的心从头揪到尾……清新、不做作、很纯、很感人,是大师没办法比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公开向陈哲艺道贺。
2014年,陈哲艺还被好莱坞杂志《综艺》(Variety)评为“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位导演”之一。新加坡文艺片产量虽少,却足以一鸣惊人。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