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体育 > 正文

“盛会之车”驶向伦敦

日期:2012-08-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新世纪里,当“盛会之车”的车轮隆隆驶过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这两个堪称枢纽的站点之后,伦敦奥运会也已悄然顺利到站,欧亚两洲的三座国际大都市四年以来分别演绎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笔者有幸在这三站都能躬逢其盛,如今,站在伦敦再望北京、上海,发现每个地方都有新的可圈可点之处。

 

中国辉煌望而难及
  
  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并肩辉煌已经注定载入史册,它们在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漫长历史上都扮演了里程碑式的角色。其实,奥运会与世博会本就渊源深远。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后,1900年、1904年、1908年奥运会都是和世博会同时举办的。当时奥运会借的是世博会的人气、场面,而世博会则借助奥运会来提升可看性。后来,奥运会有了独立发展的能力,就与世博会“分道扬镳”了,并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有关“商业化”和“职业化”的推进创造了新的辉煌。
  毫无疑问,北京奥运会是一届十分成功的奥运会,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曾经直接给予了“无与伦比”这个最高评价的用词。近日罗格在伦敦又谈到,2008年北京举办了一届难以超越的奥运会,他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在我的经历中并不常看到哪个国家对于奥运会,能付出如此多的精力和财力,毫无疑问,很难有国家对于奥运会的投入会超过中国,这也是北京奥运会无与伦比的原因。”
  特别是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被认为达到了在可预见的未来所难以企及的高度。英国的媒体也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尽管在创意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整体效果上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是相差不少;甚至有评论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届奥运会可以在壮观、雄伟、奇妙、创新、远见和精密方面,能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相提并论。
  上海世博会获得巨大成功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在筹备和主办过程中克服了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突破了网络时代下传统博览业面临的种种困境,将世博会的声望重新拉抬到一个受到各方尊重的高度;特别是其在半年时间内创下超过7300万人次的参观纪录,更是让国际展览局的高官惊叹“以后不会再有了”。
  作为本世纪初我们国家举办的两大国际盛事,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都扮演了让后来者难以逾越的标杆角色。究其原因,除了它们所举办的时机恰逢崛起的中国与剧变的世界都迫切需要相互交往的平台和窗口外,国家的支持、制度的保障、人民的奉献、主办城市的全情投入,更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巨大优势。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获得的民意支持度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而伦敦人在谈到当地人对于奥运会热情支持程度只能说“一半对一半吧”。
  
精打细算量力而行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那么伦敦奥运会不得不感叹自己有些“生不逢时”了。始于2008年秋的一场国际金融危机重创了欧美经济,乃至2011年演变为让欧陆大地闻之色变的欧债风暴,至今尚未有明显缓解的迹象。对于主办伦敦奥运的英国人来说,虽然不在风暴的中心,但如此贴近的地理位置、如此紧密的经济联系,如此密切的人文交流,相比起两年前上海世博会的东道主,英国人更加深受世界经济下行之苦带来的冲击。不少英国人感叹说,他们怎么老是扮演奥运会“拯救者”的角色,1904年和1948年的两届伦敦奥运会也都是在艰困时局下由他们勇挑承办重担的。
  于是,一直以“少花钱、多办事”为宗旨的伦敦奥运会主办者不得不收敛了原先锋芒毕露的态势,开始从各个方面精打细算;或许他们在开源上无法做得更多,但在节流上可谓绞尽了脑汁,特别是场馆建设方面就能省则省:主体育场“伦敦碗”为了省钱,相比原先最初的设计省去了三分之一的顶棚;在新建的14个比赛场馆中,有8个是临时场馆,在奥运会后将被拆除;奥运村也大“瘦身”,公寓比预先计划减少了1000套,原定的4人间最后要挤进5个人……有人戏称,伦敦奥运会成了名副其实的“临时”奥运会。
  当然,也有人对伦敦的量力而行给予了理解和称赞。国际奥委会下设的“专门研究如何控制奥运会规模”的奥运会研究委员会(Olympic Games Study Commission) 负责人表示,伦敦奥运场馆建设中尽量少建永久性场馆的思路是科学的、务实的。他说:“奥运场馆主要用于承接重大体育赛事,体量需求很大,功能比较单一,建设又相对集中,使得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难度非常大,经营和开发奥运场馆赛后资源是每个主办城市都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场馆瘦身’不失为解决奥运后长期运营困难的一个聪明做法。”
  其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筹备举办过程中也并不是大手大脚,也有“节俭办奥运”、“节俭办世博”的口号,伦敦奥组委和伦敦市政府还曾先后考察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预算控制和执行情况,并称“学到了真经”。果然,伦敦在省钱方面做得更到位了。我过去在北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的同事郭艳云此次加盟乒乓球馆场馆团队,她告诉我,伦敦奥组委的用人原则是付薪人员越少越好,比如场馆媒体服务的四个主要运行区域:记者工作间、记者看台席、混合采访区、新闻发布厅,以往奥运会这四个区域的负责人应该都是付薪人员,而这次前两个区域(记者工作间和记者看台席)的主管就由志愿者担任,很多场馆都是这样。而且,即便是付薪人员,工作合同也尽量缩短,有的人仅在奥运会比赛开始前2-3天才刚刚到岗。
  不仅在花钱上精打细算,伦敦奥运的主办者在各方面都显现着他们的“精明”。比如,同样是奥运专用道,伦敦的“五环路”并不像北京奥运会时那样基本上白天都对非奥运车辆禁行,而是只要一有空隙,就让所有社会车辆使用。要知道,伦敦的奥运专用道总长度才区区48公里,且这些道路在伦敦奥运会开始的3天前(7月24日)才正式启用;而北京奥运会时的奥运专用道总长286公里,启用的时间是2008年7月20日,也就是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将近20天的时候。
  
借助外力不可或缺
  
  不管伦敦奥运会的主办者再如何节省花销,有一笔钱他们还是必须得花的,就是对于“外籍专家”的聘用。这一次,我在北京奥组委工作时的不少同事受聘于伦敦奥组委而转战伦敦奥运会。比如负责乒乓球馆混合采访区运行的郭艳云,四年前她是国家体育场(“鸟巢”)场馆媒体运行团队的混合区主管,工作起来自然能得心应手;而且,来到乒乓球馆采访的记者以中国记者为主,小郭与他们沟通比起英国人自然要容易许多。据她介绍,本来还有一些我们当年的同事也要来伦敦,由于工作签证申请未果而最后放弃服务伦敦奥运的机会。
  在伦敦,我还遇到了当时在国际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几位同事,其中当年我们场馆团队的兴奋剂检测经理沈勋章这次在主体育场(“伦敦碗”)担任负责运动员尿样检测的医学检查官,他是由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推荐并在去年10月来到伦敦接受奥组委的严格考试后担当此任的。据他介绍,伦敦奥运会大的场馆有30名左右的医学检查官,小的场馆有7-8人,但全部聘请外籍人员担任,显然东道主希望在兴奋剂检测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避嫌”的姿态。
  与老沈回忆起大家在北京奥运会期间起早贪黑的投入各自岗位的工作,他笑着说,“这里的工作节奏与那时完全不一样,人家不需要没日没夜地干活,给你一张工作日程表,一天8小时工作,什么时候上岗,什么时候下班,该干些什么,在大半年前下达的计划任务书中就写得清清楚楚;但是有一点,权利和义务必须相互遵守,你必须按照规定时间上岗,如果签到刷卡时显示你迟到了,对不起,这一天你就进不了场馆了,还得按照合同约定取消你当天的所有福利待遇。”
  实际上,大规模地使用外籍专家是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的。在商业化和职业化越来越甚之后,国际奥委会对于奥运会的运营也已经制定了一整套的“规定动作”;如果每次都由大部分的生手来操办,需要大量的培训以及熟悉过程,从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成本和效益上都不如沿用熟手划算。于是,从2000年以来的每一届奥运会,主办者都会借助大量的“外援”来充实各个岗位;这也难怪, 如今的奥运会实在特殊,国际奥委会为他们这个举世瞩目的运动会制定了许多独一无二的政策和规定,要把方方面面的东西全搞明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海世博会在运行体制和方式上与奥运会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对于国际合作的要求和实践有过之无不及,也需要充分借助外力来共襄盛举。在5.28平方公里的世博会园区里,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自建了展馆;沙特馆、德国馆、日本馆、法国馆、西班牙馆等许多热门场馆在世博会期间的受欢迎程度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而这么多国家的展馆是由各自国家的团队自行负责运行的,所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作人员与东道主的通力合作才保证了长达半年时间整个世博会会期展览以及各项活动的良好运行。
  
通向未来志存高远
  
  在中国两座城市两大盛会的光芒直逼下,受制于内外各种条件的不利因素,伦敦奥运会总体上并不显得“锋芒毕露”,开幕式总导演博伊尔也坦陈:“如果只是简单比较大小的话,谁都比不过中国,也就是说再怎么大也大不过北京奥运会了。”然而,伦敦并不甘只是当作奥林匹克列车经过的一个小站,曾经的“大英帝国”还是想利用“奥运火车进站”的时机,梦想再度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为未来拓展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
  伦敦市前市长利文斯通在率领申办团队获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时曾说过:“奥运会意味着向前看,意味着充分的准备,意味着盛大的聚会以及珍贵的遗产。”现在,“充分的准备”已经完成,“盛大的聚会”很快就要结束,而“珍贵的遗产”和“向前看”才是本届奥运会东道主最为看重的。
  对于伦敦来说,如果没有奥运会,没有奥运会所带来的收入,没有它所带来的催化剂和活力,重建计划也许并不会产生。重建计划会带来工作、培训机会、房屋以及公共交通的建设,让一些被忽略多年的地区重新恢复生机,从而改变整个城市。这就是奥运会给整个城市带来的遗产,除了城市物质面貌的转变,奥运会也将改变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观念,通过体育的方式影响和激情,这些都可以给伦敦乃至整个英国带来巨大而深刻的改变。
  “向前看”——与世界交往并回到世界交往的中心舞台,这是英国人希望借助奥运会紧紧抓牢的一次机遇。通过奥运会的举办,伦敦希望向外界展现的是,这座城市再也不是那种人们印象中的雾都;伦敦希望打造的形象,是一个以自己的历史为荣,尊重且继续丰富着自己的历史,并不断做出新贡献的世界级城市。借助举办奥运会的机会,不仅仅是伦敦,整个英国更希望能与全世界进行商业贸易,随时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
      “向前看”——更是将眼光瞄准了未来。 “激励一代人”(Inspire a Generation)是英国人给予伦敦奥运会的一句口号,也是莫大的期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虽然没有提出这样的口号,但是它们用同一个手段将新一代年轻人推上了盛会的中心舞台,那就是在这两次盛会中获得极大锻炼的志愿者。还记得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们吗?当人们对“90后”是否能够堪当重任产生疑问时,他们用卓越的表现告诉我们,要鼓励人们拥有梦想和期望,为未来做出努力。伦敦奥运会志愿者的年龄层次更为丰富,“老中青”三代结合成为奥运场馆内外独特的风景线;在年长一辈志愿者的带领下,这里也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在奥运舞台上放飞了他们开始投入社会服务的人生梦想。
  有梦最美,希望相随。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谁都想把自己的步子迈得更快一些。奥运会、世博会,只要我们能够将它们运用得当,应该都是城市和社会发展理想的加速器。
  (本刊伦敦8月5日专电。作者2008年曾任北京奥组委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场馆团队新闻运行经理,2009年曾任上海世博局新闻宣传部二等高级主管)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