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节”点亮闵行 一人心中一座“群星奖”
阅读提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多元主体的文化生活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与获得感,除了打造空间,还要搭建各种公共文化活动的平台。
记者|孔冰欣
闵行区按照“整合资源、提升平台;践行政府、社会和市场多元参与,做优做实文化品牌活动”的工作要求,以上海合唱节、浦江沪剧节、市民文化广场系列活动等三大活动为重点、亮点,升级平台服务大众,努力打造地区特色鲜明、市民感受度高、社会参与广泛的三张“文化精品名片”。
合唱、沪剧、广场舞,受众基础虽然庞大,但是年龄结构老化的情况也比较明显。倘若一直沿袭旧往策划的一些活动样式,也渐渐难以满足大家日新月异的“高标准、严要求”。对于主办方、组织者来说,一方面,年年重复单调的比赛、展演,时间一长,老百姓肯定“食之无味”;另一方面,能够突出重围、进入区级层面决赛的,往往总是那几十支队伍,张张熟面孔,老伙伴们比来比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个经典的冷笑话——How are you?(怎么是你?)How old are you?!(怎么老是你?!)
转型,要转型!否则的话,活动会走进死胡同。围绕这个关键词,闵行区的群文工作者们斗志昂扬,靠着一股子积极主动的创新劲头,在近几年里呈上了一份非常出色的成绩单。
合唱节:从“包打天下”到“动员社会”
闵行区群艺馆馆长、合唱节负责人傅晏告诉记者,最早搞合唱节,政府一片赤诚热心肠,花了很多钱,请来很多高水准的团队、甚至包括优秀的外国友人来演出,结果现场是精彩,气氛是闹猛,但“闵行人”似乎看过就看过了,缺乏“感同身受、躬逢其盛”的亲和度。
前三届“金秋闵行”上海合唱节,无论是专业性的技术指导、节目编排,还是后勤类的交通指挥、盒饭发放,闵行区文广局可谓“全员出动,包打天下”。到了第四届,闵行打破了传统“办文化”的思维定式,贯彻“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会参与、群众得益”的办节新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历时一年的合唱系列活动和赛事展演。一是“顺势而为”,主动承办2013上海市民合唱大赛,搭建更广阔也更贴近市民的平台,提高活动参与面与影响力;二是“主动对接”,与万科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万科为合唱节出资,区文广局向万科社区居民提供更丰富的群文活动资源;三是“有效激活”,充分激活闵行现有的文化资源,鼓励驻地闵行的艺术类院校和综合性高校的艺术学院,以及闵行区文联、闵行音乐家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人才优势、创作优势和培训优势,助力合唱节;四是“专业支持”,邀请上海电视台大型活动中心团队策划组织合唱节展演活动,借助他们的专业团队及专业运作,有效推进部分文化项目社会化运作,确保活动的高水准和高效益。
转变的效果是显著的。记者对比“金秋闵行”第三届、第四届上海合唱节运行情况表,发现从持续时间、社会力量参与、活动内容、活动区域、参与团队,到受众面、媒体关注度、活动经费组成,都有了质的变化。闵行区群艺馆是第四届上海合唱节的承办单位,面对2500支群众合唱团,15万参赛队员,150万受众人次,馆内30余名工作人员从容有序,实现了从“办事员”到“布局者”的华丽转身——依据该活动吸引市民、贴近地气的自身优势,发挥政府对各类文化资源的协调优势,用好市场及社会力量的专业优势,既实现了活动效益的最大化,又锻炼了政府工作人员在“小政府、大社会”环境下的应对能力。
傅晏介绍,通过一系列的举措,现在,哪怕是最基层、最缺乏技巧的团队,也能感受到合唱节是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周边、能够辐射到每个唱歌的个体的,所有人都受到鼓励、受到认可。目前,合唱节已经牵头成立了社会组织——上海合唱艺术中心,依托优质的高校、协会资源,在专业人士的指点下,开讲座、做培训,群文干部们携手音乐学院的教师、研究生,手把手辅导基层合唱团队,助推了动力、点燃了自信,歌声嘹亮,响彻全城。
沪剧节:老少咸宜,“后继有人”
闵行区群艺馆的朱伟忠是沪剧节的负责人,手持折扇,意态潇洒,在记者的盛情相邀下,开口吟唱了几句《昨夜情》的名段“为你打开一扇窗”,声音委婉动听,气派大方。
“沪剧发源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是上海本土特有的戏曲剧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市民的喜爱。我们闵行办沪剧节,一是起到了传承经典的作用,二是让老百姓有了互相交流、展示风采的舞台,三是丰富了大家的文化生活。”
科班出身的朱伟忠和他的同事们为了沪剧节的推陈出新可谓操碎了心。2013年起,闵行首创举办“我是明星”沪剧电视大赛,打造百姓自己的舞台,寻找草根自己的明星,收获了市民的好评。2014年,闵行区文广局与上海市群艺馆、浦江镇人民政府联手打造首届上海浦江沪剧节“乡音和曲·我是明星”沪剧电视大赛,赛事历时3个月,覆盖全市17个区县,打响了“浦江沪剧节”的名号。2015年,闵行区依托上海市民文化节中华戏剧演唱大赛的平台,举办第二届上海浦江沪剧节“乡音和曲”沪剧演唱大赛,面向全市沪剧爱好者,历时3个月,从300多支团队/沙龙、近2000名演、奏人员中角逐出40支优秀的民间沪剧团队,让更多的沪剧票友站在更广的舞台上。
朱老师笑着说,每年沪剧节,形式上各有特色。比如2014年突出个人清唱;2015年突出两人对唱,加强表演元素,还附加了沪剧知识竞答,趣味陡增;2016年杂糅的元素就更丰富多元了。“沪剧紧密扎根于沪语文化,做沪剧节,我们不单单要让更多观众喜欢上沪剧,还要发扬沪语的魅力,让更多人爱沪语、爱闵行、爱上海。”
为了“广泛播种、全面收获”,沪剧节前期会开设精品文艺导赏课,延请名家入社区,兼顾说、唱,让“学生们”享受“沉浸式体验”的讲座,充分挖掘、领略沪剧之美。同时,为使沪剧艺术后继有人,薪火相传,还特别在闵行区浦江三小开设了少儿沪剧表演班,聘请教学经验足的沪剧老师进行授课,希望通过2—3年的时间,培养出一批喜爱沪剧、并具备一定演唱能力的沪剧新苗。“记得浦江镇有位幼儿园老师是沪剧发烧友,参加过街镇比赛得过奖,教的小娃娃们受其影响,也成了小戏迷,没事都能像模像样地哼上几句,可爱得不得了。”
朱伟忠向记者反映,因为地方特色的关系,沪剧的唱腔或偏向抒情柔婉,但出于观赏性的考虑,第三届浦江沪剧节展演的时候,经过SMG导演的悉心打磨,曲风、范式、表达令人眼前一亮,抑扬顿挫,缤纷亮丽,节奏感、时尚感大大加强,即使并非资深粉丝,照样看得津津有味。“今年对沪剧节的要求是掺杂上海的时事、闵行的发展,强调忆(回忆老艺术家,尝试模仿秀)、容(包容,吸纳不同剧种启发自身)、承(传承,沪剧不缺接班人),又要开始忙啦。实话实说,设置了老年组、中青组、少儿组这三个组别进行比赛,我原本有点担心中青组参与的人会‘断档’,好在实际情况比预期好多了!可见只要活动搞得好,沪剧人人皆惜之呀。”
同样的思路在广场舞的治理与平台搭建中也彰显了成效,闵行区组建市民文化广场管理协会。通过软(软实力建设,加强自我约束)硬(改造文化广场,强化硬件设备)兼施,定期发布活动公告,倡导文明公约,每年举行星级广场团队评比,渐渐的,区内所有政府平台上因广场活动造成的投诉几乎为零,偶有噪音和场地纠纷,广场上的团队和志愿者也能现场“摆平”。并通过扶持,打造了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广场舞大赛,充分发挥了广场舞的正能量。
群文团队为数众多,虽应大力扶助,然而有限的政府资金无法“雨露均沾、面面俱到”。可喜的是,近年来闵行通过“三大节”的华丽转身,将文化品牌活动越做越细,恰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区内的每一寸群文土壤。闵行区文广局局长杨继桢有句话说得好:“搞群文工作,不要刻意剪裁的人工盆景,要像野草闲花,遍地生长,蓬蓬勃勃。”诚然,政绩观的转变引导做法转变,不同于医疗、教育问题等“刚需”,文化需求是相对“隐性”的,如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摆在群文工作者面前的永恒课题。文化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只要老百姓拍手叫好,那么,深深相信,“群星奖”其实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