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体育 > 正文

谢亚龙“翻供”的动机

日期:2012-05-0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当假赌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久在其中,即使所谓的“硬汉”也会被渐渐消磨了斗志,即便权力在握,也没有了改天换地的热情。是什么改变了他们?是什么让他们的内心慢慢积累起了一种无奈和绝望?

 

足坛反赌打黑进入了最后阶段,原以为一场历时两年多的扫黑运动即将不出意外地收场,不料波澜骤起——
  曾经的“龙王”在丹东庭审现场当庭“翻供”,与辽宁公检法展开“博弈”。谢亚龙的辩护律师指控在对谢亚龙的羁押、审讯过程中,存在着刑讯逼供屈打成招!随后,辽宁警方出面予以否认,称谢亚龙被办案人员刑讯逼供完全是“子虚乌有”,谢亚龙的律师是在“混淆视听”。
  一时间众说纷纭。看起来像文弱书生的谢亚龙,在不少人看来是个很有点固执的“一根筋”——所谓“笑面虎”也有“硬骨头”。“龙王”为何突然“变卦”?他“冒死翻案”的动机何在?是舍生取义,还是鱼死网破?
 
放手一搏为哪般?
 
  4月24日,北方边陲小城丹东,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正当很多人认为,谢亚龙会像之前公审的足球涉黑犯罪嫌疑人一样“走过场”时,谢亚龙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翻案”,而对检察机关起诉的12项罪名只字未提:“我是在遭到了殴打、侮辱,家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承认那些罪行的。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虚假的、不真实的。”
  谢亚龙自述,“2010年9月4日,我被戴着头套、反戴着手铐上了火车。坐火车的时候,办案人员就不停地打我。在之后几天的审讯中,我被办案警察脱光了衣服吊打、浇凉水、扇耳光,还电击我的心脏……”谢亚龙提供了3名动刑者的名字还有动刑的地点,并称,刚被拘捕时自己身体状况很好,但遭到刑讯逼供后,现在心律不齐,耳道出血。此前他承认的172万涉案额以及12项指控,多半是发生在刑讯逼供之后。谢亚龙表示之所以承认,只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活下来,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并希望亲口告诉儿子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十多家颇具影响力的电视台、网站记者随后对谢亚龙的代理律师金晓光进行了采访,金晓光证实了谢亚龙的自述,这段讲话随后在电视和网上进行了广泛的传播。没有人能想到,大快人心的足坛反黑,会在最后时刻遭遇“龙王”的“疯狂一击”,当所有的涉案人员都主动选择“坦白”,力求法院能够“轻判”的时候,谢亚龙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在所有被抓的足球涉案人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对于谢亚龙突然“翻供”,进而激烈指责辽宁警方专案组搞刑讯逼供,各方人士在无比惊诧的同时也很不理解,谢亚龙的真实动机是什么?这样做有可能产生什么严重后果?有知名体育评论名撰文指出:在人们看来,谢亚龙既是贪官,又是庸官,还是罪人,这是毫无疑问的,无非是在感情冲动的笑或痛哭中接受指控和宣判,最多做些无伤大雅的辩护和抗争,以此换得早已被许诺的轻判。然而,老谢最终选择了现在这种“宁肯十万重判,也不要百万轻判”的牺牲之路,他显然在博弈什么,只是赢面很小。毕竟,中国足球假赌黑横行的时代,老百姓实在是深恶痛绝。看来“龙王”的书生气实在是太重了一些,如此选择“翻供”,死也要死个明白。然而,反黑审判,并不是“龙王”的博弈和“翻供”就能够翻得了天的。
  有圈内专家指出,中国足球就像《红楼梦》中的荣国府一般,只有门前的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而近日惊爆前女足主帅李霄鹏也卷入了暗流之中,掀开了铿锵玫瑰从盛开到凋零的过程,由此看来,中国足协上下,恐怕连石狮子都干净不了。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向桀骜不驯的南勇和目空一切的蔚少辉都如绵羊般驯服了,一副文弱书生或邻家大叔模样的谢亚龙竟然反戈一击。万念俱灰下,谢亚龙决意走一步险棋,他试图通过把事情公开化,并尽可能闹大来博取一份生机。所以老谢在狱中隐忍了一年多,直到这次庭审才突然爆发,打了错以为谢是软骨头的“有关方面”一个措手不及。
  有网友在微博上调侃:我觉得可以理解谢亚龙的“冤屈”,贪污受贿百十来万,与交通部门那些“巨贪”们比起来,真可以当作“清官”发一些奖状了。因此我是不赞同将足协与交通部门这种贪腐频发的的系统相提并论的,足协之所以人人喊打,是因为踢得实在太臭影响太坏所以人人都敢打它,但可恶的是,人人都敢打你,居然你还敢贪墨!当然,假如谢亚龙真的被非法刑讯逼供了,我们也不赞同全面“平反”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足坛扫赌打黑,我们只希望谢亚龙和他律师的指控,能够让这场足球的世纪大审判变得更加公正起来,同时更加深刻地挖出中国足球躯体里的那一个个“毒瘤”。
“外行”办事更“固执”
 
  在中国足球界,谢亚龙出口成章的文采是出了名的,同时,他是一个足球“外行”也是众所周知的。在北体大读研时,因为颇有文学天赋、擅长诗词诗歌,因而俘获了比自己年轻10岁的小师妹李益群的芳心。其实谢亚龙的文学天赋早在中学时代就展露出来,又擅长书法,古文功底深厚,课外阅读也很丰富,柳宗元的《三戒》诸篇他都能解能背。按照谢亚龙的理解,其中《永某氏之鼠》寓意是做人有时候不能太软弱,《临江之麋》则揭示了仗势欺人者晚景必然不佳,而最耳熟能详的《黔之驴》篇,谢亚龙的解读是做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他曾经和妻子李益群合著过一本专著《体育博弈论》,在体育圈内影响很大。而今,李益群患了严重的尿毒症,要靠定时的血透维持生命,谢亚龙则在狱中,儿子谢天竞远在美国留学,一家三口天各一方。日前,谢亚龙在狱中给妻子的一封信被公开了,信中流露出无限的惆怅、矛盾和不甘:
  我要像佛陀一样做人修行,把握此机缘,可以再造自我,升华境界;人生至此唯一之际,以时间争取空间,故决心活两辈,故天天锻炼不辍,故身体日渐改善,望妻以存此念。你我来日方长。我不能在妻最需要的时候,在身旁照顾,实在痛心疾首,期望妻照顾自己,以自己的毅力、智慧坚持让身体康复,你在这个家就在,我就有万难之中,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能够承担一切不可忍者。我从小励志,为国为民,做好事,做大事,历经各种职位、岗位,尽心尽职,或有建树。
  最后我以命起誓,我没有做假球。
  谢亚龙被拘捕后,曾经告诉律师,回去读读《红楼梦》,第一回标题中的两个人物的名字就是他案情的全部,“贾雨村(假语村言)”和“甄士隐(真事隐藏)”正是谢亚龙想要表达的意思,他说他的案情大部分都是假的。
  最初谢亚龙来到中国足协,曾经踌躇满志,准备为中国足球大展一番身手,他书生气十足,信心也十足,认为自己能够搞好足球,他曾经有过几番近乎“疯狂”的“外行领导内行”的举动。 
  2006年,当总局领导提出将中超联赛进行南北分区之后,谢亚龙不顾中国足协内部的集体反对,硬是要求中超联赛部主任郎效农撰写南北分区计划,以便上报总局。郎效农表示,中超绝对不能改南北分区,否则职业联赛将不复存在。老郎还希望谢亚龙能够到总局去游说,不要做“让中国足球断子绝孙的事情”。谢亚龙对郎效农说:“中国足协就是总局的一个执行机构,对于总局的决策,我们就应该执行。我这个掌门人就是个办公室主任的角色,就是具体执行总局决定的。”他坚持要郎效农写那个计划。就在谢亚龙强行要写这个方案的时候,突然接到了来自总局的电话,称那个南北分区的方案不用写了,中超不需要改南北分区,接到电话后,谢亚龙这才作罢。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在如何保证国奥队成绩的问题上,谢亚龙绞尽脑汁,先是拿出了国家队和国奥队分家而治的荒谬方案,允许国奥队球员可以不听从国家队教练的安排和调动去打世界杯外围赛。后来他又反过来对国奥队教练的执教能力表示怀疑,着手调查关于对于洋帅杜伊的看法。队内个别球员尤其是超龄球员由于踢不上球,就想出种种理由不想杜伊继续干下去,谢亚龙便决定拿下杜伊,而这时距离奥运会开打不到一个月。为了拿掉杜伊,谢亚龙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让超龄球员带头起草一份书面的东西,然后让其他队员去签字。于是,在3名超龄球员的带头下,起草了一份很不严谨的书面材料。在合适的新帅八字没有一撇的情况下,在距离奥运会开打只有22天的时候,国奥队突然临阵仓促换帅,结果,犯了兵家之大忌,毫无章法的国奥队,在北京奥运会上一败涂地,溃不成军,其间队中还出现了恶性的事件,有的队员反目成仇。即便如此,谢亚龙还坚持认为,拿下杜伊完全是正确的决定,谢亚龙种种“固执”的做法,最终也导致了他自己的黯然离职。
  随后,自认为是“内行”、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条“硬汉”的南勇,接替了谢亚龙。南勇上任后的一天,一位熟识的记者朋友私下里和他聊天,本想听听他扶正后有什么宏图大略,过去因为位置的原因,很多事他并不能真正直抒胸臆并大展拳脚,如今南头大权在握再无羁绊,正是证明自己也是拯救中国足球的一个大好时机,然而他一开口却令人大感意外,表面上的“硬汉”南勇,实际上却是那么无奈、圆滑而又“软弱”,他说出了一句大实话,也是他的肺腑之言:“中国足球早已经病入膏肓,任凭谁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当假赌黑成为中国足坛的普遍现象,久在其中,即使所谓的“硬汉”也会被渐渐消磨了斗志,即便权力在握,也没有了改天换地的热情。是什么改变了他们?是什么让他们的内心慢慢积累起了一种无奈何绝望?究竟是中国足球害了谢、南他们,还是谢、南他们害了中国足球?在辽宁的终审日这一天,全国的电视观众都看到,南勇最后是满脸微笑着离开庭审现场的,谢亚龙则极端固执地选择了“翻供”。鉴于谢亚龙的当场“翻供”,公诉人已经在庭审过程中当场宣布取消了起诉书中原先关于谢亚龙自首的情节认定,对谢亚龙减刑的建议也一并撤销。    
“翻供”或许是好事
    
  当历时两年多笼罩在中国足球上空的迷雾被一层层拨开,不同人感受着不同的心灵的洗涤和冲击。旁观者或惊诧于足坛罪恶持续的时间之久,假赌黑居然已成为足坛的一种普遍现象;涉案者家属或叹息牢狱之灾带给人的沧桑巨变,曾经的意气风发与今天的衰老愁苦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反差;投身其中的足球人或感叹中国足球依然是积重难返,究竟何时才能扭转乾坤,成为亚洲一流;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则盼望审判过后,迎来真正足球体制的改革,而在最后的审判过程中,能够看到司法真正的公正和公开。
  从时间上形容,这场足坛打黑称得上是“旷日持久”,司法部门用了整整2年半的时间还没有完全审结全部案件。从广度上说,算得上是史无前例,之前只有对裁判龚建平的审判,而今,涉案人员包括裁判、球员、教练、俱乐部、投资人,以及中国足协和地方足协大大小小的官员。从深度上讲,从反赌打黑深入到体制内反腐,一直深挖到中国足球的两任掌门谢亚龙和南勇这两个司局级国家工作人员,以及申思、祁宏等昔日偶像级的知名国脚。
  声势浩大的司法风暴的确对中国足坛起到了震慑作用,也净化了中国足球的生态。联赛回暖,资本回归。越来越多的大资本注入联赛和国字号队伍建设,中超球市火爆,近几轮上座率甚至回到了联赛初期的幸福时光。中国足球呈现出的种种复苏迹象是对足坛反腐打黑滚滚惊雷的最好喝彩和响应。
  当然,在偏僻的小城市审判足球大案,对于当地公检法机关也是个挑战,尽管专案组否认在办理谢亚龙一案中使用了刑讯逼供的非法手段,但这一声音并未完全打消外界质疑。也许谢亚龙的翻供是别有用心的抵赖,也许谢亚龙指责办案人员刑讯逼供是子虚乌有,但既然他敢于这么做,法律更要敢于做出正面回应。这也让本该平静收尾的足坛反腐审判瞬间发生了视线的转向,那就是从关注这场反腐司法风暴转移到了司法的公正。如果说是王珀、王鑫这类足坛混混在法庭上扬言被办案人员刑讯逼供,外界也许不会掀起如此轩然大波,和王珀、王鑫比起来,谢亚龙似乎显得很有儒雅之风。谢亚龙等人的律师也在公开场合表述,他们有时不能依法面见被告人,不能完全依法行使辩护人的权利。在这个问题上,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得很透彻:从某种角度说,谢亚龙的“翻供”与指证,不仅不是坏事,还是好事,因为这有助于真正把案子办成符合法律、经得起未来考验的铁案。在谢亚龙出庭前的一个多月,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可能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谢亚龙选择了“翻供”。即使球迷对谢亚龙等人曾经的罪行恨之入骨,但人们同样渴望公平、公正与公开。因为这一切,比足球本身更与我们有关。
  现任足协掌门韦迪一再表示,审判结束后,将根据宣判结果对违规违纪的个人和俱乐部依规作出处罚,并承诺绝不会法不责众,而对于中国足球体制性的腐败,不责众则是真正对法律的无视。同时,足协还成立了由律师等专家构成的特别工作组随时待命。体育总局也及时发声,坚决拥护足坛反赌,并制定了9条措施预防腐败。显然,在司法风暴后,中国足坛乃至体育系统内部也将展开一场新的风暴。从目前已经结案和正在审理的案件看,涉及此次足坛反腐扫黑问题的俱乐部就有鲁能、泰达、舜天、申花等多家中超俱乐部以及中甲俱乐部。尽管有的俱乐部要么退出足坛,要么投资主体发生变更,但仍有多家职业俱乐部涉案。按照中国足协有关纪律处罚条例规定,凡是涉案俱乐部,问题得到落实的,要么被罚款,要么被降级,要么被取消联赛注册资格。
  谢亚龙和南勇两任最高负责人落马,已经给中国足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如今的足球大审判已经接近尾声,也正应了那句老话:“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谢亚龙、南勇之流终将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