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
记者|王 煜
这个秋天,上海再迎“大事件”。
11月21日,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126个国家和地区、19个国际组织的1180多位嘉宾齐聚上海,交流思想观点与实践,共享发展成果与经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并作主旨演讲。这是有30年历史的大会第一次来到中国。
“人人享有健康,一切为了健康”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健康共治、健康城市与健康素养是本届大会的关键议题。上海是健康城市的典范,在这里发生的健康促进实践和探讨,将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做出坚实保障。
《新民周刊》采访了全程参与大会准备工作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傅华,解读本届大会三个关键词。
健康共治是路径
公共卫生界有一个共识,近百年来世界人口人均寿命普遍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很可能不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是卫生状况的改善。也就是说,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对人类整体健康水平的影响,要远远超过治疗疾病技术的突飞猛进。
这个共识,是“健康共治”观念的基础。
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首日,大会发表《2030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上海宣言》。《上海宣言》从认识健康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城市与社区健康治理、加强社会动员和广泛参与等多个方面提出倡议,强调要将健康作为政府政策的一条主线,加快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推进,呼吁各国政府做出政治承诺将健康促进融入可持续发展议程。
当今世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绝不仅限于医疗卫生领域,而是贯穿环境、食品、医疗、教育等几乎所有政府部门,扩展到更深层面、更多领域的改革与合作。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本次大会的主旨演讲中说:健康促进是人类的共同事业,各国应增强命运共同体意识,以实际行动携手合作。
面对日益增多的健康挑战,《上海宣言》指出:要做到健康促进“一个都不能少”,就需要跨部门和跨地区的政治行动,以及在全球范围开展联合行动。这就对政府的良好健康治理提出了要求。
傅华教授认为,“健康共治”的意思,是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界力量都全力改善人们的健康和福祉。“健康促进不是卫生部门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更多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傅华说,过去对疾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的关注视野单一,而实际上健康问题是多果多因。要找到“原因背后的原因”加以控制,需要健康共治、综合施策。比如,解决肥胖问题不是简单的少吃多动,还涉及到健康食品的生产、供应,运动的锻炼场所、时间保证;道路交通中,改善公共交通能促进人的身体活动,减少对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戒烟也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需要公共场所禁烟等外环境的营造。
日前公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也是国际社会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关于健康方面目标的首个国家行动方案。《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到:“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要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我国曾有非常成功的“爱国卫生运动”,采取的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时至今日,公众的健康需求、城市的治理方式都发生了变化;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健康促进,自下而上的健康治理方式成为新的趋势。
上海居民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是这方面的有效尝试。
2007年起,上海开始借鉴“同伴健康教育”“自我健康管理”等国内外预防医学研究成果,引导社区、单位实施“高血压自我管理小组”建设项目,指导目标群体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着手,从源头控制病情,并初步建立“专群合作、组员互助、自我管理”模式。这是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的前身。
“我的健康我做主。”居民有了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后,在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力量的帮助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纷纷建立起来。在小组里,典型的活动是举办健康知识课堂,下课后自发讨论;学习健身操等保持健康的方法,并开展竞赛;成立志愿小组,帮助他人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居民还能在小组建立自己的健康档案,详细记录家庭用油、用盐量,血压、体重等指标,并定期拿给小组医生评估。
大量上海社区的对照试验显示,无论是慢性病患者还是健康人,通过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在健康管理技能掌握、疾病症状、行为管理等方面均产生了积极变化。上海的做法被世界卫生组织作为成功案例,发布在官方网站上。至2015年底,上海像这样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有2.6万个,参与人数达42万,覆盖全市居村委。
健康城市是平台
全球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增加到70%。建设健康城市,是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而“健康中国”也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重要战略,健康城市建设被置于关系城市现代化和竞争力的高度。
傅华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健康城市”的概念不同于以往的“卫生城市”,“健康城市”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综合的、多维的视角。当前我国将“健康城市”分为五大方面内容:一是健康环境,包含水、空气、食物安全等;二是健康社会,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养老体系、社会安全等;三是健康服务,如公共卫生政策是否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医疗覆盖面如何等;四是健康人群,包含母婴健康、遗传病发病等指标;五是健康文化,如吸烟率高低、人民健康素养、社会志愿者覆盖面等。
“建设健康城市的关键在于找出每个城市的短板,解决自己的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对健康促进行动采取科学的指导。”傅华说。
在本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市长论坛上,全球100多个城市的市长达成《健康城市上海共识》。《上海共识》提出:为健康福祉努力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为市长,有责任在当地采取行动,并与其他区域合作,建设包容、安全、具抵御灾害能力、可持续和健康的城市,使健康成为工作议题的核心。城市的规划和决策必须听取社区居民的意见、声音和需求,力求消除一切有碍公民赋权的壁垒,并充分实现城市中各年龄段人群的潜力和才能。
《上海共识》承诺实现良好的健康治理,致力于在城市治理的所有领域中优先考虑健康相关的政策,并评估所有政策对健康的影响。与会市长承诺遵守健康城市治理五大原则:将健康作为所有政策的优先考虑;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等所有健康决定因素;促进社区积极参与;推动卫生和社会服务公平化;开展城市生活、疾病负担和健康决定因素的监测与评估。
健康城市需要落实在行动上。《上海共识》还承诺优先致力于包括控烟在内的10个健康城市建设行动领域,并将其全面融入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大会期间,北京控烟条例的出台与实施、上海探索特大型城市如何发展与健康并进、浙江杭州建设健康城市、四川汶川创建“全民健康示范县”、山东青岛建设口腔健康教育基地等,都作为优秀案例与各国专家进行探讨和交流。
健康城市的建设不应是为了“贴金”,而应该纳入城市的整体规划,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宏观视野下推进,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优先考虑健康问题。在这方面,上海的行动值得瞩目。
上海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健康城市运动的特大型城市。2003年,上海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行动,市政府专门成立了领导机构,由一名分管副市长领导;同时成立了多部门参与的健康促进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这个机构的建立,在国内也是首创。行动以每三年为一个计划执行周期,目前已进入第五轮行动。与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相匹配的是,上海市政府同步实施了“环境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立起了“三驾马车”并驱的关联性行动格局,从城市生活各个方面促进居民健康。
在此行动下,上海市民三大健康指标连续多年居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统计显示:2015年市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2.75岁,孕产妇死亡率6.66/10万,婴儿死亡率4.58‰。同时,上海与健康城市相关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数据显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至93.7%、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上升至97.1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率达89%、食品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4.5%,全市健康人群、健康环境与健康社会的建设力度、支持水平与综合水准稳步提升。
健康素养是基础
能理解食品标贴、会阅读健康指导手册、就医前预约、诊后遵医嘱……这些都是健康素养的表现。健康素养是指每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2008年,我国在卫生工作中引进健康素养的概念,启动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据统计,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08年的6.48%上升至2015年的10.25%。
而就在本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召开的前夕,国家卫计委联合九部委发布《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将达20%,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以“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策略推动构建大健康格局。
居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是建设健康城市的基石。上海在健康城市行动中,开动脑筋,做出了不少领先全国的创举。
除了前文提到的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上海从2008年起,还做出一项颇为创新的提升居民健康素养的举措:向全民免费发放“健康大礼包”。这一年,上海常住居民在自己的信箱里,或是从居委会干部的手中,首次收到一份来自政府的健康礼物:一把2克的控盐勺,以及配套的一本健康知识小册子。由此,上海居民开始学会烧菜时用一把小勺子“精确控制”自家餐桌的盐摄入量、油摄入量。之后的每一年,上海以政府主导、专项财政保障的方式持续推进健康礼包发放,控油瓶、腰围尺、保健梳、健康食谱冰箱贴等实用工具和健康读本送入千家万户。
礼物虽小,效果很大。数据显示,上海市民的盐摄入量由发放前的7.13克/日/人下降至6.38克/日/人,家庭每人日均食用油的消耗量从2010年的36.9克下降为2013年的33.8克,市民中饮酒者的比例从2010年的27.6%下降为2013年的25.3%。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认为:上海健康支持性工具的发放项目,把抽象的健康知识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物,人们在指导下逐步改变生活习惯,健康教育就变得实实在在,具有真正的说服力。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上海人健康素养水平达标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食品安全知晓率逾82%,成人吸烟率、饮酒率均呈下降趋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超过40%。
傅华告诉《新民周刊》记者:提高领导、决策者的健康素养是增强全民健康素养的关键。“只有决策层认识到提高健康素养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发动相关部门或机构自身的力量。”而这不仅仅适用于政府,在企业以及家庭中也是如此。例如,在一个家庭中,全家的饮食多数情况下由家庭主妇决定,向她们教授健康膳食知识,受益的将是全部家庭成员。
同时,学校在青少年健康素养的形成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法律层面而言,我国正在计划把目前的“卫生法”转变为“健康法”,制定可操作、能考核的条文,依法开展健康教育。比如在条文中规定:向少年儿童传授健康知识是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并逐条明确。据了解,目前全国人大正在与国家卫计委沟通,争取在2017年完成“健康法”草案。
患者是否理解诊断过程,是否能遵从医嘱,在寻求卫生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如何,也是影响健康素养的重要因素。当然,医患关系更是其中的关键。
在信息化时代,公众获取信息非常便利,让他们正确理解和鉴别健康知识就显得分外重要。傅华说:“能说大众听得懂又符合科学的话语,进行有效的健康传播,这是媒体应该肩负的使命。”
链接:李克强总理的“健康说”
李克强就全球健康促进提四点建议
加强政策对话,搭建健康治理合作平台;促进包容联动,构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防控体系;推动创新合作,增强健康供给和服务能力;倡导互学互鉴,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融合发展。
中国是健康促进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践行者
通过多年努力,我们织起覆盖13亿多人的全民基本医保网,加强农村和城市基层卫生服务,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使人民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可及。
让医务人员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我们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让他们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
中国向海外派遣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达2.6亿多人次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先后向6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2万多医护人员,救治患者达2.6亿多人次。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后,中国迅速派出120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共卫生专家,为战胜疫情贡献了中国力量。
制定实施公共政策要向健康倾斜
中国把卫生与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突出健康目标,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向健康倾斜,在财政投入上着力保障健康需求。通过政府市场协同发力,促进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